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对日本政治与外交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的大地震的后果”。
日本地震对日本政治与外交影响
摘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随之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此次地震影响巨大,不仅对日本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打击,而且也在深层次上影响着日本当今的政局及其外交活动。本文章分三部分对震后日本的政治格局和外交做了简要地分析:①地震前后当局政府面临的政治局面;②地震后的日本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③日本大地震对东亚格局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大地震、“危机”、日本外交、东亚格局
正文:虽然,野田佳彦在2011年9月2日就任日本第95任首相,但是,历史是有连贯性,不能割裂开来,所以这并不影响我们研究前任首相菅直人在任期间对日本政治与外交方面的作为。
民主党执政时间并不久,从1955年开始执政党都是自民党,直到2009年大选民主党的鸠山由纪夫获胜,当选为日本第93任首相,才改变了自民党“独揽大权”的局面。鸠山由纪夫在任时,对外主张“日美对等”、构建“东亚共同体”;对内主张“行政刷新”、对官僚实行“大扫除”。应该说民主党执政家一改自民党长期执政的颓废态势,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然而好景不长,民主党的上升态势维持了半年左右时间,就出现了颓势。在外交上,美国不断对其施加巨大压力,日本国内保守派也反对民主党外交政策。在对内政策上,忽视官僚,致使官僚主义又逐渐兴盛起来,使得民主党举步维艰,鸠山首相被迫下台。
一、菅直人政府面临的“危机”
(1)地震前的菅直人政府
民主党是带有偏左性质的政党,菅直人在鸠山由纪夫之后上台,其党内派阀斗争严重,执政根基并不牢固,本来该吸取他的教训,及时纠正鸠山政权中的错误政策与手段,但菅直人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沿用鸠山政权的执政理念和方向,导致权力斗争突出,大大削弱了民主党的执政能力。之后菅直人的支持率不断下降,政权摇摇欲坠,大有垮台之势。“政治献金”在拖垮菅直人政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于2011年3月6日引咎辞职,其原因是他接受了外国人20万元的政治捐款,这违反了日本政治资金归正中关于禁止接受外国人政治捐款的规定。前原的辞职对于菅直人政权来说
可谓雪上加霜。前原在日本具有良好的政治形象,菅直人能上台他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前原是菅直人在民主党内制衡小泽一郎的得力助手。所以,前原的辞职势必加重小泽派系在民主党内的权重,致使党内斗争愈演愈烈,加重菅直人政府的执政困难。
同时,据共同社报道,2011年3月11日上午,在内阁会议后的阁原恳谈会上,菅直人承认曾接受韩国人的政治捐款,但他解释不知道捐款人是韩国人,并表示将全额返还。菅直人称“今后也将为工作竭尽全力,希望得到大家谅解”,并表示不会辞职。两大政治献金丑闻势必会对菅直人政府造成巨大打击,菅直人在地震前,其民意支持率只有15%-20%,他的许多政策,包括在日外国人可以参政政策,都得不到民众的认可。据日本媒体调查显示,70%的选民认为菅直人应在7月前辞职。可见,菅直人政权在政坛上已经是步履维艰,甚至奄奄一息。当然,从现在看,菅直人无论怎样也是不得民心了。
(2)地震后的菅直人政府
当菅直人正在为政治献金而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恰逢日本发生了大地震,这对于日本是一个大灾难,但对于菅直人政府可谓是一个机遇,因为当时国内的焦点都转移到如何有效应对地震上面了,如果菅直人政府能够展现良好的执政能力,从新获得民众的信任,或许还能够延续政权。但是菅直人在地震中的表现让民众彻底失去了信息。
隶属于东京电力公司的核电站泄漏爆炸事件一再瞒报,加上信息公布不及时,对当地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菅直人政府在救灾中表现不甚好,民众显然不买账,从而也成为在野党攻击当局的有利因素。最大在野党自民党的总裁谷垣祯一也要求菅直人下台,且民主党内以前党代表小泽一郎的支持派为主正在提高对政府的批判声调,菅直人政府陷入深深的困境。
(3)震后重建以及对本国的社会政治影响
由于地震,引发了海啸,核泄漏,重重打击带来的损失无法估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对日本造成了重创。经济损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受地震和海啸冲击的直接损失。虽然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东北部不是日本最主要工业区,但该地区也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该地区经济规模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8%左右。其次,地震导致了社会经济混乱,由于地震导致交通线路瘫痪,交通中断,限制了日本进口,也影响了日本出口。受核辐射恐慌情绪影响,人心惶惶,国民都出国避难,并且由于日本是核电大国,核泄漏事故使电力供应成为难题,核电站不能正常运转,甚至面临被关闭的危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世界银行首都经济学家林毅夫报道称,日本地震及次生灾害对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初步计算在2.5%-4%之间,约1000亿-2300亿美元。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日本经济重创势必会影响到日本的政治。由于经济地位的下降,日本政府在国际上影响力也会下降。
核泄漏必然会带来安全隐患。日本在没有通报邻国的情况下把放射性物质污水大量排放到海中,事实上,从核电事故爆发至今,到底有多少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排放至大海中无法得知。”核泄漏所带来的安全方面的隐患,对日本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从而,日本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政府失去信心。从此次地震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防灾是不利的。海啸袭击日本之前,无论如何是有很长预警时间的,可日本政府应对不利,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日本地震频发安全意识极高,但在这次地震中却还是死伤无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无能”,灾民们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许多老人在饥寒交迫中遗憾死去。核危机抢救也是一塌糊涂。
二、地震后日本外交走向
此处,仅分析与日本关系比较复杂的中美俄的外交关系趋势。
日本以美国马首是瞻,关系密切,在经历了重大的灾难后,国内经济遭受重创,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必将引起日美两国关系的变化。大地震发生后,美国派出航母进行救助,但是后来听说有核辐射,担心救援人员受伤害所以马上撤离了相关海域。美国此举虽然可以理解,但是让我们看到了美日同盟根基的不稳固性,即日美同盟更加侧重于传统安全上的合作,并且美国只能同甘不能共苦。此外,由于地震日本政府的重点肯定是国内,对周边国家的威胁会相应减少,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全球霸权理念,也会影响美日同盟关系。
地震发生之前,日俄两国关系因“领土争端”问题还很紧张,不仅政要之间大打“口水仗”,两国关系也一度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在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后,俄方显示出了积极的态度,在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参加救灾工作,并迅速提供救援物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第一时间向日本首相菅直人发去慰问电,表达对遇难者家属的慰问之情,总理普京立即表示俄罗斯愿意向日本提供煤、天然气等能源援助,以缓解日本因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的电力紧张问题。同时,俄罗斯广大民众也纷纷为日本地震死难者献花,表达同情和哀伤之情。俄方在日本遭受了灾难后不仅显示出了“纯粹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可以看出,俄方正在寻求日俄关系的突破口,期待借此机会软化日本在领土争议上的态度,并试图通过支援等周到的“地震外交”来改善两国关系。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日本内阁面临巨大考验,日本政府的工作重心由强势外交转为国内灾后重建,对于与俄方存在领土争议的日本而言,今后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在资源等方面对俄罗斯出现“依存”的倾向,此前炙手可热的“北方四岛”问题将被冷却,搁置一旁。而随着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完成,经济的复苏使
其更有实力从容应对,同时,会加强岛上的军事力量,部署更多的先进武器。“北方四岛”蕴含的丰富资源和处于太平洋咽喉要道的战略地位,俄罗斯将长期掌握该群岛的控制权。
中日两国渊源很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抗日战争,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等等。日本发生大地震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日本民众表示慰问,中国政府派出救援队赴日协助救灾,并提供了积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以及燃料。面对灾难,中日两国政府及人民互支互援,体现了超越国家及民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给修复中日关系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但是由于此前日本政府不断参拜靖国社,不对侵华战争进行反思,时不时的激起我国民众的反日情绪,中日关系也曾一度降至低谷。
三、日本大地震对东亚格局主要影响
由于地震的影响,日本政府的战略重心在今后几年内将转向国内,全力投入灾后重建工作。在外交方面不会再像原来一样剑拔弩张,而会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会有利于缓和东亚局势。
首先,对朝鲜是极为有利的。在此之前朝鲜半岛充满了火药味,局势异常紧张。日本大地震打乱了美日韩的军事部署,原订的针对朝鲜的联合军事演习全部停止,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缓和。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过去一直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自去年以来,每次朝鲜半岛出现危机,日本都会追随在美国后面,时刻准备援助美国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但现在,日本暂时无力介入朝鲜半岛事务。同时,在近期内,美国把重心放在了处理中东、北非等国*,以及援助日本灾后重建,无暇顾及朝鲜半岛事务。美国、日本各有关注重点,韩国在没有美日这两个国家的支持下,不敢对朝鲜动轻举妄动,朝鲜可以暂缓一口气,领导人将会赢得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环境,从而推动朝鲜的改革开放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中国也从中受益。去年以来,在日本的操纵下,东亚地区俨然出现了一种新冷战格局,即美日韩联合对准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拒绝与中国共同开发,进行实则对准中国的美日韩联合军演,借美国力量打击中国。美日韩联盟成形,东亚新冷战局面隐约出现。中日关系恶化,甚至不少人怀疑会爆发中日间的军事战争。但日本大地震后,东亚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东亚局势得到缓和。
最后,加速东亚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特大灾害冲击了过去的传统安全观,日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是中国吗,还是其他因素?在我看来,日本面临的最大威胁恰恰来自它自己:日本是一个岛国,而且身处火山地震活跃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所以其更大的威胁来自于传统安全因素。这个因素恐怕有些时候日本本身无力面对的时候,恰恰需要
其他国家的协作,尤其是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协调。日本大地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强东亚其他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认识,由此加速东亚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日本的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造成全球市场动荡,势必也会对日本的政治与外交策略产生影响,进而也给东亚地区的局势带来了影响。
参考文献:
1、德国《明镜》周刊网站,2011年3月11日
2、《华尔街日报》,2011年3月21日
3、韩国《中央日报》,2011年4月7日
4、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4月6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摘要:文化是影响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
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以遏制理论为例课程:外交决策分析 班级:国政1002班2011年4月20日1 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以遏制理论为例【摘要】国际关系理论产生较晚,处于不断......
论文题目:日本大地震对国人的影响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大自然是无情的,自然灾害是每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日本每次都能在震后迅速恢复,并且站起来。就......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论文题目:日本大地震对国人的影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汪澄清朝末年,为了同列强打交道,开始派遣大使到欧美各国驻节,算是与世界接轨了。但是当时的官僚没有几个熟悉外交事务的,他们只知四书五经的科举制义和官场礼数,既不懂外语,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