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 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桥头堡建设规划”。
深入 建设桥头堡 积极实施大战略
(作者 王学仁 云南省政协主席)原载《社会主义论坛》2010年第4期
转载请说明出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这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一个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云南要充分发挥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边疆长治久安的重要部署,是实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大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今后云南科学发展的奋斗目标。
建设桥头堡、实施大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为了实现今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我国更需要加大力度,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陆上边境对外开放,使沿边开放与沿海开放共同推进、相得益彰,尽快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不仅是实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大战略的着力点,而且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云南紧邻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外接缅甸、老挝、越南,内连西藏、贵州、四川、广西,通达沿海地区便捷。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将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形成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推动我国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西南地区的大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性的资源争夺更趋激烈。把云南建设成为我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以及西亚和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非洲东部等广大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使我国与这些拥有重要矿产资源、市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和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拓宽发展的外部空间、保障我国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云南具有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优势。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对内对外交往的条件,扩大与深化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益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全面合作。
四是有利于促进区域和平稳定。云南与东南亚等国家具有江河同源、民族同宗、文化同流的亲缘关系。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能够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全方位交流,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消除疑虑、扩大共识、增强互信。
五是有利于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战略的深入推进。云南是我国毗邻国家多、国境线长、面临市场广阔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运输通道及信息网络骨架已经基本形成。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条件较好、影响较广、收效较快,不仅能够直接带动西部地区的沿边开放,而且通过云南的实践,可以开展试点、探索路子,为全国沿边开放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经验。
建设桥头堡、实施大战略的基本构想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不仅是中央对云南加快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新举措。对于如何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尽快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根据云南省政协进行的初步研究,我认为,我国向西南开放,主要是以东南亚、南亚国家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区域;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就是要立足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总体格局,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大通道,我国参与南亚次大陆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重要窗口。
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应主要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快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根据区域合作的需要,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航空为先导、水运为补充、信息通讯网络为枢纽,抓住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契机,打通我国从陆上直达印度洋的国际通道,建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综合、高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加快中越、中老、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先行在云南的河口、磨憨、瑞丽三个口岸进行跨境经济合作区试点,探索有利于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政策措施,逐步在中越、中老、中缅之间建成一批“两(多)国一区、分别管理、统筹协调、境内关外、一区多园、封闭运行、政策优惠”的跨境经济合作区。
三是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以国内和东南亚、南亚的资源为依托,国内和东南亚、南亚的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继续巩固烟草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推进有色、冶金、化工等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产业,加大生物、光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尽快培育形成一批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特色优势骨干产业。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继续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进一步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九大高原湖泊和江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积极从源头上保障东南亚国家的水环境安全,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
五是加强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建设。立足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更大范围进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需要,不断提升口岸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口岸检验、检疫管理模式,提高出入境人员和货物的通关速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人民币境外结算试点,尽快把云南建成服务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现代金融服务基地。
六是加强对外交往、确保边疆安宁。按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高层交流互访,扩大民间友好往来,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合作打击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毒品走私等犯罪活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努力为桥头堡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设桥头堡、实施大战略的建议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推动沿边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既需要云南等沿边省份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国的力量,中央和地方合力推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对建设桥头堡的战略构想进行深入研究。建议由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家有关部委,集中相关力量,汇聚各方智慧,对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实施沿边开放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内涵、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便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设立建设桥头堡的领导协调机构。桥头堡建设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所用时间较长,需要高层次的机构进行组织和协调。建议成立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和云南省政府参加,具体负责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三是将建设桥头堡的战略构想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央有关部委在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时,把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对外合作、重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将近期能够实施的重大项目列入规划。
“桥头堡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隆阳区瓦房乡党校寸嘉喜 解放思想的中心,我的体会就是“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各项工作做......
集中力量建设桥头堡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无论是重大事件的处置,还是改革开放重大发展,靠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桥头堡建设也是一个大战略,是一项长期......
云南桥头堡建设今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定位,旨在更好地利用云南丰......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提出了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要指示,这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中国对外开放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云南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
抓实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着力打造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绿色桥头堡”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总面积2445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多人,佤族占85.1%,佤族人口占全国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