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新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甲午战争中”。
以“北洋水师苦战黄海大东沟,致远舰邓管带昨日殉国”为题的新闻
1894年9月
据XX报记者刘培源报道:
昨日,在黄海大东沟,我大清北洋水军与日舰发生了一 场激烈的海战,我致远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昨日,我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突然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日舰直逼我大清旗舰,致远舰为保护旗舰,邓管带命令致远舰冲锋在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管带沉着应战,给敌人以重创。但寡不敌从,致远舰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管带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日吉野舰撞去,望与其同归于尽,以为大清尽忠,但在前进途中,被鱼雷击沉,邓管带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殉国。
今日,全国闻之,皆悲伤,为勇士邓世昌哀悼,我大清皇帝亦亲自题词:“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望大清诸公以邓世昌为楷模,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正义社9月18日电昨日,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的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邓管带壮烈殉国。
昨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援军任务,准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黄海海面上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双方展开激战。中国有10艘军舰,日本有12艘军舰,总的看来双方旗鼓相当。战斗刚一打响,主帅丁汝昌就身负重伤,帅旗也被炮火击落,桅杆倒塌,舰队失去了统一指挥,旗舰上的炮弹也马上用完。在这十分不利的危急时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也!”所养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街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以身殉国,这种气节是多么的高尚,我们一定要向邓世昌学习,誓死保卫祖国,将倭寇赶出国门。
据北洋水师特邀记者滕汉达报道:
1894年9月17日中午,正当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突然袭击,在激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发现日舰吉野等四艘进逼并炮击旗舰定远,毅然下令将舰驶出定远舰之前,指挥舰冲锋向前,迎战来敌。此时,日舰已包围了致远舰。在战斗中,邓世昌沉着应战,但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消耗殆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猛冲向敌舰吉野,拟同归于尽。日舰见势不妙,就只得慌忙逃跑,但狡猾的鬼子们企图来个鱼死网破,逃跑途中还放炮,致远舰在追赶途中,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等250余名官兵,壮烈坠入水中。尽管当时邓世昌有机会获救,但他决心与战舰共存亡,最终,英勇沉入碧波……
在此次黄海大战中,中日参战舰数相等,力量对比互有短长。双方激战5小时,结果日舰旗舰被重炮击中吉野等4艘战舰受重伤,弹药库爆炸;北洋水师有5艘战舰沉没黄海。日本舰队首先退场,北洋水师稍加追击,随即返航。
甲午战争简介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甲午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准备,利用英俄对抗的机遇.设置圈套制造借口,对中国和朝鲜发动的......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63吴洪健甲午中日海战惨败的原因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以1894年7月25日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
甲午战争的整理与分析【内容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 到1895年4月17......
《甲午战争》读后感在中华民族悠久而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令人骄傲的事情,也有一些让人悲愤的事件。1894年发生在威海卫、刘公岛一带的甲午海战就是一段令中华子孙痛心疾首......
《甲午战争》观后感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