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_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思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31: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

余干县梅溪中心小学—— 张再良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落差的体现。然而,因制度、环境、条件等等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与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父母“关爱缺失”而导致品德危机。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意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犯罪的深渊。

2、“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的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孤僻内向、冷漠且缺乏自信,心胸偏狭,生活中乱攀比,好逸恶劳等。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留守儿童过早过多的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

3、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应对策略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影响)、政府管理、学校教育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十分庞大而繁杂的社会工程,应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首先,政府要着力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给予有关政策支持和正确导向。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机制,夫妻双方(或一方)有相对稳定收入的民工的子女可随其就地入学接受教育,这样,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就不再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了。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还在不断的努力中。目前已经有一些城市为农民工子女随其就地入学开了绿灯,使这些随行儿童和城市孩子一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其次,要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并引导他们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对于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实际上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用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以及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的原因等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无疑是一本鲜活的教材。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加深父母与子女间相互理解和联系的有效途径。

再次,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的担当起培养关爱孩子的责任。因此,学校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学校,主要是加强管理、倾注关爱,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

(一)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

(二)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代管人及“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经济收入情况、重点是代管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和家长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通过会议和活动,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既增进了家校的联系、对共同教育对象的了解,又形成了教育合力。

(四)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制订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1、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

2、利用节假日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3、定期家访,和监护人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4、尽可能设置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排解学生的胸中块垒,让学生的烦恼忧愁烟消云散。

5、亲子间每月书信往来一次。学校要要求学生每月向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一封信,汇报这一个月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的重大事情,以及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家长通过阅读孩子的来信,可从字里行间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基本情况,还可以从中折射出孩子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品德修养如何。这既加强了亲子间的联系与沟通,又很好地向外宣传了学校。虽然现在的通讯技术发达,家长可以和子女用手机通话和短信联系,方便快捷,但书信交往沟通的作用是手机所代替不了的。

6、教师要当好留守学生的生活指导老师,对其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指导好学生如何管好钱、用好钱,做到勤俭节约,合理计划,有度开支。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努力,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浅谈淮北地区教育情况摘要:教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愈来愈密切的今天,教育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中西方的对比......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思考[摘要]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家庭都努力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自己最大的努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弱......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思考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调查目标:通过调查提高社会关注度,关注农村建设 调查时间:暑假调查对象:在校生、村民、家人调查方式:走访调查、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精选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