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习题_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35: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1.征收排污费制度:是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运用经济手段有效的促进污染治理和新技术的发展,又能使污染者承担一定污染防治费用的法律制度。

2.许可证制度:凡是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这就是许可证制度。

3.环境噪声污染:对于超过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数值排放噪声并且产生干扰现象。

4.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指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地区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出该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其分配到整个地区行业以致污染源,要求按照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法律规定。

5.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指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

6.环境质量标准: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

7.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家长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态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9.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即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

10.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1.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耳朵现象。

1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13.限期治理:是指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14.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5.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它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四个部分组成。

16.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规定就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排放标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环境质量的要求。

17.土地荒漠化: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植被遭到破坏后在干旱和多风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使土地逐渐失去生物生长能力。

18.环境噪声:环境噪音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9.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

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

20.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必须有差别,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

21.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指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

22.综合利用:指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如工业、农业、人民生活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3.自然资源许可制度:又称环境资源许可证制度。是指在从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2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简答题

1.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及其构成?

答: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

组成:(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4)环境标准。(5)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什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它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答: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即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的立法,一般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作出原则规定。

区别:基本法是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位置,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同时常常作为一个国家的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的立法依据。而单行法规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是以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具体化。一般比较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

3.法的内容在结构上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在结构上一般分为总则、分则、附则等部分。总则属于法律规范中最基本的和综合性的内容,贯穿和统率整部法律。分则是同总则相对应的,把总则内容具体化的部分。侧则一般是总则和分则的辅助性内容,置于法的末尾。有些法律法规由于比较简单,也可以不分,直接以条、款、项、目形式表现。

4.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

答:

(一)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1)“物物相关”律(2)“相生相克”律(3)“物流物复”律(4)“负载定额”律(5)“协调稳定”律(6)“时空有宜”律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的原则

(三)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5.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三)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

(四)开发者养护、污染着治理的原则

(五)公众参与的原则

6.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有哪些?

答:(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三同时”制度(4)许可证制

度(5)征收排污费制度(6)经济刺激制度

7.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分为哪几大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建设项目和规划,预先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等一系列程序和实体规范的总称。

分类:分为规划和建设项目两大类。

(1)规划的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法》将其分为综合利用规划(含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含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两大类。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9.什么是“三同时”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为“三同时”制度。

主要内容:我国对“三同时”制度的有效执行作了如下规定:(1)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2)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包括设计任务书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建设施工的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环保设施运转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3)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依据,防治污染的处理工艺流程、预期效果,对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绿化设计,监测手段,环境保护投资的概预算。(4)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要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果和达到的标准。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10.什么是环境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类?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类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其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法律性质主要表现在:具有规范性;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

11.什么是环境污染损害的无过错责任?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要件:(1)主观上具有过错(2)行为的违法性(3)损害结果(4)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2.无过失责任有哪些免责条件?

答:(1)不可抗力(2)是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3)是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

13.简述固体废物管理的“三化”原则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

1、造纸厂应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应明确的是污染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制。即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具备免责条件。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为:

(1)不可抗力;(2)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3)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

在本案中甲养殖场所养淡水鱼引水质污染而受损,这一损害的发生是由造纸厂的排污行为造成的。乙造纸厂既无法定免责事由,又不能证明甲养殖场的鱼死与其排污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造纸厂应当承担赔偿的责任。其以排污未超标为抗辩事由,不是法定免责事由,不予采纳。

2、(1)环保局应当事人请求对环境纠纷的处理属居间调解行为,应制作处理决定书或者调解处理决定书,而不应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

(2)《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都没有关于“责令赔偿损失”的行政处罚形式,环保局的这一处罚无法律根据

(3)环保局适用法律错误。本应适用修改后已经生效的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但却适用旧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4)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是正确的。因为:《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都没有授权环保部门对不执行其纠纷处理决定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法》也没有规定对行政机关居间调解的处理决定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该法院对本案的判决是正确的。因为:

(1)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条规定,构成环境噪声污染必须具备排放噪声超标和扰民两个条件,只超标不扰民的噪声不构成环境噪声污染。

(2)责令限期治理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权限,环保局责令限期治理属于越权行政。

(3)对不扰民的超标噪声,不应征收排污费。

(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因此噪声对该厂工人造成的危害,不属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

4.(1)、某硫酸厂违反了环境法,没有按照有关安全的规定设定应急措施。驾驶员和随车人员应是造成安全事故,而不是违反环境法。

(2)、12户承包户的污染损失应由某市化学品运输公司和某硫酸厂共同承担,因为损失是由于该驾驶员和随车人员未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装运规程的要求,而将厂内硫酸的放酸管拉裂,而某硫酸厂也没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造成侵权事实的发生。5.(1)周某在诉讼中不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其他相关证据。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在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纠纷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原则。(2)石化染料厂的辩解没有道理。因为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不以行为的违法性为要件。

(3)硫酸厂的辩解没有道理。因为缴纳排污费不是免除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条件。

6.1)法院的判决不正确。因本案提起的是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

(2)化工厂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3)法院依据《环境保护法》和《行政诉讼法》受理此案。

7.(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购买鱼苗费用、鱼塘经营费用、鱼塘承包费、污染清除费用和出售鱼产品预期收入。

(2)化肥厂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全部损失。对因“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漫溢流入鱼塘”造成的财产损失应予赔偿。对因“当地连降暴雨以至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塘水面连成了一片”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不可抗力为由,不承担赔偿责任。

(3)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损害的责任作出了如下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对化肥厂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部分,是因为化肥厂没有及时采取防范废水漫溢可能造成损害的合理措施。对此,不能作为不可抗力对待。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2、项目概况3、公用工程及能源消耗4、其它5、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

环境影响评价

一、简介环境影响评价1.1.环境问题与由来1.2.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 1.4.中美环境影响评价比较1.5.中国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与作用1.6.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简介(一) 建设项目的意义(二) 工程概况1、黄河水院新校区规划概况2、黄河水院新校区环境因素分析(三) 周边环境现状1、自然环境现状2、社会环境现状3、环境污染现状(1) 水环......

环境影响评价

1、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e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

下载环境影响评价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影响评价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