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生成长课堂教育”。
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的思考
陈锁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一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展开研讨。与会者提出,要研究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以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改革,关注信息化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冲击,以课堂教学的综合改进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等。要聚焦课堂教学的七个核心词:真爱、尊重、欣赏、兴趣、自主、合作、关系;明确课堂研究的八个关键点:学生、学材、学法、考法、教法、课堂、趋势、研法。努力建构师生共生共长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学科整合;“理想课堂”;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3—年10月31日〜11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天桥区召开。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在研讨中凝聚思想,在碰撞中分享智慧。
一、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要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必须对当前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
1.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成为重点改革领域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内涵、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挑战进行分析,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提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基于质量标准要越来越统一、课堂教学要越来越自主这样一个总的改革方向,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花大气力解决的难题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在过去十多年的探索中,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都有所突破,但从全国的情况看,离改革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下一阶段,重点的改革领域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则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2.育人目标的革新:以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改革 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希望,校长和教师们要能够从课堂教学这个微观的点来看课程、看质量、看信息技术。她特别强调,一个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的教育人,必须站在一个更加宏观、博大的层面上思考教育最基本的问题,即我们要为国家、为社会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所培养的人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核心素养?我们要将这样的思考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由此找到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李烈看来,这样的变革才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真正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
申继亮也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需要髙度关注的关键词,目前我国巳经开始着手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以此来引导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育人方式的变革。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也要不断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否则教学目标就是模糊的。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对未来学生的素养,强调的侧重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比如:日本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方面,美国则强调了21世纪的五种技能,更多地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我们除了要面对未来、面向世界,还要关注学生在素质方面的薄弱环节,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社会责任感、沟通交流能力、敢于担当的勇气等。
3.教育技术的挑战:关注信息化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冲击 信息技术在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还是对教学文化,都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学习的内容、方式、组织形态等也将发生改变。申继亮强调,要关注整个时代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比如: 可能要根据学习内容来决定教师的教学形式和组织方式;也可能会打破班级授课制,打破校园的围墙,实现随吋随地学习;在目前“一对多”的班级授课制方式下,教师很难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注,而信息技术的变革有可能会实现一种新的私塾性质的教育,即“一对一”的教育,等等。
4.学科教学的现状:以课堂教学的综合变革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础教育阶段应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现行的分科教学则与此目标相悖,教学中的“各自为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此,申继亮提出:既要关注学段之间培养目标上的衔接和统筹,更要关注横向学?斗之间的相互配合;既要发挥好每个学科的独有功能,还要强调学科之间共同的综合运用的功能。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在探讨一些新的课堂形态和教育形式,如跨学科、跨领域的主题教育,等等。申继亮建议校长和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科整合,打破学科界限,“课堂教学需要去超越,去跨越,去综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通过课程价值的整合、儿童经验在课堂上教学中的整合、教学经验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评价的整合,使教育真正回到儿童本位,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明确课堂研究的关键点 1.聚焦课堂教学的七个核心词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书和育人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聚焦课堂,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这样几个核心词:
其一,真爱。现在教育当中有太多打着爱的幌子伤害学生的事情,那些并非“真爱”。教师要让真爱从!堂中流淌出来,这样,教师才会多一份耐心,包容学生;失误;才会多一些宽容,等待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保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尊、自信成长。
其二,尊重。课堂上真正的尊重,体现在尊重每个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尊学生的独特见解。这样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张扬个性,拥有自由、愉快、积的心理状态。
其三,欣赏。课堂当中到底该如何赏识学生?现有很多教师“赏识”的方式方法过于笼统,比如:“你棒”成了很多课堂上的习惯语,但是,当学生并不知道己具体在哪些方面“棒”时,这样的习惯语是没有任何值的。
其四,兴趣。有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在倡导高效课堂,但是不能仅仅为了髙效而髙效,更要关注学生的习兴趣。符合兴趣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其五,自主。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学生在课堂上到有多少真正的自主?比如:很多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课程,但很多时候,我们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这真的是他们需要的吗?自主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们对每个细节的深切关注。
其六,合作。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但是当下很多堂上的合作只是表象,是伪合作。合作探究要在真正要的时候进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去合作。课教学也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只要是基于学校教师、生源而打造的适合的课堂,只要是能够把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
其七,关系。我们倡导具有良好关系的课堂,倡安全、轻松的课堂氛围。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这才是有命的课堂。
与此同时,我们要警惕当下课堂上的一些不良象。比如:不能因追求效益而牺牲学生的兴趣,不能因: 求标准而牺牲学生的个性,不能因追求功利而牺牲学生的未来。
2.聚焦课堂研究的八个关键点 聚焦课堂,就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在笔者看来,进行课堂研究时,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八个关键点:
其一,研究学生。只有充分研究学生,研究其身心成长规律,研究其认知和发展水平,研究其个性品质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其二,研究学材。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因生而定的学材可以突破其局限性。要建立大的学习资源观,构建大的教育资源库,为真正的因材施教奠定资源基础。
其三,研究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能学、会学,必须高度关注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问题。
其四,研究考法。考法是指挥棒,考法不同就会催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答式考试会让学生多记硬背,研究型考试则会促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其五,研究教法。教法应该是在研究学生、学材、学法、考法的基础上确立的,不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确立的“我会我有”的模式。
其六,研究课堂。在前几项研究的基础上,要整体研究课堂并形成自己的课堂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其七,研究趋势。特别要关注科技革命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其八,研究研法。研究具有科学性和方法性,要学会用科学的、规范的方法开展研究。
三、建构师生共生共长的“理想课堂” 在“理想课堂的愿景与实践”专题报告中,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理想课堂的图景。在构建理想课堂的过程中,全国有很多学校进行了因地制宜的研究和探索,并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依托,促进师生的自主成长,成就学校的特色发展。
例如:北京丰台区第五小学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将力量聚集于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成就“幸福的自主课堂”。学校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和深人研究教什么知识两方面下工夫,以此明确研究的“真问题”。通过实践自主课堂的三大教学环节:自主发现并提出“真问题”、在自主体验探究中解决问题、自主梳理延伸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创新了自主课堂的评价标准,探讨学生的健康自我学习行为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成长。
四川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通过关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师生双主体,以“导学结合”、“师生互动”和“知行统一”为切入点,致力于生态课堂的建设,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课堂,享受属于自己的学习。
北京海淀区翠微小学在系统建设绿色课堂的过程中,从“学生健康自我”出发,制定了绿色课堂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绿色课堂“健康自我”的六个成分性目标:氛围和谐、目标适度、学习专注、沟通有效、思维深入、评价激励,每个成分性目标下又有更具体的成分性目标,并且将其转化为每一节课的综合行动性目标。云南武定县近城小学遵循平等、自主、合作、愉快、激励、和谐发展六大原则,在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坚持“先学后教、充分交流汇报、主动建构、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因地制宜地构建了 “主动一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
重庆市巴蜀小学在多年的律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磨学生、研磨课堂,归纳提炼了律动课堂教学的三元素——尊重、激发、共生,让课堂成为师生相互启发、互动共生的过程,逐步实现了 “关注每一个、回馈每一个、发展每一个”,促使师生获得同步持续发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新疆马兰小学内容摘要: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教师要会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本周主要教学的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和应用掌握语言技能,让英语课堂充满“灵气”与“生气”。让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充分动......
让学生在感恩中成长---浅谈感恩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十堰市茅箭区二堰小学 余荣十堰市茅箭区火车站小学 龚举伟“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