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文形势与政策”。
积极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的价值偏失、管理的形式主义、管理的封闭性等。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议题。大学生管理要以生为本,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引导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成长与发展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1)、消极方面: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不足体现在学业方面、生活方面、自我意识方面、情绪管理方面、意志品质的独立性方面等。
(2)、积极方面: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动机归因和行动力方面表现较好,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认同度较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中价值取向的偏失。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实践中,忽视大学生主体性、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官本位”思想严重,甚至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政绩”来抓,操作上往往不顾学生态度、情感上的接受程度,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必然产生,管理工作也就会事倍功半。同时这样还会导致一些学生功利化倾向,把评优、评奖、入党等作为自己的积累资本。
(2)、大学生管理者工作的形式主义。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真正的兴趣和热情,平时很少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交友等问题,遇到上级部门检查便临时部署学生工作,应急而设。
(3)、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主义。在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学生社团缺乏严密的监管机制,而且由于当前社团经费基本靠成员集资,实行自负盈亏的方式,为了扩充经费,各社团只是注重自身的宣传,以尽可能多地吸纳会员或社员和吸纳资金为目的,同时社团活动的开展并未做到有始有终。在社团活动中,有些学生社团并不能提供具有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能力的各种活动。因此,活动的质量、活动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更达不到以此来发展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4)、管理方法上的形式主义。目前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主要注重特定活动及比赛,而忽视对大学生日常状态下思想及行为的考察。管理育人是高校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主动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将教育、管理、服务融为一体,而不是仅凭几次活动、几场比赛来实现管理育人。
(5)、管理的封闭性。大学生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隔阂。高校领导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学生管理者与学生分开,形成学生管理者阵营和学生阵营。有些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的人员往往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实现个人某种目的的手段,因此与上层领导接触多,而不重视与学生的交往与情感的交流,管理的目的意图、方式方法、途径等往往只在管理者中流通,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大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往往使管理者和学生缺乏沟通,并在大学生中形成消极影响,致使部分学生个人本位价值观念更加突出,道德行为认知存在偏差,有意犯规行为增多等。
三、积极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研究大学生的自我管理问题,首先要分析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导致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教育是社会的主题,教育质量是学校的主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质大学生是每所大学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面对大学生扩张,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能力缺失,就业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所引发的棘手问题。自1998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剧增,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已逾千万。但是高校师资增长,与学生增长极不匹配,从事学生管理的专职老师少之又少,所以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时代的一大课题。
四、积极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构成班级的主体,他们既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客体,同时又是主体,是主客体的统一体。遵循主体性原则是做好学生自我管理的首要条件。要贯彻好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彻底消除潜意识中存在的“指挥官”意识,真正树立学生是班级主体的正确意识,同时要通过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和增强自己是班级主体的观念,克服自己的被动观念和消极心理,尽快摆脱业已形成的对教师的心理依赖和服从吩咐的行为习惯;要始终视学生为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积极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创设尽可能丰富的激励情境,营造尽可能有利的氛围,为学生打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践平台,满足他们作为班级主人翁的需要,满足他们独立自主的愿望,满足他们个性张扬、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服务学生的意识;要自觉树立深入学生、调查研究的意识。
(2)、活动性原则。活动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不可或缺的平台。所谓活动性原则,就是指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牢固树立活动德育的理念,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广泛的学生自我管理活动,引导与鼓励他们自主设计组织活动。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尊重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特别是要善于应用启发的方式,使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意愿能得到有机统一;同时,要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做他们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使师生双方的作用得到有机统一。
(3)、激励性原则。激励,即激发鼓励,含有激发动机,形成动力之意。所谓激励性原则,就是要高度重视激励的作用,正确掌握科学的激励理论和策略,善于针对实际有机地灵活运用各种具体的激励手段或方法,促使班级全体学生潜在积极性和才干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激励学生的自我管理。要贯彻好激励性原则,首先要善于学习和吸收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科学实践提供保证。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只有自觉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特别是关于激励的理论,才能把对学生的激励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要把握好激励的重点和关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4)、民主性原则。所谓民主性原则,就是要热爱和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在活动中自主选择、参与、探索、发展的意识与权利,营造民主氛围,实施民主措施,从班级和学生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努力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真正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人,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潜能的有效发挥与能力素质的提高。
五、总结语
总之,大学生的管理理论要与时俱进,管理实践要因时、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高校要结合本校发展现状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鞭辟入里,恰到好处。高校应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把加强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以管理活动来教育学生,以育人来促进更好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普洛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2]朱文.新世纪高校大学生管理初探[J].前沿,2003,(4).[3]许明璋,彭卓,张毅博.加强自我管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5.[4]赵留舜.高校大学生厌学倾向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3.[5]杨桂敏.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突发性公共危机中政府管理近年来公共性的危机频繁发生,冰灾、甲流、安全事故、地震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且使人们产生了心理阴影。如何处理好这些突发性公共危机......
2011年的形势与政策分析一、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的形势与分析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喜有忧。201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回暖迹象。但另一方面,各国为刺......
形势与政策论文姓名:杨仁贤 学号:5901213083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32班-- 2015/6/28 形势与政策论文由复旦大学三连抄引起的反思复旦“抄袭三部曲”:校庆logo涉嫌抄袭苹......
中国周边环境基本形势解析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论文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的重要内容,是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