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的四大会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后期制作的四大重点”。
二战后期的四大会议一、四大会议内容简述:
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
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四大会议首脑及基本内容:
(一)、开罗会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根本转变的形势下,1943年11月22 到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蒋介石、罗斯福、邱吉尔及其随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
宣言主要内容:
一、强调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扩张领土之意。二、三国的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取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把日本从它用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四、三国鉴于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内使朝鲜自由独立。
五、三国将坚持长期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J.V.斯大林、F.D.罗斯福、W.L.S.丘吉尔讨论盟国战略以及战后和平问题的第一次会晤。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此次会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有利于盟国方面的重大转折、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着重讨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并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经过反复协商,三方终于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秘密作战计划《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调往西线。
12月1日会议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德黑兰宣言》,指出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伊朗的宣言》。苏、美、英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三国首脑还就波兰边界、战后处理德国的原则、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 见,并讨论了盟国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
德黑兰会议及其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三)、雅尔塔会议
1945年初,战争形势更加明朗,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为朗不远,这时苏美英各大国都面临着一个战争胜利果实的分配问题。德国法西斯却妄图与美英单独媾和,挑拨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因而使苏联与美英之间的矛盾和互不信任日益明显。为了取得谅解,协调关系,研究与解决面临的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因此,被称为克里米亚会议,或雅尔塔会议。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它的规模很大,仅英美两国代表团的成员及工作人员就将近七百人。
会议经过八天的激烈争论与讨价还价,有的问题达成了协议,有的问题尚未达成最后协议。会议结果,签署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的议定书”、和“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
(四)、波茨坦会议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
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经过争论与协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
关于苏、美、英、法4国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应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肃清纳粹主义,消灭垄断集团,重建德国经济。关于德国战争赔偿问题,最后商定赔偿应由每个占领国从自己的占领区征收,苏联还从西方占领区取得所拆迁的德国工业设备的25%,其中10%是无偿获得,15%用粮、煤交换。
会议在讨论波兰问题时,三国决定承认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对波兰西部边界,认为最后划定应待和平会议解决,但“三国政府首脑同意,在波兰西部边界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由波兰政府管辖,不得视为苏联在德占领区的一部分”。
波茨坦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并通过了《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这项公告是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的。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正式在《公告》上签字,所以《波茨坦公告》最后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7月26日,以美、英、中3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开罗宣言》必须实施。8月2日,《苏英美三国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签字。
波茨坦会议就意大利和原德国附属国问题、西班牙问题、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申要审判主要战争罪犯。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他的同意。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二战后期重要宣言一、波茨坦公告 内容1、吾等战胜国首脑,代表吾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这次战争。2、美英之庞大陆海空军,籍由西方调来之军队,业已......
墙面验收:墙面平滑消费者需要站在离墙1.5米左右的地方观察墙面,如果是刷漆的墙面,主要看是否有因为漏刷或者涂刷不均产生的不平整花纹出现,用手触摸时漆膜光滑、不掉粉。壁纸主......
战争前奏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组织。 1921年9月,正式建立法西斯党。1922年10月,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
浅析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学生姓名:李富侠 学号:200602020004政法系 历史学指导教师:苗杨 职称:讲师摘 要: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
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