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南溪四川白鹅产业化发展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南溪白鹅”。
加快南溪“四川白鹅”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南溪县政府副县长潘伯根
南溪养鹅历史悠久,其“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极具规模化开发潜力。要始终坚持“牧业富民兴县强财政”发展战略,确立发展“四川白鹅”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位置,培育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努力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一、南溪县“四川白鹅”产业现况
(一)畜牧产业初具规模。2007年,南溪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4%,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50元左右,规模养殖户养殖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35%以上。全县发展四川白鹅种鹅8万只,其中养殖种鹅1000只以上的10户,500只以上51户,200只以上的151户,100只以上300户;出栏商品鹅360万只,年出栏商品肉鹅的养殖户5000只以上的31户,400只以上的78户,2000只以上的129户,1000只以上的270户。
(二)保种选育体系完善。南溪县建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资源场——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承担着四川白鹅的保种和选育任务目前,四川白鹅资源场规模达到1200只,建立了一级扩繁场10个,二级扩繁场30个。县内有先进的箱体式孵化机200台,容蛋量达500万枚,形成了由原种场提供种苗→扩繁场提供种蛋→孵化厂生产商品鹅苗的良种繁育体系格局。
(三)产业开发有效推进。为了推进南溪“四川白鹅”产业化进程,南溪县在2001年3月成立了南溪县富民白鹅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四川白鹅”的产业化开发,兼从事其他畜禽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其产品注册商标为“蜀源”牌。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在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熟练工和杂工130多人,日宰杀量达4000只白鹅以上,产品远销上海、福建、新疆等地。
(四)发展专合助农增收。南溪县注重在推进“四川白鹅”产业中以公司为龙头,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3年12月成立了南溪县四川白鹅养殖协会。
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5个,个人会员70个。以协会为纽带,将公司、协会、养殖场、养殖户、孵化场、市场等相关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加强了行业间的互助和沟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以公司为龙头,保护价回收商品鹅和种蛋,切实保护广大农户的经济利益。
二、目前“四川白鹅”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化生产存在制约因素。一是“四川白鹅”繁殖多集中在夏初秋末,不能常年提供鹅苗,此项自身特性为大规模的进行周年化养殖带来困难。二是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畜产品加工能力差,缺乏品牌竞争力,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推动乏力。三是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大多数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四是生产方式落后,畜禽养殖仍然以一家一户的农户散养为主导,规模养殖比重低,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
(二)新的疫病控制难度加大。白鹅、羽绒交易的活跃,代之而来的是疫病的传播速度相应加快。2005年初禽流感疫情的爆发,使许多养鹅户谈病色变。新的疫病危害性大,且具有潜伏期,一旦遇到应邀反应,立即暴发,具有毁灭性。全县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突出表现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体系、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不配套,技术装备差,服务手段落后。
(三)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滞后。一是少数示范户对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不到位,致使仔鹅的成活率低;二是大多数养殖户仍然采取自然放牧的方式,不讲求科学饲养和营养平衡,圈舒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导致种鹅生产能力低;三是由于示范户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意识不强,许多先进适用技术与养殖环节时常脱节;四是新技术示范短缺,既影响了大院作用的发挥,也限制了“四川白鹅”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发展“四川白鹅”优势特色畜牧业的对策
当前,国际市场鹅产品供不应求,国内鹅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作为“四川白鹅”原产地的南溪县,只有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强力推进,才能加快白鹅发展,致富养殖农户,带动白鹅经济腾飞。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1、规划要坚持高标准、科学化。按照全县“十一五”总体规划要求,围绕“四川白鹅”品牌、产品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从建立白鹅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商品鹅饲养体系、鹅产品深加工体系、鹅业生产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指导性强的“十一五”白鹅经济发展规划,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实现种草8万亩,出栏白鹅700万只,发展种鹅15万只。实现白鹅产值3.3亿元以上,培养2-3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加工企业,防疫专业技术人员200名。基本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
2、规划要坚持分类指导、长短结合。规划既要有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和主养区、非主养区发展要求,又要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措施提出明确界定,做到分步实施、分类操作。将基础条件较好的南溪镇、江南镇等13个乡镇作为“四川白鹅”主养区,重点发展,重点推进。指导养鹅户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肉鹅)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四川白鹅无公害养殖,建设无公害肉鹅生产基地。
3、规划要坚持连续性、严肃性。规划一经形成,要严格依照规划实施,不因领导变动和政策调整而适时改变。县政府各部门要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按照规划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做好协调和配合。
(二)结合实际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在种草养鹅、疫病防治、鹅体研发、羽绒制品加工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县发改、财政、畜牧等部门要拼盘资金、捆绑使用,对养殖大户和散养农户予以补贴。支持龙头加工企业自建养鹅基地,或开展“订单收购”、“订单认养”等模式,支持、鼓励白鹅养殖。二是加大技术推广和产品研发力度。县农办、畜牧等部门要组成专门的技术推广队伍,采取示范引导、分片培训等手段,把养殖技术交给养殖大户和农户,大力推广人工育鹅技术,提高养鹅技术水平。成立“四川白鹅”系列产品研发中心,组建白鹅产业行业协会,在鹅绒深度加工、鹅体系列开发等方面尽快突破,形成新产品,增加白鹅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三是加大品牌优势的彰显力度。在切实保护好“四川白鹅”品牌的同时,以工业理念发展白鹅产业,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扩大“四川白鹅”品牌和产品在全国乃至国外的知名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白鹅、研发白鹅,带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
(三)强化白鹅经济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充实县白鹅产业发展领导组,明确领导职责和工作重点,实行目标考核,确保领导力量到位。调整充实县白鹅产业发展领导组办公室人员和力量,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组织,制订规划,狠抓各项任务落实。重点乡镇要确定分管副职专抓,成立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强化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在工作指导上,把白鹅经济作为“十一五”期间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评。建立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制度,对口指导协调。建立白鹅发展跟踪服务机制,作为县畜牧局和有关部门重要职责之一,定期考核,量化评比,为白鹅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和服务保障。
加快南溪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南溪县委副书记、县长 李学焦建设丘区科学发展先进县,推进南溪“三化”联动发展,一靠科技进步,二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南溪的率先崛起既需要一大......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根本途径,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和十七......
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是对我们搞好农业产业化,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的巨大鼓舞三,近年来,我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加快推进翠屏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翠屏区政府副区长 万云江农业产业化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为重点,依靠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的带动和......
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