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关系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当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
这一过程,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此后,国际关系在不断的演变,调整。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形成了四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而每一个体系建立后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都在不断的调整,演变。以期尽量适应现实国际关系的需要,但矛盾是在不断积累中,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就引发了前一个体系的崩溃,从而促进了下一个体系的形成。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欧洲内部并不平静。资本主义的发展强化了各国对现实国家利益的追求,人权的理念和民主共和的思想猛烈地冲击着专制主义的旧体制。这一切最终导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于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陆的形势。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威胁了各国的生存,于是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7次反法同盟,最终使拿破仑帝国解体,旧王朝得以复辟。1814—1815年列强在维也纳召开和会并达成《最后议定书》,目的是结束战争,恢复欧洲的和平与均势。至此,宣告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崩溃,产生了新的,更适应当时国际关系的体系——维也纳体系。
随着意大利与德国的统一,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西欧列强的实力对比终于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竞相对外扩张瓜分世界,矛盾不断尖锐。于是各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逐渐结成两大军事集团,并制造了一系列政治危机和军事冲突,最终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维也纳体系也荡然无存。但是,这场主要由于欧洲列强的争斗而引发的世界性战争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实际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
与欧洲的逐渐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美国的参战不仅完全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使这场战争进入了真正的全球阶段,而且意味着当欧洲力量耗尽之时一个强国的出场,从而使国际力量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大西洋彼岸转移。美国与苏俄这两个几乎同时崛起但又主张不同制度的力量不断发展,并将追随它们的力量集合在各自的旗帜之下,使19世纪争雄世界的欧洲列强相形见绌,使以美、苏为两大力量中心的两极格局初露端倪。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际上是美,法,意,日这五个战胜国各自不同的掠夺和争霸计划妥协的产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完成了战后列强之间关系的调整,但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继续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该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没有带来永久的和平与安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彻底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从而最终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通过多次会谈所签订的一系列协定而确立的雅尔塔体系。
但是,雅尔塔体系形成的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当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以自行坍塌的方式最后消失时,冷战得以终结,雅尔塔体系也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作为雅尔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国继续存在。联合国作为当代世界主权国家所组成的政府之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尽管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仍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联合国在执行联合国宪章,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它对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干涉,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援助,对教育文化事业的关注,反映了历经战乱的人类理性正在作出正确的选择:较量与敌对将趋于缓和,竞争与交流将日居主导。这一切正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和成熟的标志。
从美菲,中菲关系看南海问题-------12级历史2班 练梓颖 201206010043摘要: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第一岛链的概念,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的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
《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允许采取“净......
恐怖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当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恐怖主义产生的国内根源。第一,贫穷、失业和贫富两极分化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深化,包括贫富悬殊、社会不......
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结果,它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
当代国际关系课程论文 题目:如何看待“中国责任论”以及对策?如何看待“中国责任论”以及对策? 中国,现在越来越成为世界的焦点,关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充斥着各国各个媒体上,其中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