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县新农村建设规划_临颍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0:50: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浑源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临颍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浑源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设目标。

(1)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优质高效种植基地。全面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实施好“421工程”:即,4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20万亩高标准旱作农田建设工程,10万亩节水灌溉高产农田建设工程。新建王千庄、清河湾水库,增加库容144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8.62万亩;完成11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造小型泵站5处,新打灌溉机井210处,同时通过改造小自流灌20处,改造灌溉渠道979公里,增加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开发的思路,着力建设平川区20万亩高产玉米基地,洗朔沿线区域10万亩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西南山区3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东南山区10万亩马铃薯、6万亩蚕豆种植基地,北坡区10万亩优质谷黍杂豆种植基地,吴城10万亩仁用杏种植基地。到2015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12万吨左右。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无公害产地认证50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个以上,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100%以上。

建设优质高效畜牧基地。以绿色生态养殖为主题,大力提倡“养殖下山、人工贮草、科学养殖、规模经营”的现代养殖方式,努力实现分散养殖向集中养殖转变、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转变,打响浑源绿色养殖品牌。未来五年,要以养殖方式转变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品种改良为主线,以养殖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以黄芪羊、奶牛、肉牛、生猪为主的畜牧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县家畜饲养量,黄芪羊40万只,奶牛1万头、肉牛8万头、生猪10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2)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支撑

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要结合各区域资源优势和自然禀赋条件,打造品牌农业产业化集聚区:大力支持丽珠集团和万生黄芪、下韩黄芪深加工和发展黄芪饮片制剂、注射液等医药工业,支持大瑞凉粉发展淀粉、蚕豆、大豆、辣椒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支持恒山畜产品实业公司发展“黄芪羊”加工业、麻庄皮毛加工业。在吴城乡大力支持北岳仁用杏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仁用杏下游产品杏仁油、杏壳制活性炭、杏枝制香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业;在东坊城乡大力支持美华草业发展饲草加工业。要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配套服务,引大龙,扶小龙,育新龙,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伸和壮大黄芪、林果、杂粮、蔬菜、牧草五大产业链。到2015年,全县力争培育出1个销售收入上2亿元、2个销售收入上1亿元、3个销售收入上5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药品总产值达到1-2亿元,龙头企业带动面达到70%以上。(3)健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推广、防疫检疫、良种繁育、质量安全、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完善18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和6个畜牧兽医区域中心站,高标准建设动植物重大疫病监测中心,新增建设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扶持和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个。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加、销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工业化原则,建立龙头企业与种养基地、分散农户产销衔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共同体强化对农户种畜、防疫、技术的指导服务,按合同保护价有保障收购农户“订单产品”,有条件的可向农户返还利润。设立市、县两级农业产业化风险基金,对龙头企业实行补贴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化解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稳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转移3万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探索多种培训补贴机制。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实行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和移民扶贫战略,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扶贫和扶贫移民四大工程,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抓好县域村庄布局调整规划,加快撤乡并镇、撤村并村步伐,引导村庄合并和人口聚集,到2015年,全县行政村总数力争控制在100个以内。“十二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帮助30—50个贫困村、8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生产生活条件不便的边山峪口自然村全部集中搬迁。到2015年,坚决甩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4)改善农村条件,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通过城市依托型、工业带动型、旧村改造型、移民搬迁型、村庄合并型和旅游观光型等形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深入推进“村村通”工程。完善农村路网结构,完成水泥路通村达户、村村循环和村村通客车工程。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彻底解决全县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微生物污染等饮水安全问题。抓好村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工程,到2015年全县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50%。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办好公办学校幼儿园。全面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加大农村科技推广力度,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专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户”争创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要求,继续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和电影覆盖面。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深入推进农村民办文化“五个一”工程,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统筹城乡产业、建设规划、居民就业、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和提高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总量和比重,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覆盖,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制定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逐步把城乡公共设施、居住社区、产业布局、生态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从户籍、就业、居住、入学等方面清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障碍,发挥城镇在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开源节流,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新村建设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在规划末期争取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构建农业科研创新和推广体系。整合资源,加快建立省级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扩大重大农业科研和推广项月专项补贴规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2)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省、市(地)、县(市)都要选派干部进驻乡村,指导帮助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任务,建立责任清晰、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2)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层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到村、到屯,并与小康村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编制规划要坚持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中央和省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本地具体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新农村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纠正和整治违反规划私批滥建行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3)加大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纳入各级财政支出范围,把投资建设重点转向农村,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今后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用好国家的支持政策和资金,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资金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各金融机构都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农民住房、农村助学等贷款投放。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4)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建立县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乡包村制度,实行定点帮建。各大中乡县要切实履行市带村、村帮屯的责任,加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其所属乡村的投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乡县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军民和警民共建活动,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会知名人士和志愿者支持新农村建设,尽快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格局。

新农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可行性)实施方案报告(2006年——2020年)一、基本情况 1、区位概况:岭回村位于垣曲县西北部,县城以东,北依天盘山下西河村,南与皋落相接,西邻张家庄村相望,东壤寺儿山......

新农村建设规划

西岔河镇三教殿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三教殿村,地处秦岭南坡腹地,椒溪河两岸,位于佛坪县城向南7公里,108国道佛两公路及西成光缆纵观全境,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辖6个......

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

新农村建设规划

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

新农村建设规划

洋龙政字[2010]23号洋县龙亭镇人民政府二0一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各村委会: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安排,经镇党委、政府研究,今年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将放在柳山村、杨家湾村。......

下载浑源县新农村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浑源县新农村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