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关键在于转换思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关键在于转换思路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5日 12:35
来源:《求是》期号:作者:蔡力峰
娄底市地处湖南省中部,人口400万,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素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之乡”之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48种,尤以锑、煤炭、石墨、石灰石为最多。全市现有能源材料工业企业1305家,其中中央、省属大中型骨干企业25家,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由于长期粗放型开采,向外大量“输血”,致使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资源逐渐减少、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日趋严重。为此,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谋求经济由资源型向效益型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和对策。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们抓住国家“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有利时机,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的实际,进一步加大了经济转型的力度,使全市经济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实践证明,资源型工业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转换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有新思路,才有新出路;有新观念,才有新作为。娄底是一个先有矿藏后有经济、先有厂房后有城市的地方,过去在经济发展上,人们过分依赖自然资源,习惯于靠山吃山,普遍存在“讲发展必讲资源,讲资源必讲矿产”的狭隘发展观,往往盲目地把自然资源优势等同于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忽视人才、科技、管理、人文环境等非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忽视发展新兴替代产业,采掘、出售初级产品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方式。这样的发展观念,不但严重制约现在经济的发展,也切断了今后发展的出路。对此,我们从思维创新入手,组织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破除封闭保守意识,树立改革开放意识;破除“以矿为本”的观念,树立“绿水青山,遍地宝藏”和“激活要素,潜力无穷”的大资源观;破除“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只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观,树立瞻前顾后、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正确理念。同时,组织专门力量就“全市经济发展现状与出路”这个专题做了深入调研,开展了全市性的大讨论,并聘请经济专家为我市经济发展把脉会诊,进行经济转型的咨询论证,从而确定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即努力摆脱对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寻求新的产业门路,培育一批能带动一方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逐步实现由地下向地面、由矿产业向非矿产业、由初级加工向深精加工、由掠夺性开采向有计划的保护性开采转变。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近年来,围绕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抓住“三个并重”,全面激活我市经济。
一是坚持发展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重。传统产业往往是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但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原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继续发挥优势,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娄底也不例外。娄底因资源而立,因资源而兴,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批与煤、锑、锌、铁、石矿等优势资源紧密衔接的能源、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仍是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坚持发展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重,巩固基础与拓展新路并举。首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一方面,打好资源牌子,大力招商引资。近三年共有2250个项目进入传统产业,对扩大传统产业规模、增强传统产业实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涟源钢铁厂以其自身优势,争取到了建国以来湖南省最大的工业项目、总投资达78亿元的200万吨超薄板项目。该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涟钢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50亿元以上,年财税收入将达到15亿元,总体实力将跻身全国钢铁10强。同时,我们拿出全市93%的优势资产招商引资。2003年已引进25亿元资金,融入到煤炭、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另一方面,依靠技改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市里要求公有企业按年产值的10%注入资金用于技术改造。目前全市90%以上的企业都进行了技术改造,企业技术含量大为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了34.6%。冷水江钢铁厂原是一个规模较小、装备设施落后、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通过引导,该厂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升级,使企业起死回生,2003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现在该厂又投入32亿元进行200万吨钢技术改造,二三年之后,该企业可望成为我市仅次于涟钢的利税大户。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挖掘新优势,千方百计发展新兴产业。在工业发展方面,重点抓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引进。如,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四大领域,突出抓了中成药开发、新型焊接材料、储能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研发、IT技术应用、数控智能机电产品制造,现在已培植新型工业企业263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已现雏形。在农业发展方面,重点抓高效、绿色产业。如突出抓了优质米、草食动物、中药材、楠竹、名特优水果五大支柱产业,形成了10大农产品基地、10大龙头企业、10大高效农业示范区。在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抓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带动物流,促进市场繁荣,经济发展。
二是坚持合理开发资源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并重。众所周知,许多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无节制地滥采滥用,势必会断了子孙的路。但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如果简单地冻结资源开发,也必然会绝了传统产业的“口粮”,造成转型时期区域经济的“断裂带”。科学的做法是坚持资源开采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适度有序高效地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为此,我们对全市各类矿产资源进行了再摸底、再规划,分片确定开采指标;对非法开采行为严厉打击,2003年以来关停非法矿井1653家,基本杜绝了破坏性开采现象;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的46家企业予以关闭破产。同时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大了治理力度。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关政策,市里规定每个县市区每年要确定3—5个重点治理项目,对治理达不到要求的追究党政“一把手”的责任。我市所辖冷水江市素以“世界锑都”、“江南煤海”著称,现在锑矿开采已进入后期,部分煤矿沉陷区生态环境恶化,我们因地制宜,将锡矿山规划为“百年老矿”矿山旅游风景区,并在煤矿沉陷区引进高效经济作物品种,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产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使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是坚持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力并重。资源型工业城市普遍存在体制老化、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的问题,经济转型的困难多、难度大。要顺利实现转型,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启动内力,借助外力,内外并重,全面激活。在启动内力上,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在全市80%以上的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改革,绝大部分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我们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盘活干部人才资源。市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机关干部创办实业的激励政策,现在全市共有1万余名干部放弃“铁饭碗”,主动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创办各类企业1500余家,在经济转型的大舞台上大显其能。为了解除资金瓶颈制约,我们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大力激活民间资金。2003年以来全市有
4.7亿元民间资金投入到矿产品精深加工、信息、物流等产业中来,新批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172家。在借助外力上,我们除了积极利
用自身优势招商引资外,还在政策和资金上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我市既是革命老区、老工业区,又是中西部结合区、贫困地区、水淹库区、矿山采空区,国家对这些地区已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并从资金上予以扶持。比如,我市新化、涟源分别是国家和省里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市,我们充分利用国家的扶贫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近两年有8万多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作者:中共湖南省娄底市委书记)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把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时代,我国资源型城......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基本思路早在03年,资深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王青云先生就做出深入调研和研究,是业内较早的城市研究经济专家,摘取其精华与好友一块分享,在此再次感谢王老师。......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作为一类特殊类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为建立国家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在提供基础原材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增......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把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时代,我国资源型城......
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云南省宣威市为例煤炭资源型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累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