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 青少年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_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17: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青少年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

(五)课程作业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2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2月 28日

青少年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兴国之本,家庭教育则是教育之源,青少年生活在家庭,因此青少年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青少年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心,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品德养成的引导力和推动力。家庭教育在各个方面影响着青少年品德的形成,也在诸方面制约着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家庭教育制约着青少年品德养成的原因有:家庭教育观念有偏差、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教育内容不全面、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自身素质的制约等。关键词:青少年 品德养成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庭。从主体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家庭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现实的重要性、直接的重要性、内在的重要性。这是由家庭教育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构成了家庭教育被重视的内在原因。人类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由家庭进行的教育。广义上应该是家庭中每个成员对其他成员所施加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行为和这种行为带来的影响,包括同代人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异代人之间的互相影响。狭义上是指家庭中的先辈对晚辈的教育行为。以下的探讨以狭义概念为是。那么家庭教育行为能够实现哪些价值,具有哪些重要性呢?

以往我们一般将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部分。这种划分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其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形式上有区分,但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可以说是一致的,因此这种划分显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其二,这种划分把“个体自我教育”遗漏了。当个人的知识和精神素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程度上排除外在教育环境对其施加压力和影响的能力,具有了某种自主选择接受何种新知识和何种新素养的能力,形成了个体自我教育行为。这是教育领域中客观存在的、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一种独立的教育行为。其三,这种划分无法把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作出根本的、细致的区分(后面会谈到家庭教育的特点从而谈到这种区分)。因此,学者认为,将教育划分为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群体教育(群体教育包含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三大部分更符合哲学意义上的划分。这样划分的根据是建立在对人类生命体的三分上,即人类生命体可以划分为个体生命体、家庭生命体、群体生命体三种存在形式。首先家庭教育是做人的根本———“如何面对自己”进行奠基,因而不能被其他教育所替代。以“狼孩”为例,“狼孩”的不可教,其实在根本上不是智能上的问题,因为缺乏家庭教育,婴儿的心已经变成了“狼心”———不是教育信息传输慢与快的问题,而是人类对之进行教育的通道已经被彻底阻断的问题。其次,家庭教育与群体教育的目的不同,职能不同,因而各自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够用简单的辅流与主流的概念来概括。如果把群体教育看做是知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主流,这是可以的,这在专业和分工已经无所不在的现代社会也是教育领域的现实。但若因而把群体教育看做是整个教育的主流,其他教育在人类生命文明中都可有可无,则沦入到荒谬的境地。这将导致家庭教育职能的盲视和丧失;导致群体教育的横行和残暴;导致整个教育变成了对物的教育而不是对人的教育,整个教育领域因而毫无智慧可言;导致教育领域被“灌输论”所统治,而个体对世界鲜活性的“悟”被禁止,掐断了人类文化发展基于个体创新的生命线。我们应该对当今大多数孩子既不愿听学校的话也不愿听家庭的话的可悲现实作出深刻的反思:孩子都不愿听话了,我们还如何能很好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呢?最后,家庭教育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开始教育,使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具有先在的根本性质,而不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因而把家庭教育看做是群体教育“向人生早期延伸”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家庭教育的独立地位,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立的和根本的作用。

青少年是社会的个体,良好的品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走向独立,这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然需要。家庭道德品质教育对青少年的品德养成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一,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责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过程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内化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说:“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及其产生的信任和期望,使青少年自觉地乐于其中,寓教于爱,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第二,家庭道德品质教育融于人的一生。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养成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早期道德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家庭品德教育,而且这将伴随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有显著的渗透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家庭道德品质教育有高度针对性。有效实施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必须要掌握青少年的本质。而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子女的,他们有条件根据子女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青少年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是为了子女的全面发展,即为了提高子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主要内容包括智育和德育,其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为要实现子女的全面发展,关键要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不可否认,家庭道德品质教育的不可替代性,不仅教育子女学会做人,而且推动子女的全面发展。

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看,青少年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青少年的思想是由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青少年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所以青少年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思想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知所措,有时候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时,家庭教育要发挥道德品质教育的优势,帮助和辅导青少年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和方向。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变化迅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涉世不深,实践经验少,判别是非能力不强,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出迷茫或无所适从的状态。因而,青少年特别需要加强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渗透在生活中,通过家长的熏陶和言传身教来培养青少年形成的良好习惯。家长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子女,为子女创造实践的机会,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受启发。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引导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是人生的奠基性教育。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构成了青少年品德教育的有机整体,但是,了解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最多、最深入的人,不是学校的老师,也不是社会,而是自己的家长。因此,青少年品德养成中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导。

家庭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客观真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现代社会,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等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影响。对此,家庭教育责无旁贷要发挥品德教育的作用,要对青少年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它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青少年品德养成过程中需要家庭教育的推动和引导,这种家庭教育的推动力作用,为今后青少年品德养成打下基础。家庭教育帮助青少年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最后达到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2]郭萌萌.青少年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理工大学.2011.6

形势与政策青少年心理健康

2011年9月17日,17岁的中学生陶某因求爱不成强行闯入16岁少女周岩家,并用汽油将其烧成重伤;2012年5月10日,合肥少女周岩被毁容案一审宣判,被告陶汝坤故意伤害罪成立,法院考虑到其未......

形势与政策论文

突发性公共危机中政府管理近年来公共性的危机频繁发生,冰灾、甲流、安全事故、地震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且使人们产生了心理阴影。如何处理好这些突发性公共危机......

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1年的形势与政策分析一、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的形势与分析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喜有忧。201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回暖迹象。但另一方面,各国为刺......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姓名:杨仁贤 学号:5901213083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32班-- 2015/6/28 形势与政策论文由复旦大学三连抄引起的反思复旦“抄袭三部曲”:校庆logo涉嫌抄袭苹......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周边环境基本形势解析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

下载形势与政策论文 青少年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势与政策论文 青少年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