公共管理基础概论[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项目管理概论基础”。
试论述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并举出西方国家实践的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变革的带动下,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的科层制越发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其僵化、刻板的管理方式使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如政府机构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等困境。在这种背景下,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政府的运作效率,新的公共管理应运而生,它发端于英国,并迅速扩展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各国,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时代需要。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和不足之上的,其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对私营管理部门管理方式和手段变革的成功借鉴上。
第一,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与“自我服务”的管理机构,官僚机构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公众则是向政府提供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的“顾客”,提倡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增强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英、德等国政府采取了简化服务手续、制定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或行业开办“一站商店”服务等一些具体措施。
第二,在私营管理的理论基础上,新公共管理强调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以及竞争机制等,通过“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招标”等方式,取消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垄断性。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理所当然的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共服务都应该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可以根据服务的内容和特点、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把服务出租给其他公营或私营部门,政府只要对其绩效目标进行测定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报酬,通过这种方式,到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新公共管理倡导企业型的领导者,认为公共管理人员与市场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样,具有自我利益最大化、逃避责任、自我服务、欺诈及导致道德风险的内在倾向,因此私营管理人员与公共管理人员在管理绩效上的优劣之分不在于自利的人性,而在于管理环境的不同;在公共管理中,繁荣的程序规则恶化了管理环境,使管理者的情绪变得压抑,导致低劣的政府绩效;相反,私营管理能够有效利用管理人员的自利、机会和风险意识,使他们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创造良好的管理绩效。因此,新公共管理改革强调恰当的制度环境,保证公共管理人员拥有充分合理的权威,赋予他们企业领导者的角色。
第四,政府应采取广泛的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极其困难,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政府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做出迅速的反应;企业界经理采取分权的方法,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散决策权的办法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因此,政府也应该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同时,政府应将
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位,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第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新公共管理认为,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下降,并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能做出反应;但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他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并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这比照章办事的组织具有更高的士气和灵活性以及创新精神。
第六,政府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这点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明显的分歧;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相反,新公共管理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政治色彩认为,公务员与政务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使他们主动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三、英国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了以注重私部门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以雷纳(Rayner)评审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开始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调查评估;1983年“财政管理创议”启动,建立起一个自动化信息系统来支持财政管理改革;1987年著名的《改变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政府改革的顾客导向和改善服务的特征,特别明显地体现在1991年梅杰政府的“公民宪章”的白皮书上;而引入市场竞争则明显地体现在英国公共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私有化浪潮之中,也反映在1992年梅杰政府的“为质量而竞争”的政策文件上。
1997年上台的英国工党政府一直致力于新一轮政府改革。对于英国的行政现代化,布莱尔政府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英国政府主要通过在地方政府实施的一些计划来体现其改革的取向。在这一系列地方政府改革计划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一)“合作政府”计划。
“合作政府”是布莱尔政府改革的一个目标框架,其含义在于整合相互隔阂的不同政府组织,以实现政府整体的共同目的。其目标是要超越以往只关注以功能为导向的预算、目标、激励、机构管理和责任机制方面的改革,转向追求包括在政策制定、机构内部和机构之间、财政预算以及信息系统上的整合,以此打造
[10]以包容性和整合性为特征的合作政府。
合作政府产生的缘由在于:此前政府所实施的改革,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和缺陷。这些缺陷在于:引进新的管理模式时的转化成本难以克服,企业管理模式在与公共组织兼容过程中产生摩擦,更大的缺陷在于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造成机构林立的局面,忽视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了“碎片化”的制度结构。
合作政府就是要克服这些缺陷而进行相应的努力。1999英国政府发表了《现代政府白皮书》,提出了在10年内的“合作政府”计划,目标在于打造一个更加侧重结果导向、顾客导向、合作与有效的信息时代政府。为此,工党政府在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信息技术和公务员体系等方面都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计划:
1.注重结果和参与的政策制定:主张政策目的以结果为导向,鼓励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政策内涵上注重对各种政策相关者的影响,强调政策制定的广泛参与;
2.高质量和回应的公共服务:在引进竞争机制时,明确公共服务的主体和提供方式,改进绩效评估和审查的原则,成立公民评估质量组织,加强与民众互动;
3.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促使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注重公务员伦理精神和传统核心价值的培养;
4.建设信息时代的政府:信息技术是改革政府间割裂的有效方式,同时还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通过这些计划中,可以看出“合作政府”计划在整合政府不同部门、政府与民众、政府工作人员、不同地方政府所进行的努力。布莱尔的工党政府在2001年再次获胜后,这一计划继续得以实施,对英国政府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灯塔政府”计划。
在布莱尔的政府现代化计划中,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灯塔计划,也叫“灯塔地方政府计划”。这一创意来自1998年布莱尔首相发表的《政府白皮书》中的《地方政府:接近人民》,1999年1月,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下发了关于实施灯塔计划的征求意见书,结果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持欢迎态度。1999年5月,由地方政府改进发展并具体组织实施。
在灯塔计划中,灯塔是一种荣誉称号,它由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颁发,以表彰那些通过评审产生的在某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最优质服务的地方政府。但是,灯塔政府又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其他地方政府学习和赶超的榜样。灯塔计划的设立,为地方政府间相互学习、改进工作提供了载体和机会,目的在于帮助所有地方政府为其社区和人民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推动地方政府持续改进。
灯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使所有地方政府向某方面做得最好的典型学习,以提高自己提供服务的质量。1999年是灯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确定了7个地方政府主要职能作为评比的主体,2000年增加到11个。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优活动,评选出具有良好绩效的地方政府,某个地方政府在其申请的领域做得最好,会获得灯塔的称号,并且将他们的经验进行推广,以促使其他地方政府学习,经验共享。通过相互共享,形成一种彼此相互推进的氛围,进而形成政府整体绩效的提高。
总之,英国的行政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样的阶段主要涉及到政府绩效的提升所需要的各种具体的技术。可以看出,这样的改革是在以前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以前改革的反思和改进。正是由于以前改革所进行的引进竞争机制、公私改革的完成,所以当前的改革就更关注于政府之间的整合与政府绩效提升的技术。
公共管理概论复习资料09级文产一班题型:单项选择、判断题、案例分析、看图分析第一章:1.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1) 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2) 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1.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2.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2、社会公共问题3、一致同意规则4、交易费用5、逆向选择6、投票悖论7、机会成本8、招投标制度9、公共组织10、首长制二......
一、单项选择题(10×1分=10分)二、多项选择题(8×2分=16分)三、填空题(10×1分=10分)四、名词解释(5×3分=15分)非盈利组织:定义: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
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基础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DABC6-10CDBCA11-15CCBDD16-20ABDCA21-25DCABD26-30ABCAB二、多项选择题31ABD3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