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探索规律》精彩课堂实录_细节彰显精彩课堂实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44: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张健《探索规律》精彩课堂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细节彰显精彩课堂实录”。

倡导人文校园建设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著名特级教师张健《探索规律》精彩课堂实录

张健 执教 重庆市江津区教科所 罗平 记录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小学

【教学内容】

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1~112页《探索规律》例

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简单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一组规律现象中找出规律并应用规律。【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教学准备】 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孩子们,你们认识张老师吗? 学生:不认识。

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未来先知吗?

学生:没有发生的事就先知道就是未来先知。教师:那你们是未来先知吗? 学生:不是。

教师:我说你们会未来先知,相不相信? 学生:不相信。

教师:学习了这一课之后,你们就会未来先知了。

[简评:这个教学环节由问题导向,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

1、例1(师板书:1×1=)

教师:你们猜张老师接下来会写什么? 学生:1×2=。

(师板书:11×11=)教师:你们猜对了吗? 学生:没有。

(师板书:111×111=)教师:现在猜一猜张老师接下来会写什么? 学生:1111×1111=。

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张老师这样写的? 学生:张老师写的算式有规律。(师板书:规律)

教师:刚才张老师写一个算式没有规律,多写几个就有规律了,为什么多写几个就有规律了呢?

(师板书:1×1=,1×2=,1×4=,1×8=)学生:重复出现的。

(师板书: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

教师:1×1=是1个1, 11×11=是2个1, 111×111=是3个1, 1111×1111=是4个1。

(师板书:探索)

教师揭示课题,生齐读课题:探索规律。

(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教师:你会接着写出得数吗? 指名说一说。

学生1:1111×1111=1234321。学生2:11111×11111=123454321。

教师:你们看,张老师说你们会未来先知吧!你们是怎么未来先知的? 学生:发现规律就可以未来先知。教师:你们是怎么发现规律的? 学生:要有规律的现象。

教师:接着要观察、比较,找出规律,然后再应用规律。[简评:这个教学环节以教学活动“猜一猜”、“找一找”、“说一说”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例2 师出示例2:用计算器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先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一看。教师:孩子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1:斜着看,算式的得数是24,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2倍,商不变。学生2:横着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商缩小2倍。学生3:竖着看,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扩大2倍。教师:如果竖着写下去,应该写什么算式? 学生说一说,指名板演。教师:如果赞同就给他鼓掌。学生热烈鼓掌。

教师:如果再接着写一组算式,怎么写?学生先自己写一写。指名板演第四组算式。

三、活动。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写一组有规律的算式,让同桌猜一猜,并让同桌接着写下去。学生写有规律的算式。

教师:请这个孩子来把你写的算式展示一下。指名板演。

教师:孩子们,你们能找出他所写算式的规律吗? 学生:找出来了。

教师:孩子,你想请谁来说一说或者接着写? 学生:请……

教师:孩子们,如果赞同就请鼓掌。学生热烈鼓掌。

[简评:这个环节是一个综合训练,是对本课学习的汇聚,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己写一组有规律的算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运用过程,充分体现出了数学学科讲练结合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学习层次的不断深入,让学生以用促学,以学促用,推动自身向前发展,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四、全课小结。

教师:孩子们,学了这节课,大家会写一些有规律的算式吗? 学生:会写。

教师:现在,你们会未来先知吗? 学生:会。

[简评:著名特级教师张健老师执教的《探索规律》一课,以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规律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发现规律、应用规律,使得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习数学,体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附板书:

探索规律

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

现象

比较 ↓ 规律 ↓ 应用

评析:

“平移和旋转”是一节从概念引入的实践型教学课,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课堂上所呈现的都是比较典型的事例,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教学时,教师没有做过多的理性分析和阐述,而是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观察中去比较和体会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3 让学生经历自主观察——探究——归纳——应用的整个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数学教师,应致力于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善于扬弃经验、挑战经验、超越经验。教学中一是要创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富时代性、现实性、挑战性和科学性,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采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情感和探究能力,更贴近时代的发的展。本课教学教师首先通过创设让学生观察想象生活中经历过、体验过的游乐器具的运动方式和感受,把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有效地生成了数学知识,为学生探 究数学知识和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为学生的探索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获得学习信息,获取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形成数学思想,掌握学习方法,体悟数学价值。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它还需要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感受和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上40分钟的教学,要激活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就要把课堂做大,把学生的课前、课后带动起来。教学运动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课前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材料,采集信息,寻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形成问题意识。课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辨各自观点,达成认知共识,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相关问题解决,提出存在的问题。

观察并判定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的平移方向比较容易,而判定平移的距离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受近距离点之间的距离的干扰,造成误判。在难点突破的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先组织学生自由地呈现各自的思想,然后组织学生针对各种信息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平移的距离。在充分反馈学生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实质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图形平移,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对应点的移动距离,感受和发现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空格数,使平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效地构建了判定图形平移距离的思想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突破了认知难点。

本节课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充分挖掘书本中未涉及的生活素材,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例如:电脑播放光盘碟片机窗口在开关时是平移运动,但碟片在播放时是旋转运动。再如门窗的开关有的是平移运动,也有的是旋转运动等。学生在自由的交流过程中,深刻认识了两种运动方式的要素与性质。课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用课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平移或旋转的玩具,达到再学习、再发现和再研究的境界。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问题蕴涵着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方法,是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素材,教材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与数之间蕴涵的规律、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

张健个人简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实践部分考核作业1.简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神奇的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圆的过程,体验画圆的要领,掌握画圆的方法,提高作图的能力。2.进一步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会画出两个圆的对称轴。3.探索当对称轴条数不同......

探索规律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探索规律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索数与运算之间的规律,探索图形中的规律,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2.经历探索数与运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

下载张健《探索规律》精彩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健《探索规律》精彩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