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医改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改方案”。
浅谈新医改方案
新医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一、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公共产品的制度,必然覆盖全民、公平享有。
(二)全民医保
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医保覆盖全民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三)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均等化”意味着每个人,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收入水平等,都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价格竞争机制
在《意见》里,提出了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定。关于这一点,据了解,国外很多国家都建有基本药物制度;而在我国,以前只有医保药物目录,却没提出过基本药物制度。所以,这一决定具有划时代意义。
关于基本药物的问题,在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由国家定点生产、集中配送,统一制定零售价。但在《意见》中改成了“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对于这样的改变,业内相关人士分析,这样做遵循了市场规律和价格竞争机制,是很大的进步,避免了“定点生产必然带来行政垄断”的弊端。关于价格竞争机制的引入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非营利性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一是对仿制药品实行上市药品价格从低定价制度。
(五)异地医保
《意见》第六条中提出,“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关于异地医保涉及退休老人异地养老问题和农民工流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韩克庆指出:解决异地医保问题,更多的是依靠制度层面的衔接问题,同时也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将城乡居民、城镇和乡村统筹合一,就必须缩小城乡和地域之间的差距。
(六)政府为医疗服务“买单”
在实现“新医改”后,政府将为医疗服务“买单”,那么,如何评判政府购买的服务绩效?政
府投入大量的财力用于购买公共医疗服务,但如何评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质量?一是群众是否得到了符合质量规范(标准)的服务,如:高血压病人是否得到了高血压病情随访和用药的指导,这部分是产出,是健康服务机构应该负责任的;二是服务是否有效,当群众得到服务后,其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进,这部分是结果。结果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服务提供机构需要改进服务设计,提高服务的效果。对产出的绩效考评,会促使健康服务机构的服务提供,保证人群得到健康服务。对结果的考评,将会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改进服务的设计。通过这两个部分的绩效考评,保证了政府购买的服务能够落实到人群的头上,而且是有效的服务。避免政府采购“虚拟”的服务,即虽然购买了,但实际上群众没有得到服务;同时避免了群众得到无效的服务这两种情况。
二、新医改方案中的难点
(一)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本性要防止出现医疗效率、服务、质量、水平下降现象
公共、公益性质就决定了公立医院不可能有暴利,那么,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在利益充斥社会的氛围下,没有利益驱使能否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能否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拿什么吸引名家、名医留在公立医疗机构,是值得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必须防止出现过去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中在服务上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情况;防止出现效率低下、耽误急重病症患者医疗的现象;防止受社会利益诱惑,公立医院人才流失,造成公立医院医术水平、医疗质量下降问题。这就需要在“回归公益性”时,公立医疗机构、公益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在内部激励机制、分配制度、约束措施等方面下工夫研究对待,出台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和措施,保证“回归公益性”改革的成功。
(二)操作层面的阻力
在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中,长长的销售链一直广受诟病,从全国总代理到各地二级代理,再到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层层中间各环节,使药品的最终售价是出厂价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高额利润养活了利益链上的诸多中间环节。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完全取消了中间环节。目前中国有1.3万多家药品批发商,完全失去原有生存空间的这些数量巨大的药品批发商,可能会给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带来剧烈冲击。
目前中国有47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存在很多上百家企业生产同一种药品的情况,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基本药物实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到医院,不可能所有生产同一类药品的都会中标,这就意味着过去有些生产同一类药品的企业之间要产生竞争,医药企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政策导向将推动国内药品流通市场集中度快速提高,部分中小医药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所有的利益调整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和激烈的博弈。
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批发商再加上处于同一条利益链上的本就积重难返的公立医院,三方合谋会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造成多大的阻力,目前还很难说。
(三)公立医院的改革
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看病难、看病贵和老百姓的抱怨,最直接体现在医院这个层面,而绝大部分医药卫生改革的措施,最终都要通过医院这个平台来实现。
公立医院的改革可以说是医改的难中之难。虽然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药养医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医患关系剑拔弩张,但用“以技养医”取代现有的“以药养医”,同样面临种种困难。而以药养医模式不改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很可能会形同虚设。公立医院改革不到位,新医改的成就便可能毁于一旦。做强基层医疗机构,某种程度上,是另起炉灶取代大医院的部分功能,最终瓦解大医院的势力,这可能是解决公立医院痼疾的可行办法。
(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大医院里常常人满为患,挂号犹如春运期间买车票,“一号难求”;而在基层社区、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医疗机构则冷冷清清,有近一半的医疗设施几近闲置。
根据《意见》,我国将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解决“看病难”的重要措施。但是如何让老百姓改变就诊习惯、接受并认可基层的医疗服务是目前的难题。这不仅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基层人才建设更为任重道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才是最伤脑筋的事。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老百姓看病还是要往大医院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由于工资待遇低、业务发展空间有限,经过系统培养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很少愿意到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工作。
解决基层卫生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一方面应实施全卫生行业统一的人事、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性手段,实行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制度。
宗地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
新医改方案研究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这是一部为了建立......
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现已全文公布,向......
新医改方案主要内容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
新医改方案-简介 新医改方案2009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方案最终稿)。《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