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保概论复习资料”。
一 填空
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
2、进行水污染防治,根本原则是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防”是指对污染源的控制
“治”是指必须对污(废)水进行妥善的处理,“管”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3、为有效地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相关控制技术的开发主要在三个方向:
过程控制技术(减量化)处理处置技术(无害化)回收利用技术(资源化)
其中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是目前的重点研究内容。
4、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生产性污染物:主要是工业“三废,其次是农业污染物(化肥、农药等);生活性污染物:粪便、垃圾、污水等;放射性污染物:核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医用放射源,工农业放射源以及核武器生产及试验所排放出来的废弃物和飘尘。
5、噪声的控制:(1)声源控制;(2)传声途径控制;(3)接受者的防护。
6、环境容量=环境标准-环境背景值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8、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9、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包括物资回收和热能回收两个方面。
10、处理城市垃圾的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焚烧法;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填埋法; 垃圾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多,宜采用堆肥法
11、水体监测有机综合污染指标:COD,BOD,DO,TOC(Total organic carbon总有机碳量)
12、大气监测:SO2,NOx,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总悬浮颗粒物),其它(H2S,CO,CO2,NH3);酸雨;烟道气;汽车尾气
13、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间接危害性。
14、环境管理的特点 : 综合性(对象、内容、手段)区域性(自然、经济、环境质量标准)群众性(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二 名词解释
1、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污染。
2、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3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是保护、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的内容。
4、固体废物:简称废物,又称固体废弃物或固体遗弃物。指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没有“利用价值”而被遗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5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6间的监视、测定,以确定某个区域环境质量的全过程。7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
组成及其含量。
8、土壤的自净作用:即土壤环境的自然净化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9、大气污染(1SO):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0、环境污染物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入环境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
11、环境容量:在人来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2、环境背景值:指某地区没有被污染的环境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
三 简答
1、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
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水污染造成水生态系统破坏 水污染加剧了缺水情况 水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水污染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通过人的呼吸直接进入体内
附着在食物或溶于水中,随饮食进入
体内
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人体
3、固体废物的危害
a.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1)侵占土地,污染大气(2)污染土壤和地下水b.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短期的危害性事件,如对人体的毒害和爆炸等
(2)长期的危害性事件,如中毒、“三致”作用
4、地膜污染的危害:(1)破坏土壤的整体性;
(2)使土壤易板结,水分渗透性变差,植物根系生长受阻,妨碍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3)使病虫害增加,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4)牲畜或鱼类误吃了废膜碎片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5、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
1、对视觉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晶体混浊,严重者引起白内障等。
2、对皮肤的影响。表现为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促使褐班生成,甚至导致皮肤癌。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心悸、心跳加快、心率不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下降。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神经系统紊乱、头晕、失眠、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
6、大气污染的防治
加强规划管理
推行清洁生产,改善能源结构 改变燃料构成 对燃料进行处理
进行技术生产工艺改革综合利用废气 采用集中供热和联片供暖 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综合防治汽车尾气及扬尘污染
7、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思想
(一)立足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的经济效益;
►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二)树立整体思想,综合整治环境问题
► 环境保护与控
制污染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
► 加强规划,► 加强区域综合防治;
► 利用研究成果,采用多种手段
来管理环境。
(三)树立预见性和长远性的观念
► 研究重大政策,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对策;
► 重视环境评价
和预测工作(已有法可依、法制化)
(四)树立大环境管理的思想形成包括发展计划、经济部门和其他具体部门在内的大的环境管理体系。
8、老三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
老三项存在的不足:
强调控制老污染源不够; 强调控制总量不够;
强调综合、区域、集中控制不够; 强调定量管理不够;
强调因排污及环境实际情况制宜不
够;
强调的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的职责不
够。
四 论述
1、当今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日益严重的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
环境质量下降
温室效应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的破坏 酸雨区的扩展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固体废弃物的堆砌
2、我国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
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的地位
是为了实现党的方针、路线任务而按规定的,是一个国家最高、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其地位和权威在所有政策中是最高的。
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的必然性
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
是由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是由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2、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四、论述题(13分)《环境......
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四、论述题(13分)《环境......
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论文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物流管理0902 姓名:庞美学号:200946900433黄河流域的污染与治理【摘要】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的水污染问题愈演......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议;⑤2002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环境保护概论复习参考资料1.什么是生态学? 答: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
环 境 保 护 概 论 作 业专业班级:09会计学(3)班姓名:余蓓蓓学号:D09520317联系方式:***2011/11/20浅议全球气候变暖危机经济管理学院09会计学(3)班D09520317余蓓蓓摘要: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