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警民关系创建设想_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2:39: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和谐警民关系创建设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浅谈和谐警民关系创建设想

荆州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日臻完善,亦时有伴随社会不稳定因素,给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少阻碍。为此,党中央,提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创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必要,而和谐警民关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创建和谐警民关系,与人民群众存在直接联系,必须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深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笔者作为基层一线执勤民警,现就题述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警民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民警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

由于公安民警自身素质问题,容易引发警民关系紧张,主要是个别同志存在特权思想,认为身入公门,常常以管人者自居,对于处理群众民事纠纷时,不注重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方式,在调解民事纠纷时,认为些许芝麻小事,群众自己解决,不听辩解、甚至采取保持沉默和断然拒绝的方式,最终不仅酿成群众之间的矛盾扩大,也严重损害了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执法不公,从警不廉。主要是部分同志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不以公平公正为准绳,而以关系背景、金钱为尺码来衡量案件中的对错是非,极易将群众之间的矛盾上升为警民之间的矛盾,轻则影响警民之间的关系,重则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对人民警察整体形象产生怀疑,给警民关系增加了不和谐的因素。

工作方法不科学,执法监督不严。特别是个别同志执法行为不端庄、警容不庄重、语言不文明、方法不科学、执法监督不严密以及非警务活动过多等,成为导致人民群众对人民执法活动不满意、警民关系不和谐、警民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

另外,部分民警同志在办理案件中,未端正办案心态,未能领会执法本是惩前毖后,防微杜渐,而对于深陷囹圄犯罪嫌疑人一棒打死,未在本质上教育犯罪嫌疑人,使其真心悔过,而认为其即为罪犯,似乎就低人一等,在办案过程中,执法方式粗暴。

2.影响警民关系的外在因素

民生诉求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人群群众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提高,同时也对我们人民警察工作提出更高的期望,如果对人民群众诉求未能及时解决,必将出现群众的遗憾、抱怨,甚至投诉和反感,直接损害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

人民警察属于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群众诉求的事情不属于自身的业务或工作范畴,部分同志在处理方式不太得当,容易给群众留下相 1

互推诿的不好印象,不但影响和谐警民关系,还造成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部分群众道德素质不高,故意歪曲事实,恶意扩大负面影响。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利益冲突加剧,执法环境变化很大。个别群众将公共道德和守法义务抛之脑后,而把个人的感受和舒适度放在首位,遇到不符合自已意愿的情况,往往缺乏对事情的客观认识,容易导致警民双方矛盾被放大。

二、针对警民关系目前或存在的问题,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

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警民本是一家亲,百姓事无小事,是我们警务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在目前学校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创建的大好社会环境下,和谐的警民关系建设理当先行,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执法为民理论

学习,深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执法业务水平,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教育、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再教育、执法为民再教育融入其中,努力使民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牢固树立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从源头上解决影响警民关系的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

2.积极组织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提高民警群众工作的能力。结合深入的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优秀人民警察学习,重点学习他们“坚定理想、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甘于奉献、善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扎实在全体民警中开展“苦练群众工作基本功”的练兵活动,使广大民警达到懂群众需求、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的目标要求,切实提高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3.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民警执法的认同。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

高行政效率,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机制。

急百姓之所急,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民警工作作风的明显转变。

4.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夯实和谐建设的基础。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和

谐警民关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从基层民警日常执法活动入手,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活动、执法环节,健全完善相关程序规定和标准规范。

讲究执法艺术,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融法、理、情于一体,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参加专业培训、案例点评、为基层一线培养法制员、建立领导干部法制联系点等措施,使广大民警全面掌握执法规范;健全执法质量考评,完善案件审核把关和个案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执法责任制,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民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

5.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营造和谐警民关系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内部监督措施,认真落实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从言行举止、方式方法上规范和改进民警的执法行为;重视对影响警民关系的督察力度,尤其对不重视、不在乎的态度冷漠、说话随便、办事拖拉和不注意工作小节等影响群众感情、影响人民警察形象的问题,要严格落实督导检查力度,严肃依法依纪处理。

重视群众投诉和信访工作,及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勇于正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对待每一起上访案件,对属于工作不到位、不文明或执法办案程序有问题、处理欠妥的涉法上访案件,应勇于承担责任,从严要求,切实纠正,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民警察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职业风范,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6.密切与新闻媒体联系,强化舆情的正确引导。认真研究信息传播的途径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积极沟通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与新闻媒体建立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发布新闻、建立新闻专栏等形式,有计划地正面宣传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提高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

建立形象危机预警处置机制,密切关注社情舆论动态,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涉警负面报道信息,及时控制,消除影响,努力将损害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按照“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要求,建立健全舆情研判、快速反应和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对于经调查属实的报道,要及时公开处理结果,消除负面影响;对于不实报道,要及时澄清事实,防止媒体炒作,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民警察工作的舆论环境。

7.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加强与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监察、信访等上级单位和部门的联系沟通,增进理解和支持。

重视文化育警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公安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用艺术形式宣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成果,反映新时期交通民警的精神风貌和先进典型人物,增进公众对人民警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促进警民之间的密切联系,不断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走上规范化轨道。

和谐警民关系1

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活动。在所领导的部署安排下积极开展工作,确保了活动开展以来扎实进行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认真部署,层层动员。我所对开展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和谐的警民关系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进程中,如何构建新时期警民关系的新格局,不仅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贯彻执......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民关系涉及到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就如......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中的任务之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世情、国情、社情都在发......

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三大有效途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法律所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公安机......

下载浅谈和谐警民关系创建设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和谐警民关系创建设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