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管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技能:技术-基层;人际-中层;概念-高层
发展趋势: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
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适用的原理与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非正式组织:指人们在共同工作和相处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法约尔: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方面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1932年,梅奥在芝加哥霍桑工厂进行-霍桑试验 人际关系学:
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正式组织外的非正式组织
3、新型领导方式在于提高工人满意度管理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支柱;职工参与是有效地管理的关键;是人性得到完美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事管理的根本目的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联系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超越了经济与法律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管理的基本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类型:长期决策,短期决策;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决策;初始决策,追踪决策;程序化决策(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例外问题);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每个经营单位都有相互区别的产品-市场片,企业应该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其活动方向
决策方法:确定型-线性规划、量本分析法;风险型-决策树法;非确定型-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最小最大后悔法计划: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哈罗德孔次和海因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
1、目的或使命
2、目标
3、战略
4、决策
5、程序
6、规则
7、方案
8、预算
彼得德鲁克 目标管理: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上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人员会同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的准则
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管理幅度: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量。
影响因素:1.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2.工作的性质和内容3.工作条件4.工作环境
管理层次:组织中最高主管到具体工作人员之间的层数关系。
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1.扁平结构是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2.锥形结构是管理幅度较小,从而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形态。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
过分集权的弊端:1.降低决策的质量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促进分权的因素:1.组织的规模2.活动的分散性3.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
彼得现象:由于组织中经常有些管理人员在提升之后不能保持原先的成绩,因此可能给组织带来效率的大滑坡。
管理人员培训方法:工作轮换、设置助理职务、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外部招聘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外部招聘局限性:1.外聘干部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需要一段时间适应。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聘干部的最大局限性莫过与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内部提升的有点:1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内部提升的弊端:1引起同事的不满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 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是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情性。
组织文化:组织在长期的时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结构:1潜层次的精神层2.表层的制度系统3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
组织变革的类型:战略性变革、结构性变革、流程主导性变革、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决定性权利、奖赏性权利、惩罚性权利、感召性权利、专长性权利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
管理信息的特征:1.价值的不确定性2.内容的可干扰性3.形式个内容的更替性
控制含义: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实际情况
控制的基本原理: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连结在一起的元素的结合。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控制的类型: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为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2.目标控制有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
有效控制的特征: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控制过程: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费用支出收到严格有效的约束。非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损益控制
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类别和特征:
1、从创新的规模和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划分-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2、创新与环境的关系划分-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
3、创新发生时期划分-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
4、从创新的组织程度划分-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职能: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
过程:寻找机会,提出构想,迅速行动,坚持不懈
技术创新的内涵: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技术创新的战略:先发制人
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特征: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分工细致,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和特点:
1、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而出现
2、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
3、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发挥作用的4、企业文化是一元的
泰勒贡献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3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基准化管理的创始人4首次提出管理转变必......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第一节管理一、管理的定义在社会组织中,为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差异,实现预期的目标(提高组织效果和效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内涵:1.目标是对未......
一、填空题: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的实现目标。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人际关系、信息和决策。3、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思维技能。4、管理学......
一、管理1、管理的定义: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涵义(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
(一)1、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去取得必需的资源,必须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劳动为自己或他人提供需要的产品和劳务,这说明人类活动具有()A、目的性B、实践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