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政治与外交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治学基础笔记背诵版”。
拉丁美洲政治与外交
公邮:
2014-9-17 13:01:00
第一讲 导论 魅力拉美
概念:
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叫拉美。也有人叫中美、南美、加勒比„„ 【地理位置】
西半球之南:
除却不容忽视的差异,拉美各国的共同特性更引人关注: 1.同处西半球
2.讲同一起源的语言
3.有共同的伊比利亚殖民地经历 拉丁美洲以此„„
广义的拉丁美洲:
共33个国家,12个为独立地区,总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地理上包括北美的墨西哥、中美洲7国,南美12国和法属圭亚那(其中只有巴拉圭和中国没有保持关系,和台湾联系),以及西印度群岛上的13个国家和11个为独立地区。
语言:
拉美各国所用官方语言分别是: 西班牙语(18个国家、1个地区)、葡萄牙语(1个国家 巴西)、英语(12个国家、7个地区。牙买加等)、法语(1个国家:海地、3个地区)、荷兰语(1个国家:苏里南、2个地区)。此外,还有170多种仍存活的土著语言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总体上看,在各种语言中,西语在拉美覆盖面很广、使用人数亦最多。其次为葡语。两种语言同源,相当接近。
人口及构成:
拉美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十分之一,逾5.7亿(2011年联合国数据为5.9亿)。人种构成包括:印第安原住民(8%)、欧洲白人(35%)、非洲黑人(7%)、少量亚裔、犹太裔,以及为数最多的各种混血人口(50%)等。
第二讲 伊比利亚时期的拉美
本讲内容:
一、美洲之“发现”及其争论
二、西葡对拉美的征服与拓殖三、一、美洲之“发现”及其争论
2014-9-17 13:01:00
第三讲 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下周二下午 两点到四点 c304
一、独立运动兴起的背景
波旁改革
改革时段:18世纪(尤其后半叶)
改革目的:经济、社会和体制的近代化;在殖民地重振权威 „„
2014-9-17 13:01:00
改革前西属美洲的政治基础
行政当局、教会和当地上层人士三大权力集团间的力量平衡。行政当局拥有政治权利和不打的君权。教会的宗教使命又得到司法权和经济圈的支持。但是最大的经济权力掌握在上层人士即城乡财产所有者手中,包括少数“半岛人(从宗主国派来的白人)”和多说克里奥尔人。
到了18世纪,整个美洲已牢固建立起当地的寡头集团,其力量基础是地产、采矿和商界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殖民地官府、总督„„
改革措施(加强宗主国力量,削弱当地人的权力)
加强行政机关 削弱教会权力 限制军人特权 强化贸易垄断 加大财政压力
“最终促使西班牙美洲选择独立的原因正是克里奥尔人的地位受到挑战„„”
“非美洲化”改革引发土生白人不满,扩大了其与“半岛人”的差异意识 “半岛人”优先获得官职和机会所造成的对立,是独立革命的“起因”?
下层的反抗(秘鲁图帕克·阿玛鲁运动)【不能引起共鸣,目的很狭窄,更多的是对经济的诉求】
殖民时代晚期的启蒙运动
思想传播:美国、英国、法国 科学研究:科考
教育机构:重点由神学转向科学和理性思维 信息传播 讨论交流
独立运动的直接诱因
二、风起云涌的独立浪潮
海地革命(1791——1804 自下而上的 后很快走向保守) 西属美洲的独立运动(1810——1826)巴西独立(1822):“天鹅绒”独立;巴西今天的发展多数归功于20世纪的发展 多米尼加独立(1844)古巴独立(1902)
20世纪60—70年代,加勒比地区英、荷殖民地的独立
“一种没有改变内部殖民结构的权利转移”;“一场没有社会革命的政治革命”(土地架构 & 社会阶层——贫富分化)
独立运动造就了今天拉美的大部分民族国家,这一运动的根源可追溯到欧洲发生的时间。大部分运动并不激进,而且没有一个运动对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比那话。大多数原动力被证明是保守的,从而左右了19世纪初期年轻共和国的前进方向。
非殖民化
从狭义上说,它指殖民统治终结、殖民机构解散这一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殖民宗主国和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关系得以改变。非殖民化的结果及其主要标志是殖民地国家政治地位的改变:从外国统治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国家。从广义上讲,它指从各方面摆脱殖民主义的遗产。这主要是指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及其人民在取得政治独立以后必须在经济、历史和文化心理上摆脱殖民统治的影响,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三、独立之初政治理想与现实
很难对整个地区甲乙酮以概括,因为:
民族构成多种多样。相应政治行为随之不同
地理条件各不相同。沿海——贸易——有收入——较稳定
殖民传统存在差异。如教会问题
独立战争影响不同。如职业军人利益集团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多说新国家都很软弱,只能掌握非常有限的财政收入,国民军并不比地方临时集合部队强多少。各省都由当弟弟住和商人进行有效控制。参加政治活动的人大多来自上层。这一时期西属美洲政治史桑最主要的问题即是建立有活力新国家所遇到的困难。他们制定了正式的立宪制度,但往往是一纸空文。 宪法
详细阐述了美式宪法、法律条文中有关权利分立、检查与制衡、人权与公民权的条款。另补充一些法国条文,对加的斯宪法亦有借鉴。然而,个条文所代表的至多是理想而非现实。现实是: 三权失衡 三头政治
结果:掌权的人歪曲了它;不掌权的人无法通过合法手段占有国家;反对派政治家等候时机,利用政府软弱时推翻它。政府无力抵抗,为什么?财政两空。 视宪法如儿戏
保守派 & 自由派
意见不合生帮派。起初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正当,解梦的基础是家族、宗教或政治信条„„
(自由主义者是留着长头发的年轻律师,收入平平。而大部分保守主义者是富裕的都会或军队成员„„)
对“魅力型领导人”的情有独钟(克里斯玛型)
第四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大变化
本讲内容
一、出口经济的繁荣与隐患(一战前)
二、墨西哥革命(社会革命,有社会阶层的变动)
2014-9-17 13:01:00
今日拉美标签:“中等收入”(中等收入陷阱)《独立之后的拉美经济史》 初级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例(拉丁美地区的初级产品生产是按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生产的,生产结构并不多元)
资本与市场的“依附性” 外贸格局
出口格局:19世纪中叶,英国仍是大多拉美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到1913年,拉美大多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阿根廷成为拉美最重要的出口国。拉美出口高度依赖四个主要国家:美、英、法、德。到1913年,四国吸收拉美出口的70%以上。
进口格局:英国(纺织服饰类),美国(农用设备和矿业机械),法国(奢侈品),德国(高档商品)
中心外围理论
整个拉美为什么不发展? 依附论、世界体系论
劳动力市场:国内和国外迁徙
拉丁美洲地区城市化相当的高,但只是中等收入的群体
国外迁徙
a)有选择性的移民
往往从事专门行业(如中国劳工在秘鲁——糖业和棉花业,古巴——甘蔗种植园,哥斯达黎加——铁路建设。墨西哥——黑纳金纤维产业)
b)大规模欧日移民(阿根廷——30%,多为意大利人;乌拉圭——17%,最大团体是意大利人;巴西——10%以内,意葡居多;古巴:主要是西班牙人
移民
人口自然增长,国内迁徙,有选择性移民,大规模移民相结合,缓解了劳动力匮乏,但往往不能根治它。对劳动力缺乏的抱怨在拉美许多国家一直持续到一战。
二、墨西哥革命——“极致之行” 改革年代1855——!876 a)1848战争结束后的反思(保守党人 & 自由党人)
b)1857——1861 Guerra de Refoma、1861——!867抗法战争 c)1867——1872华雷斯时期
基本局势:与欧洲关系冻结、经济混乱不堪、军方影响回升、教会恢复损失、农民动摇。影响:
迪亚斯统治时期1977——1911 a)三项重要政策
以极优惠条件基于美国及其他外国投资人和开发商各种特许权 尽努力恢复并加强与欧洲的联系,平衡美国的影响 不惜一切代价保持政治稳定(让步+镇压)
经济:发展与失衡
铁路建设;贸易风声,矿产出口多元化,规模不大的工业化出现(防止、水泥、钢铁、轻工业消费品)但总体失衡亦清晰可见
政治:独裁并高超制衡
a)
教育:有很多现代化的举措
迪亚斯时期:政治稳定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秩序进步)
拉丁美洲期末复习1 印第安人美洲土著居民的专用名词。印第安人从美洲北部移居到拉美,创造了拉美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有代表性的有玛雅文化,托尔特克和阿兹特克文化,印......
杨洁篪部长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中贸委会午宴上的讲话(2011年9月22日,纽约) 尊敬的卡拉·希尔斯主席, 尊敬的穆泰康主席,尊敬的欧伦斯会长,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感谢美中关系全......
西班牙与拉丁美洲从推行民主制度以来,西班牙外交政策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扩大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和渗透势力范围。由于历史渊源关系,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传统,西班牙在拉美......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学习时间:2015.11.1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
政治理论学习通知单学习时间:2012年9月10日学习地点:各部门会议室主讲人:支部书记参学人员:各部门全体教师学习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