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整组备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三单元单元整组备课”。
第三单元整组备课
主备人:范芳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和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体验到“数学源自生活,生活折射数学”。第一课时: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品质和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3 考点:目标1、2 第一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品质和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3 考点:目标1、2 有效作业:
一、填空。(考查目标
1、)
1、两个加数(),和(),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a+b=b+()
(a+b)+c=a+(+)
a-b-c=a-(+)
(128+39)+61=128+(+)345+132-45=(345-)+
二、简算。
(考查目标1、2)28+45+72
123+38+62
1+3+5+7+9 100-57-23
37+56+63+44
1457-(185+457)
275+46+25
68+24+32+76
425+64+75+36
902-98
81-9-9-9
235+102
9+99+999+9999
三、找规律,填一填。(考查目标2)
1×1=1 2×2=1+3 3×3=1+3+()
4×4=1+()+()+()
5×5=1+()+()+()+()
四、解决问题。
1、李老师要给四年级3个班的同学发送新年礼物,四年一班有51人,四年二班有48人,四年三班有49人,如果每名同学一份礼物,他一共要准备多少份礼物?
2、小明看一本600页的书,第一天小明读了135页,第二天小明又读了165页,还剩多少页没读?
3、36减去4,加1,再减4,加1……这样连续几次,结果为0?
第二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推导得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相通;
3.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3 考点:目标1、2 有效作业:
填空(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数)(考查目标
1、)
1、26×305=305×_
119×23=_×119(219×23)×14=219×(23×_)
11×(15×31)=_×(15×31)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数。
23×15×2
125×7×8
250×56×4
75×9×23、在_上填上适当的数。
35×8=35×(_×_)
45×12=45×(_×_)15×16=(_×_)×16
15×18=(_×_)×18
4、一筐橘子重47千克,没千克橘子能卖四元钱,5筐这样的橘子 能卖多少钱?
5建筑队运沙,一辆车每次可运8吨,14辆车25次运多少吨?
有效作业:(考查目标1、2)
1、判断。
18×12×5=18×(12×5),这应用了乘法结合律。()25×(4×9)=(25×4)×9,这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_上填上合适的数。125×7×8=(_×_)7
45×25×4=45×(25×_)35×(2×x)=(35×2)×x
45×16=45×(_×_)=(_×_)×_
3、一盒铅笔25元,买了16盒,应付多少元?
4、张师傅一天加工了135个零件,李师傅两天加工的零件是 他的两倍还多53个。李师傅两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课后作业
1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69×25×4
24×25 125×25×32 36×15 69×10×25×4 125×72
(30×25)×40
9×8×125
16×25
2、龙口菜市场进了56箱鸡蛋,每箱25千克,没千克8元,这些鸡蛋一共卖多少钱?
3、在学校举行的体操表演中,一共有五个方阵参加表演,每个方阵18排,每排20名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表演?
4、8 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7层,每层课放125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放多少本书?
5、有两层书架,共186本书,如果从第一层拿出25本后,第 二层的书就比第一层的2倍还多11本,第二层有多少本书?
6、面值10元的和面值5元的钞票有若干张,共175元,10元的张数是5元张数的3倍,10元和5元的钞票各多少张?
第三课时:乘法分配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3 考点:目标1、2 有效作业:(考查目标1、2)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第四课时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3 考点:目标1、2 有效作业:
一、填空:(考查目标
1、)436-236-150=436-(□+□)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 ÷(25×7)=350〇(□〇□)
二、用合适的方法计算(考查目标1、2)324-55-45 1200÷25÷4 72÷(8×3)
三、练习八2题、3题(考查目标1、2)
第三单元 整组备课---秦艳改一、单元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
第三单元整组备课一、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
数学学科整组单元备课思路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小学一、教材版本: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二.教材的编写理念及特点(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这......
第二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3个词语,会读会认24个词语。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积累好词好句。3、理清文章......
第六单元整组备课--- 陈凤彩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