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的扩张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基础练习中华书局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
《沙皇俄国的改革》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①正式掌握了俄国统治权 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 ③了解了国际形势 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A.推行西欧的文明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建立各类学校、医院 D.建立12个“院”
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4.使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充分暴露的是()A.“十二月党人”起义 B.经济发展的缓慢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农奴生活的困苦
5.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民„„在地主同意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资金 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列四国中,哪一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8.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俄国的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的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9.“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我不生气!决不生气!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巩固了农奴制度 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11.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12.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中“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指()
A.清除了农奴制残余时期 B.沙皇封建专制时期 C.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D.以上都不对
13.俄国的农奴制度曾被称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消除这一火药库威胁的事件是()A.1861年改革 B.明治维新 C.南北战争 D.二月革命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对于上述材料中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A
二、材料题 1.【答案】(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2)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3)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2.【答案】
(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2)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这是一次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案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能叙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2 中华书局版1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凡尔登战役,美国的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其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美国独立战争》教案主备人:张文学 2014.9.23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 2.了解英国对殖民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