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国文化答案”。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来历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后,活下来的移民只剩50来人。基于“来者是客”的信念与习俗,印第安人给这些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且教导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等生存方法。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来自欧陆的新移民逐渐习惯了在当地的生存方式。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欧陆新移民邀请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的赐予。在当前广为人知的感恩节版本里,往往只强调双方的友好关系以及欢乐庆贺的气氛;但也有许多人指出,只一味强调感恩节的快乐以及友好对印第安人并不公平。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们倾向忘记后续对印第安人的剥削与屠杀的历史。
许多人认为,美国第一个感恩节就是印第安人与新移民第一次齐聚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但是,对许多印第安人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
人们齐聚一堂感谢上天的经验。对于一些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来说,他们早有感恩节日的存在。这些印第安人一年举行六次感恩节日,他们依照不同时节举行感恩的仪式。在秋季收成时节举行的感恩仪式,对于这些印第安人来说,是他们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节日。一般人所知的“感恩节的由来”,事实上是第一次欧洲的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赐与的那一天,而非所谓“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第一次欧洲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庆贺的感恩节延续了三天,双方也同意了一个和平、友好的协议:印第安人欢迎他们在其中一块原属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属于新移民自己的村庄。这个时刻原本是双方友谊逐渐巩固的开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印第安人的援助,一些新移民慢慢淡忘了他们一开始遭受的困难以及受到的帮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不断的涌入,双方的不信任感逐渐升高,摩擦产生越来越多;一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试图教导、说服印第安人他们的信仰是不正确的。许多的摩擦与冲突导致了后来的“菲力浦国王之战”。第一次欧陆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起庆祝的感恩节
在感恩节的第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天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今日感恩节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
美国当地最著名的庆典则是从1924年开始的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现今感恩节食物及习俗
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并由女主人分送给大家。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派、蔓越莓果酱等。
感恩节宴会后,人们有时会做些传统游戏,比如南瓜赛跑是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胜。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人们还会将火鸡胸部的叉骨取出,两人各执一端,默念心中的愿望,直到其折断,拿到较长一端骨头的人愿望就会实现。
每年感恩节后的第二天,被称作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牛仔(Cowboy)
谈到牛仔这就要追溯到西班牙和美洲最早的欧洲移民这一历史根源了。几个世纪以来,多个传统文化的影响差异而带来的设备、服装和动物处理,使得牛仔有几个不同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牛仔适应了当今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把许多设备和技术也的经典传统保留到了今天。最原汁原味的“牛仔”只存在了几十年美国牛仔的出现与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不无关系。西班牙人在饲养和驯服牲畜方面很有一套,在16世纪的殖民过程中,他们将这一传统还带到墨西哥,后来又传到包括得州在内的美国西部,牛仔、骏马、长角牛、牧场勾勒出美国原始西部生活的主旋律。据记载,早期的得州牛仔中,非洲裔黑人、拉美人占绝大多数,并且处于社会底层。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牛仔主要集中在牧场上,他们要放牧、交易牛群,还要负责维修栅栏、管理牧场设备等,工作相当辛苦。游牧生活决定了牛仔在穿着上与众不同,典型的牛仔总是头戴毡帽、脚蹬马靴、腰挂匕首和短枪,其装束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更注重实用性,如高跟马靴主要是为了防止脚从马镫中滑出来;结实耐磨的牛仔衫则是为了防止穿行灌木丛时被撕破。由于经常走动,他们所带的物品都集中在马背上,数量少而精,而且一物多用,如手帕既要擦汗,又要洗脸,还要当抹布。值得一提的是,马鞍是牛仔最重要的行头,他们到牧场找工作时,可以不骑马但绝对不能没有马鞍。据说当年10块钱的马配100块钱的鞍并不是稀奇的事。到了19世纪70年代,随着铁路的修建以及城镇建设步伐的加
快,牛仔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活动范围逐步缩小,社会角色也逐渐弱化。从真正意义上讲,牛仔时代在历史上只持续了几十年。现代牛仔大不同到了21世纪,原汁原味的牛仔几乎见不到了。现代化把牛仔送进了博物馆。美国劳工部2003年的工种分类中,牛仔仍是其中之一。提起美国西部牛仔,人们就会联想到得克萨斯州,这里不仅是美国的牛仔之州,也是世界的牛仔之乡。在好莱坞影片中,美国牛仔给人的印象总是威猛、豪爽、侠义。
得州遍布牛仔文化 尽管牛仔时代已经过去,但它孕育的牛仔精神和文化却延续了下来。休斯敦是一个很能体现牛仔文化的城市,这里每年3月都要举办全美最大的牛仔节,其中的驯马及驯野牛表演相当精彩刺激。离市区不远的乔治牧场历史公园有180年的历史,是休斯敦最能体验牛仔文化的牧场。这里的牛仔现场表演内容丰富,如赶牛入栅栏、套绳套、修牛角等等。达拉斯附近的沃思堡牲畜交易所也保留了“牛”城本色,这里定期举办大型马术表演,还有游行和牛仔式的聚会。
牛仔文化的经济效益牛仔文化也为得州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休斯敦的“得州之味”牛排馆是每位崇尚牛仔文化的游客必到之处。在得州的旅游景点,牛仔帽、马靴等牛仔装备必不可少。尤其是质量上乘的牛仔帽,更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纪念品。
针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每次课之前给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或典故,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视野,另一方面也训练了英语阅读的能力。美国文化介绍:Independence Day• In the Uni......
美国大学生暑假干什么图文:心路独舞美国大学一般在五月的第一、二周就开始放假,一直要到了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甚至九月初才开学,在这接近四个月的暑假期间里美国的大学生都在......
美国文化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扩张,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自觉到英国的迫害,而萌生独立的念头。1774年,来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所谓......
课程名:美国文化论文名:论美国个人主义论美国个人主义摘要:美国人的信条是:尽可能不欠别人,也不让别人欠他们;在交友上,他们喜欢掌握主动权。从美国人的信条里可以透露出美国人的个......
揭秘美国婚礼文化 不在乎门当户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房子成为国人相聚时永恒的热点话题。中国人历来有存钱、盖房、置业和为儿孙积攒家产的文化传统,而房产就是家庭中最大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