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导学案_历史第四课导学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38: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历史第四课导学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

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 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自主学习:

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纪时—————————————————————————————----------时间-----------人物----------内容---------------------

意义————————————————————————————————————————————————————————————————————————。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建立:622年,----------离开麦加,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精讲点拨:

1、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

经济得到发展。

C.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达标检测:

1、大和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B2世纪C5世纪D7世纪

2、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 明治B孝德C 裕仁D 德仁

3、下列事件是在阿拉伯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 出走麦地那B 确定伊斯兰教历

C 征服麦加D 穆罕默德病逝

4、完成第26页“练一练”: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5、组织学生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6页各题

6、日本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D1861年农奴制改革

7、阅读下列材料:

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进行的什么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改革为什么要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试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在改革的过程中,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士大夫发挥了重要作用。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日本留学生,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1.C 2.B3C4C5见图册6A

7(1)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2)见课本(3)原因: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阶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本大批留学生回国后,深感日本的落后和中国的繁盛,从而产生改革变法的要求,充当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史实: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遣隋使来中国等。(4)提示: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回国后,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拓展提升: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上的动脑筋.练一练.选做题:回忆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再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回来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完成活动与探究。

知识梳理: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古代日本

1、五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

3、七世纪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3.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九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13课

学校 漳县武阳中学 备课组 政史地组 科目 历史 主备人 裴瑞军 审核人 高想平王晓鹏 班级 小组名 姓名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共1课时 1 课时数 学习目标:1、了解法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复习提纲(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年改革)1、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的发展。2、改革的目的:为了摆脱危机,巩固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3、改革......

思想品德第4课导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一课时)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班次: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知道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懂得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导学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共1课时1 课时数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3、学习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

4课导学案

白马初中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这封信精彩的语言。2、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3、了解反语的修辞......

下载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