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概论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教育行政概论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包括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工农群众教育。(×)
2.教育行政体制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
(√)
(√)
5.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是课程的质量。(×)
6.校长是学校主管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处于学校行政中心的地位。(√)
7.教育预算制度有以下特点:规范性、严肃性和强制性。(×)
8.教育法规与教育法律在广义上都是指以国家政权为保证强制执行的教育行为规则的总和,在狭义上,教育法规主要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9.制定教育规划必须遵循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原则。(√)
10.根据评价的内容来分,中小学评价可分为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估。(√)
11.洋务派的教育主张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2.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有助于教育行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13.根据明确的教育工作目标设置组织机构,要考虑两要求:必要性和可行性。(×)
14.学校教育制度是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间的衔接、转换的制度。(√)
15.课程的决策者(由谁决定)和决策方式(以什么样的方式决定)决定了课程的优劣。(√)
(×)
17.教育事业费的支出项目主要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
19.教育督导因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督导时间分,有巡视式督导、蹲点式督导、跟踪式督导和定时式督导等。(√)
20.依据评价对象的范围,可划分为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
22.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
23.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工作作风、政府职能、运行机制和办事程序等。(×)
(√)
25.我国的课程行政体制主要是中央集权型的,国家对课程行政所拥有的绝对权威。(√)
26.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所有学校校长的共同职责是负责“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
27.教育经费预算计划的法律效力缺乏保障,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屡禁不止。(√)
28.学校校舍按其用途通常可以分为教学用房、行政用房两个部分。(×)
29.教育督导按督导目标分:有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
30.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为教学实施服务的过程。(×)
31.教育行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32.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是国家政治体制作用的结果。(×)
(√)3.组织机构的层次就是管理机构的级次,它从纵向上决定管理机构的构成,目的在于分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4.任何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都是根治于本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的,即使引进国外学制,也会根据国情加以改造。16.校长的任职资格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和年龄不超过55岁。18.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有权向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交地方教育法规草案。21.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有三股主要的力量推动着教育及教育行政的变革。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和共和派。24.我国现行学制基本为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33.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34.壬寅学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学制。(×)
35.教学大纲的制定方法一般有两种:圆周式和直线式。(√)
36.教师的培训,强调因地制宜,学用结合,以自学为主,以不脱产为主。(√)
37.根据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学费收取的标准主要考虑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承受力、(√)
38.根据《宪法》规定,有关部门有权向各级权力机关提出教育法规草案,并可以由制定机关自己起草,也可以由制定机关聘请或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同一学校(或专业)实行同一种收费标准。委托有关专家起草。(√)
39.遵循“程序优先”的原则,是当前依法督导的必然要求。(√)
40.定量评价指的是对现实世界的条件特征作出定量的全局性的估计。(√)
二、选择题
1.教育行政的内容层面包括。(ABC)
A.课程行政B.教育人事行政C.教育财政D.教育规划E.教育督导
2.维新派的教育主张是。(BC)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废科举C.兴学堂D.变革政治E.办实业
3.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ABCD)
A.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B.明确职责权限C.政校分开D.加强社会参与E.分散管理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CD)
A.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B.统一管理C.地方负责D.分级管理E.分散管理
5.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BCDE)
A.大力发展学前教育B.加强基础教育C.调整中等教育结构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E.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6.政治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CD)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会分配D.教育财政E.教育组织机构
7.新的课程体系的结构通盘设定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现出。(ACD)
A.均衡性B.集中性C.选择性D.综合性E.统一性
8.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受前苏联影响,片面模仿前苏联的模式,(ABD)
A.统一要求B.统一标准C.多样化的课程结构D.单一的课程结构E.多元化办学
9.考察国内外校长的任用情况,主要有以下任用制度。(ACDE)
A.考任制B.代理制C.选举制D.聘任制E.委任制
10.养才制度包括。(BCD)
A.奖惩制度B.培训制度C.交流制度D.工资、福利、保险制度E.辞职制度
11.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三定”是指。(BCD)
A.定机构B.定岗C.定编D.定员E.定职
12.教育经费使用的原则有。(ABC)
A.计划使用B.节约使用C.有效使用D.统一使用E.按需使用
13.教育经费的分配主要包括在以下层次上的经费分配。(AC)
A.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B.在学校内部的分配
C.在教育部门内部所进行的分配D.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分配E.在班级中分配
14.教学用房主要包括。(ABD)
A.普通教室B.专用教室C.教学办公室D.实验室E.食堂
15.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有。(ABCDE)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E.《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6.影响教育规划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经济因素B.人口因素C.政治因素D.文化因素E.教育因素强调。
17.教育督导的方案准备包括有。(ABCDE)
A.明确督导目的B.拟定标准C.收集材料D.设计表格和文本E.人员准备
18.教育督导的原则有。(ABCDE)
A.法治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效用性原则E.激励性原则
19.定性评价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ABCD)
A.极端抽样B.普通抽样C.配额抽样D.滚雪球式抽样E.分层抽样
20.教育评价者关注的效度主要有。(ABD)
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等值效度D.标准效度E.二分效度
21.教育行政的研究方法有。(ACD)
A.经验总结法B.回归统计法C.文献分析法D.实验研究法E.趋势分析法
22.洋务派的教育改革具体措施是。(BC)
A.创办新型学校B.废科举C.派遣留学生D.变革政治E.办实业
23.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ACE)
A.政事分开B.明确职责权限C.适度分权D.加强社会参与E.适度制衡与监督
24.我国现行的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有。(ABC)
A.省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B.地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C.区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D.村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E.校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25.在我国学制史上,清朝政府颁布过。(BC)
A.壬子学制B.壬寅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戍学制E.六三三学制
26.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ABCD)
A.直线型B.双轨型C.单轨型D.中间型E.横线型
27.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目标,对现行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的具体方向是:(ABDE)
A.建立新课程体系B.扩大选修课程C.构建分科课程D.构建综合课程E.加强劳动技术课程
28.下列不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特点的是。(ABD)
A.统一要求B.统一标准C.多样化的课程结构D.单一的课程结构E.多元化办学
2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过采用过如下教师任用制度。(ACD)
A.派任制B.代理制C.代用制D.聘任制E.委任制
30.代谢制度包括。(ABD)
A.辞职制度B.辞退制度C.回避制度.退休制度E.奖惩制度
31.校长的权力具有如下特点。(ACD)
A.受托性B.权威性C.对称性D.可授性E.可变性
32.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有。(ABCDE)
A.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B.学费C.教育费附加D.企事业单位投资E.社会捐资
33.教育事业费的支出项目主要是。(BC)
A.教育基本建设费B.人员经费C.公用经费D.固定资产投资E.土地征购费
34.学校设备使用和管理中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以下职能。(ABCD)
A.制定规范B.调配协调C.咨询服务D.监督检查E.跟踪调研
35.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有。(ABCD)
A.国家意志性B.法律性C.强制性D.单方权威性E.被动性
36.教育规划的内容主要有。(ABCD)
A.教育事业发展目标B.实现目标的措施C.投资预算D.实施计划E.教学内容
37.教育督导收集的信息应达到以下要求。(ABCE)
A.全面性B.准确性C.真实性D.直观性E.足量性
38.教育督导的职能有。(ABE)
A.监督B.指导C.诊断D.鉴定E.反馈
39.评价报告正文一般提供下列信息。(ABDE)
A.评价报告提要B.评价过程C.理论基础D.背景信息E.评价结果
40.教育评价者关注的信度主要有。(ABDE)
A.等值信度B.再测信度C.标准信度D.二分信度E.单测信度
41.教育行政具有以下功能。(ABC)
A.领导功能B.服务功能C.监督功能D.发展功能E.研究功能
(ABCDE)
A.普及义务教育B.调整教育体制结构C.招生和考试改革D.课程改革E.教育信息化
43.下列不是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的是。(ABCD)
A.基础教育管理集权化B.明确职责权限C.政校分开D.加强社会参与E.分散管理
44.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BCE)
A.改革工作作风B.改革政府职能C.改革运行机制D.改革办事程序E.改革行政规章制度
45.下列不是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的是。(BCDE)
A.大力发展学前教育B.加强基础教育C.调整中等教育结构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E.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46.下列不是政治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的是。(ABCD)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会分配D.教育财政E.教育组织机构
47.课程实施的指导,从指导的主体可以分为。(AD)
A.教育行政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B.教育督导C.组织教师培训D.教育科研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E.教育评价
48、下列不是课程行政内容的有(ABD)。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进度表D.教科书E.教学组织
49.考察国内外校长的任用情况,一般不包括以下任用制度。(ACDE)
A.考任制B.代理制C.选举制D.聘任制E.委任制
50.用才制度包括。(ABC)
A.考核制度B.奖惩制度C.职务升迁制度D.退休制度E.培训制度
51.校长具有如下权力。(ABCDE)
A.机构设置权B.人事管理权C.经费使用权D.教学管理权E.校产管理权
52.下列不是当前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有。(ABCDE)
A.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B.中小学学费C.教育费附加D.教职工股金E.社会捐资
53.教育经费的分配主要不包括在以下层次上的经费分配。(AC)
A.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B.在学校内部的分配C.在教育部门内部所进行的分配D.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分配E.在班级中分配
54.常用的教学设备有。(ABCE)
A.教室设备B.图书阅览设备C.实验室设备D.卫生保健设备E.体育运动设备
55.教育行政执法原则有。(ABCD)
A.合法性B.应急性C.越权无效D.合理性E.主动性
56.教育规划的方法主要有。(ACD)
A.人力需求法B.社会需求法C.学校需求法D.调查法E.趋势分析法
57.教育督导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有。(ABCDE)
A.分析诊断问题B.撰写督导报告C.开展督导指导D.反馈督导结论E.督导工作总结
58.教育督导因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督导目的分,有。(ABC)
A.总结性督导B.调研性督导C.检查性督导D.跟踪式督导E.评估性督导
59.教育评价的功能有。(ACD)
A.诊断B.指导C.改进D.鉴定E.监督
60.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ABCD)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配额抽样
61.教育行政的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目标。(DE)4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阐明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有。
A.完善课程改革B.进行合理评价C.制定发展规划D.增强民族凝聚力E.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ABCDE)
A.普及高等教育B.加强集权管理C.招生和考试改革D.课程改革E.教育信息化
63.下列不是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的是。(ACE)
A.政事分开B.明确职责权限C.适度分权D.加强社会参与E.适度制衡与监督
64.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主要有。(ABD)
A.精简B.统一C.效率D.效能E.分权
65.在我国学制史上,下列不是由清朝政府颁布的学制有。(BC)
A.壬子学制B.壬寅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戍学制E.六三三学制
66.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ABCD)
A.直线型B.双轨型C.单轨型D.中间型E.横线型
67.课程行政的内容有。(ABD)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进度表D.教科书E.教学组织
(ABD)
A.建立新课程体系B.扩大选修课程C.构建分科课程D.构建综合课程E.加强劳动技术课程
6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未采用过如下教师任用制度。(ACD)
A.派任制B.代理制C.代用制D.聘任制E.委任制
70.国家公务员制度包括等方面。(ABCDE)
A.求才制度B.养才制度C.用才制度D.代谢制度E.保障制度
71.教育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有。(ACDE)
A.选贤任能B.因人设岗C.德才兼重D.合理流动E.注重实绩
72.下列不是教育经费使用的原则有。(ABC)
A.计划使用B.节约使用C.有效使用D.统一使用E.按需使用
73.教育事业费的支出项目不包括。(BC)
A.教育基本建设费B.人员经费C.公用经费D.固定资产投资E.土地征购费
74.行政用房主要包括。(ABCD)
A.党政办公室B.教师办公室C.传达室D.总务仓库E.食堂
75.教育行政执法的具体内容有。(ABCDE)
A.宣传B.推行法律实施C.监督D.检查E.行政司法
76.教育规划中的人力需求法,可以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具体规划方法,主要有。(ACD)
A.国际比较法B.社会需求法C.固定系数法D.调查法E.趋势分析法
77.中小学教育督导内容主要有。(ABCDE)
A.办学方向B.领导班子C.教学工作D.办学条件E.教学质量
78.教育督导因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督导对象分,有。(AC)
A.督政B.宏观督导C.督学D.微观督导E.中观督导
79.在定性评价中,下列评价手段是常用的。(BDE)
A.实验法B.深入交谈法C.问卷法D.现场观察法E.书面材料分析法
80.教育评价的原则有。(BC)
A.简单B.可信C.有效D.快速E.可靠
三、填空题
1.西周时期,统治者更加重视对教育机构的管理,实施了_天子视学_ 制度。
2.教育行政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1908年发表的《_美国公共教育行政_》一书。
3.教育行政的__中央集权制__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62.下列不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阐明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的是。68、下列不是对现行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的具体方向的有。
4.___双轨型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5.在西方,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_夸美纽斯__最早提出了教学计划的思想,提出“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配合得法,组织得像一架机器、一台座钟那样准确。
6.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主要有__教育预算制度__、教育决算制度、教育审计制度和教育税收制度。
7.一般认为,学校设备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用于课程实施与教学的___教学设备_和用于行政管理、学校生活所需的总务设备。
8.教师的培训,按培训的目的可分为___学历培训_、专业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
9.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__诊断__、改进功能、鉴定。
10.我国的中央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1.唐朝把__国子监_作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领导机构。
12.教育行政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__斯内登_和达顿1908年发表的《美国公共教育行政》一书。
13.教育行政的___地方分权制__是指由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
14.美国和日本现行的学制是典型的___单轨型学制___,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特点。
15.在西方,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了__教学计划__的思想,提出“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配合得法,组织得像一架机器、一台座钟那样准确。
16.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主要有教育预算制度、__教育决算制度___、教育审计制度和教育税收制度。
17.一般认为,学校设备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用于课程实施与教学的教学设备和用于行政管理、学校生活所需的__总务设备_。
18.教师的培训,按培训的目的可分为学历培训、__专业培训_和更新知识培训。
19.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诊断、改进功能、___鉴定__。
20.中央教育督导机构是__国家教育督导团___。
21.汉朝在选士制度上由汉武帝时期创立了察举制。
22.教育行政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斯内登和___达顿__1908年发表的《美国公共教育行政》一书。
23.教育行政的_____从属制___又称完整制,主要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24.学校教育制度也叫___学校系统___,简称学制。
25.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目标,对现行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的具体方向是建立新课程体系、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扩大选修课程、加强劳动技术课程。
26.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主要有教育预算制度、教育决算制度、教育审计制度和教育税收制度。
27.教室内噪音应一般控制在___40__分贝以下,环境噪音对教学用房的干扰应控制在50 分贝以下。
28.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主要有____任职资格培训____、继续教育培训、学历培训和理论研修。
29.根据评价的内容来分,中小学评价可以分为___单项评价_和综合评价。
30.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我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5年3月18日在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并颁布的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__。
31.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始于___隋朝_。
32.教育行政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斯内登和达顿__1908年发表的《美国公共教育行政》一书。
33.教育行政的___中央与地方合作制___是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工合作共同管理教育事业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
34.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__学制。
35.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目标,对现行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的具体方向是建立新课程体系、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扩大选修课程、_加强劳动技术课程_。
36.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主要有教育预算制度、教育决算制度、教育审计制度和__教育税收制度 _。
37.教室内噪音应一般控制在40分贝以下,环境噪音对教学用房的干扰应控制在50分贝以下。
38.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主要有任职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培训、_学历培训 和理论研修。
39.根据评价的内容来分,中小学评价可以分为 单项评价和______综合评价_____。
40、1929年美国教育家泰勒最早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并形成了教育评价的_行为目标模式。
教育行政概论一、填空题1.教育行政是(政府)的职能,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的组织、领导和管理。2.西周时期,统治者更加重视对教育机......
教育行政概论复习题辅导老师:王建新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1927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教育。2.教育行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行政......
《教育行政概论》1、教育行政具有领导、服务、监督功能。2、我国最早建立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是隋朝;元代在承袭宋朝的教育行政体制外,还开设了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3......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狭义的课程是指();课程行政是指()对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定与管理。2.社会需求法是以()为依据制定教育规划......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由于企业基层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