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十一五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乡**村*****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目录
第一章总则…………………………………2
一、**基本情况………………………2
二、存在的问题…………………………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5
五、规划目标……………………………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5
二、土地利用规划………………………6
三、产业发展规划………………………6
四、配套设施规划………………………7
五、农房建设规划………………………7
六、环境保护规划………………………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9
**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村位于**县南部,**乡境内,东靠***,南邻***,西依***,北接***。
(二)地形地貌
***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55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三)范围及人口
全村幅员6306亩,耕地1368亩,其中:田地80亩。全村共有6个组,352户,总人口1333人,人均耕地1.02亩。
(四)经济与产业
***村村域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有蔬菜、玉米、水稻、洋芋等,经济作物以核桃、柑橘、桃等水果为主,现全村已发展柑橘100亩,核桃100亩,桃80亩,畜牧产业以黄羊、生猪、小家禽饲养为主。
(五)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道路现状
全村现有进村主干道一条,全长4.5公里,红线宽度为4米-5米,为泥碎石路面;现有社道15公里,宽度3.5米-4米。现有3.2公里入户文明路。
2、电力现状
全村由县电力公司统一架设的农网供电,设有一个变电站,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需要。
3、给排水现状
各农户现生活用水全依靠井水(红层找水)和使用涧水解决,水质一般。
厕所以旱厕为主,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部分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已直排为主。
4、通信、有线电视
全村已接通固定电话线,部分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已通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用户极少。
5、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
该村有村委会办公室一处、小学一所、医疗点一个,均分布在三社,无固定垃圾堆放点。
(六)村庄现状情况分析
1、全村土地构成分析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字库村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面积(亩)农
用
土
地11 耕地 小计 1368
水田 80
旱地 1288园地 小计 370
果园 280
其他园地 90林地 小计 780
有林地 580
疏林地 200其他农用地 小计 129
153 农村道路 115
154 坑塘水面 9
156 农田水利用 5建设用地 20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小计 89
203 农村居民点 89交通用地 262 公路用地水利设施 271 水库水田未利用地 31 未利用地 3111 荒草地 3567
合计 63062、全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该村范围内,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委会所在地相对集中有5个居民点,但都规模较小,最大的居民点居住有20户左右,全村居民点分布较乱。
3、农房建设质量分析
***村除8%属砖混结构村民住宅外,其余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住宅,均为村民自建房,建筑时间参差不齐,建筑风格各异,配套设施不全,人畜未有效分离,总体质量较差。
4、居住条件分析
村内无公共绿地,无专门的公共活动场所,社会生活单调,居民生活、采暖以山柴为主要燃料,无统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点。村内交通状况相对较好,6个社均通社道,90%的入户路为泥结石路,以公路和文明路为主的村社路网基本形成。
5、经济发展分析
***村属***乡规划确定的蔬菜,干果、水果规模发展区,今后乡域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发展以柑橘、核桃为主。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禽的种养规模,增加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仅1.02亩。
(二)无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二、三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服务水平低。
(三)村民居住分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平面布局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四)公共设施不全,无农民集中活动地点,无集中绿化和安全管理机制。
(五)基础设施不配套,村道路系统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禽畜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安排不合理,农户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
1、国家与四川省的村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村庄规划标准》;
3、《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材料》;
4、《***乡集镇规划》;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6、《***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
8、国家、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9、县委、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措施发展村庄自身建设,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达到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
1、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该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布署该村的各项建设项目。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
3、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4、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规划村庄产业、绿化、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设施。
6、保护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突出地方和民俗特色。
7、遵循:“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川北民居的建设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规模发展的产业结构”的规划原则,大力实施“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乱,产业发展治多”,确保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变。
规划年限:近期:XX年至2011年;远期:XX年至2020年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一)规划重点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土地整合,对原有破、危房进行拆除整理,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就近集中,规范建设。
2、完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公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的需要,铺设给、排水管网,电力、电信、光纤、电视线路,生活污水的分散(沼气)处理,对村内水沟、水塘、堰渠等水利设施进行整治和修缮,村内设置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点等设施。
3、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重点处理好人畜关系,采取适当措施美化环境,在适当地点增加公共绿地,满足村民修闲娱乐活动的要求。
(二)基本思路
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整治村容,突出特色,加快建筑风貌形成,主要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用水入户;
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
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化进村、文明新风入户;
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
(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字库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三)社会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字库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目标:示范点内道路硬化率达100%,用电普及率达100%,安全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电视通讯信息网络基本实现配套,配置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服务设施。
(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沼气化处理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垃圾集中堆放清运。
第二章**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村的发展性质:立足生态优势,以“蔬、果、牧”生产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劳务输出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以农副产品规模生产和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集体和民营企业,逐步将字库村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村庄各规划年限人口规模:近期2011年村庄人口1380人,远期2020年村庄人口1420人。
(三)同规划年限相对应的用地规模:2011年,农业用地2756亩(其中耕地140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00亩以内,2020年农业用地3750亩(其中耕地162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10亩以内。
二、土地利用规划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近期用地 远期用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面积(亩)面积(亩)农
用
土
地 11 耕地 小计 1400 1620
水田 100 120
旱地 1300 1500园地 小计 400 1050
果园 300 500
其他园地 100 550林地 小计 800 900
有林地 600 700
疏林地 200 200其他
农用
地 小计 156 180
153 农村道路 140 160
154 坑塘水面 10 13
156 农田水利用 6 7建
设
用
地 20 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 小计 100 110
203 农村居民点 100 110交通用地 262 公路用地水利设施 271 水库水田未利用地 31 未利用地 3111 荒草地 3450 2446
合计 6306 6306
规划建成蔬菜种植基地近期用地500亩,远期用地700亩;规划建成柑橘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核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200亩;
规划建成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牧草种植近期用地300亩,远期用地500亩。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重点:一是蔬菜。建立和发展钟家湾基地,以特色大棚蔬菜为主;
二是果园。在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建立干、水果产业带,以柑橘、核桃种植为主,发展特色干、水果产业;
三是养殖。发展五社的黄羊养殖,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养鸡、生猪养殖为主,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劳务。每年劳务输出300人,以专业劳务为主,壮大劳务输出产业。
规划近期黄羊年出栏3000只,远期年出栏4000只;
规划近期生仔猪年出栏4000头,远期年出栏6000头;
规划近期小家禽年出栏115000只,远期出栏XX0只。
(二)经济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村人均gdp达到9000元,工业生产总值达到9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农业生产值达到6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532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到2020年,村级生产总值达到2300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9%,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00万元,年增长速度为9%,第二产业总值达到2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110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
以XX年为基础,人均纯收入2100元,按每年8%的增长速度,到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到2020年达到4200元。
(三)社会发展目标:把**村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主要指标为: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近期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1%,远期控制在0.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0m2以上。道路铺装或硬化率达到8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沼气使用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到100%,电脑普及率达到50%。每户建沼气池,合理布局建公厕和垃圾收集点,保持村容整洁卫生。配套建成完善的小学,幼儿园、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期内100%的青少年完成高中或中等专业学业,65%的劳动力具有专业技术水平。
四、配套设施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各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新农村道路网络。
路网结构:以村道、社道相结合为骨架,各组穿插环状加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完善村域道路结构;
道路等级:村道路分为两级,由村级公路和文明路组成。村主要道路宽度6--6.5米,村内组团之间联系的环状及放射状道路宽度为4—4.5米,文明路宽度为1-1.5米,村公共服务中心均设置停车场。道路建设要达到标美路的标准,做到沟通、路平、坡缓、涵洞通。
(二)供水工程规划:新建社区用水按规划要求由村民自建净水设施供给,用水综合指标按300l/(日.人);
居民点供水管网最小管径为dn50pvc管,按用户区位埋地敷设于地下。保留村民点用水由现有的自设取水水井作为生活用水和畜禽用水水源,并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改造;水塘和水渠建设按农田水利灌概的统筹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三)排水规划:雨水应顺地沟沿道路边沟就近排放,宅院内雨水经雨水沟汇集排入整治后的雨水沟渠。规划区内现有雨水明沟底宽0.5米均为土沟,规划整治采用30cm厚水泥沙浆砌片石呈梯形明沟。
污水近期经沼气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算,污水管布置于村道路侧,支管接至每栋建筑物,材料用钢筋砼圆管。
(四)“三电一广”规划:供电由县城110kv变电站统一供给,改造现状供电网络,三相电网络覆盖率为100%,生活及公建用地量标准按300w/(日.人),生产用电按XXkw.h/万元的标准配送。
邮政电信规划设村邮政电信代办点一个,承担报刊杂志等邮政业务和代办电信业务。规范村内电信线路走向,完善数字通信和光纤网络。
提高电脑的普及率,增加村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努力构建电脑信息网络系统。
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规划该村逐步同县城联通闭路广播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使有线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在村域内适当选址安装高音喇叭,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五、农房建设规划
(一)对于一些不适合入住和生活的房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力求具有川北民风,又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适应现代化生活。
(二)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碎石铺路,砖块砌墙,白灰沙浆勾缝等。
(三)路面处理,铺设应就地取材,选取自然古朴,却又透着当地民族文化气息的道路铺装,形式以现有道路为模板,加以拓宽、平整,体现农村自然风景。
(四)外观上采用川北民居风格,屋顶局部由坡顶进行装饰。建筑风格应保持其地方特色,建筑宜小体量、低层数,变化丰富,均应采用坡屋顶,与山型地势相协调,依山就势而建。建筑层高不超过3.4米,建筑层数不能超过2层,建筑脊顶坡度按1:2.5计。
功能组成 庭院空间 空间界定
人居环境
1、拆除了一些多余的空间(如一些经常不用的附属房),增加了一些不够用的功能的房间(如一些不够用的设施房);
2、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如一些与家居房没分开的家畜房间进行了分开处理);
3、每家每户都设置一个卫生间。打造庭院经济,局部设置花卉、蔬菜种植空间,并在庭院内部布置休闲空间,可以让村民尽享天伦之乐。对内部交通通行系统、绿化空间、居住空间及附属房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及处理,并利用青石铺路,砖块铺地。
风 貌 特 点
建筑风貌
1、立面上设置一些比较突出的实木恒条,给立面上带来突出变化;
2、立面白色沙浆抹灰。居住房采用假坡屋顶,一些附属房则采用坡屋顶形式,与前面的假坡形成呼应;
3、用水泥或青石板硬化前面的前坝,并利用木栅栏进行少量的绿化处理。
(五)新建村民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新建现代农村住宅要求设计新颖,功能合理,建筑风貌体现川北民居特色,并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屋顶采取平坡结合,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农村建设新风貌。住宅成套率达80%
(六)对现有农房采取固化政策,严禁乱修乱建,鼓励到新建社区集中联建;严禁乱修乱建,积极推行农民公寓式住宅。
(七)规划在***社***地合理安排村委会、村小学、村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等公共建筑设施,并规划建设农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技能培训点;在界牌沟设立垃圾集中堆放场。
公共建筑在平面构成和立面设计上,均新颖别致,功能完善,能充分体现现代新农村风貌。
(八)规划在***、***、***建立三个集中村民居民点,***社***点逐步并入**街道成为社区,并在该社区规划建设敬老院和民营工业加工区。
(九)村绿地总体布局由多块中心绿地、组团结地、绿化带及各居民点和社区的宅前绿地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村绿地强调突出不同特色,考虑步行娱乐均可的丰富空间环境,设置坐凳、小品等。绿地采用草、树、土丘等富有变化的手法,体现高低错落,营造环境气氛。
(十)居民点内安装路灯,路灯的选型要与村庄的建设风格相协调,以保障安全和衬托村庄建设效果。
(十一)抓住***部门挂联***村的有利契机,组织成立文化宣传队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环境建公厕,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村为单位成立清洁维护小组,对共厕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在邓家坡居民点由小学厕所改造水冲式公厕一座,粪便通过化粪池进行处理排放,加强对污水进行治理,污水必须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村境内水体水质应达到三类水域标准。
(二)保护生态建沼气池和使用燃气,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户户建沼气池,***年突破20口,力争2011年全村普及。
(三)保持清洁建垃圾堆放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划村垃圾收集点4个,对村垃圾进行袋装化收集,统一运往固定垃圾堆放场处理。
(四)院落绿化,通过整合院落空间,在室内种植乡土植物或果树进行绿化,结合步行交通系统及建筑的收放有序,使绿化渗透到每户的宅前屋后。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县委提出的农村党建强基工程、榜样工程、接班工程和温暖工程,按照县委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实现“村美、民富、班子强”为目标,坚持以“五改三建”为抓手,以解决“四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条件,优化人居环境。
本新农村规划由***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由字库村委会具体执行,乡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机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要求和用地调整,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必须经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加强规划的宣传,让村民理解、认识、支持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自觉维护和实施新农村规划。
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思想素质高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及时制定近期建设详规,以便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运用“先控制,根据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期实施”的理念,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新农村建设规划(可行性)实施方案报告(2006年——2020年)一、基本情况 1、区位概况:岭回村位于垣曲县西北部,县城以东,北依天盘山下西河村,南与皋落相接,西邻张家庄村相望,东壤寺儿山......
西岔河镇三教殿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三教殿村,地处秦岭南坡腹地,椒溪河两岸,位于佛坪县城向南7公里,108国道佛两公路及西成光缆纵观全境,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辖6个......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
洋龙政字[2010]23号洋县龙亭镇人民政府二0一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各村委会: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安排,经镇党委、政府研究,今年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将放在柳山村、杨家湾村。......
枫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央“二十字”方针和县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创”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