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装在套子里的人经典”。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二、契诃夫,十九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一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十几个剧本。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苦恼》《万卡》等。剧本《万尼亚舅舅》《伊万诺夫》《樱桃园》等。(俄)契诃夫与(美)欧·亨利、(法)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写于1898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河夫的代表作之一。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俄罗斯,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典型形象。
三、速读课文,自读思考,抓住“套子”理出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4):介绍别里科夫的套子式的外表、套子式的生活习惯,套子式的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5-38):别里科夫与华连卡套子式的恋爱。开端:结识华连卡 发展: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恋爱最后失败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套子式的结果——别里科夫之死。
四、学生分组探究。
1.望其形:别里科夫平时都有哪些表现? 生活方面的“套子”(有形的):
作者主要从生活上和思想上描写别里科夫的套子。生活上又从穿着、用具、出行、住处等方面加以刻画。穿着——晴朗日子,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羊毛衫,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用具——晴天带雨伞,把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灰色鹿皮套子里,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出行——坐上马车,便叫支起车篷。
住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总之,他尽量使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
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无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2.闻其言:别里科夫平时都说哪些话?
参考:合“规矩”的事: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不合“规矩”的事:当然,行是行,这固然是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思想上的套子)
别里科夫之所以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他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的进步的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
3、问其事:别里科夫都做过哪些事?
参考:开除学生、漫画事件、骑车事件、争吵事件
(1)小说通过 “漫画事件”和“骑车事件”刻画了别里科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漫画事件”“弄得他难堪极了”“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骑车事件”后,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从中看出,别里科夫惧怕新事物,甚至连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都使他心神不定。他是多么保守、落后、愚昧啊!
(2)“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至“从此再也没有起过床” 部分。同时让学生思考:这部分文字又表现了别里科夫性格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这部分文字集中叙述了别里科夫同柯瓦连科争吵的过程,进一步表现了别里科夫虚伪、保守的性格。如,他曾标榜“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你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这几处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特点?”
(3)如何看待华连卡姐弟这两个人物形象。(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明确:华连卡姐弟在小说中是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力的人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是新生活的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他们的出现给沉闷的生活带来了生气。他们的出现,给了人们新希望,使人们看到了新思想的力量。
4、切其脉:别里科夫的病根在哪里?沙皇专制统治和国民的奴性跪从心理
(1)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影响? 明确:“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
(2)他是校长吗?不是;他是市长吗?也不是;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可是他为什么能辖制全城“足足十五年”呢? 补充背景: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要求自由民主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明确:别里科夫之所以能辖制全城,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强大的沙皇统治作为后盾,受沙皇政府的毒害,他的言行与思想都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他自觉维护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
5.别理科夫性格的二重性。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鹰犬,又是牺牲品。既是凶恶可怕的卫道士,又是不堪一击的可怜虫。
五、结局
1、为什么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呢?
明确: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的死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必然灭亡,使人们看到了摆脱沉闷气氛后即将到来的曙光,因此人们觉得埋葬别里科夫是件大快人心之事。然而死了一个别里科夫,还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着,因为这是一个僵死、腐朽的社会。恐惧的情绪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去了,因此,“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2、如何理解“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一句话。
明确: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这类“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消灭沙俄专制制度、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六、小结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如用柯瓦连科兄妹朝气蓬勃、敢于向旧秩序挑战的思想性格同别里科夫因循守旧、仇视一切新生事物的丑恶灵魂形成鲜明对照,尖锐地讽刺别里科夫的“套子”。(读 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2、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式“套子”?
明确:别里科夫走后,给世人留下一个“套子”的话题,这“套子”不仅过去有,现在也有,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套子”的分类。合理的套子:生活中必要的规章制度、进步的道德规范、在民主基础制度上制定的法律、法规。落后的套子:已经过时的违反客观实际的套子,如封建社会繁琐的礼仪。反动的套子:反动统治阶级制定的愚弄人民压迫人民的法律、制度、观念。如课文中的沙俄的各种反动法律、条令;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虚荣是一种套子,名望是一种套子,金钱是一种套子,考试是一种套子,升学率是一种套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鉴别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如法律规章制度),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
致别里科夫
沉重的希腊文压弯你的躯壳,愚蠢的沙俄大衣,裹住一个没有血肉的灵魂,权柄的黑伞能遮蔽太阳的光辉么?岸然的大盖帽,也难掩住伪君子的面影,你的墨镜全然滤去春天的色彩,塞耳的棉花却敌不过飞鸟的齐鸣
你有嘴,只会念叨残喘的文告,而你的双脚,永远永远 在污泥辙印中踽踽独行 你活着——是一只口袋,妄图将世界塞进你的套子;你终于死去——遗憾那一杯黄土没能埋葬你那游荡的幽灵!
第1篇: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精选范文大家有没有阅读过装在套子里的人,大家有没有写过关于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以下是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
第1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备课组[三维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分析矛盾冲突,理......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3.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社会意义,认识沙......
一、导语设计老掌柜难舍芭蕉扇陈显荣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不要拼......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目的和重点: 1、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2、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准确深入地把握小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