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建设中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_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0:33: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福建林业建设中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林场在福建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陈培俨 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9期

[摘要] 新时期林业工作要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为了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现代林业经营理念,该文针对福建省国有林场实际,从现代林业内涵、国有林场创立背景、现实作用、存在问题、实现途径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国有林场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现代林业 国有林场 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建设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决定》的出台,开创了我国林业建设的一个崭新时代,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林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国家林业局宣布,从今年起,我国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林业工作将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以根本转变林业增长方式为主线,全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国有林场作为林业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林业建设发展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福建省国有林场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林场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林业的内涵与建设目标

所谓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就是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

建设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林业,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

建设现代林业的目标是构建三大体系:一是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努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切实加强第一产业,全面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构建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三是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国有林场的建设背景

作为南方重要集体林区的福建省,大部分林地、林木属集体所有,只有少量属国有单位经营,现有106处国有林场的创立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区位分布。

2.1 国有林场创立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福建省国有林场大多创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前,福建省仅有公有林场2处。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建设,重视国有林场事业的发展,把国有林场建设列为林业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国有林比较集中的地方筹办了一批国有林经营所,特别是1958年省林业厅根据林业发展“基地化、林场化,速生丰产化”的要求,为了加快绿化宜林荒山,新建了一大批国有林场,最多时达170多处,后经不同时期的多次调整合并,现有国有林场106处。建设时间虽然不同,但创立目的大部分都是为绿化荒山,解决当地农村集体及群众造林绿化困难,实现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2.2 国有林场经营区域有特殊的区位分布

现有国有林场106处,分布于全省9个市69个县(区),其中:南平市22处、三明市14处、龙岩市6处、漳州市20处、莆田市3处、厦门市4处、泉州市12处、福州市13处、宁德市12处。由于创立背景原因,经营规模普遍偏小,且管辖区域大多为当时破坏较严重人居集中区域,以及边远地区、不便管理等区域。国有林场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我省四大山系武夷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处在城镇周边、公路铁路两旁、大江源头、江河两岸、山头戴帽、水库四周、沿海风口、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区位分布看,国有林场基本处于生态重要地区。国有林场的现实作用

国有林场林地面积648万亩,占福建省林地面积14033万亩的4.6%,国有林场山林在全省的比重虽然不大,但经营成效却异常显著。自创建以来已走过50年的历程,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几代务林人的艰苦创业,国有林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我省重要的绿色屏障,森林资源培育基地,林业科研、教学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在我省林业生产建设中起到了骨干示范作用,是维护生态国土安全、做好战略储备的坚实后盾。

3.1 国有林场是生态建设的生力军

当中华母亲河长江面对北方呜咽着“我也是黄河”的时候,八闽大地上的闽江、赛江、晋江、汀江、九龙江和木兰溪、霍童溪却因为有了广袤森林的滋养而清澈丰沛,秀美芬芳。从闽东到闽西,从闽南到闽北,蓝天碧水的“生态福建”已经初现端倪,这是福建务林人经半个多世纪努力而上交给全省人民的一份绿色答卷。这其中也蕴含着国有林场建设者的功劳。

我省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首位,其中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88.6%。省内主要水系闽江、汀江、晋江、赛江、九龙江和木兰溪、霍童溪等“五江二溪”流域干流及一、二级支流或发源或流经国有林场管护区域,国有林场管辖区域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维系全省水源和生态功能的重要绿色屏障。其中处于“五江二溪”流域的国有林场有近100处,管护面积约600万亩,占全省国有林场总面积的93%,对生态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国有林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有林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成绩显著,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国有林场始终坚持集约经营,搞好资源培育,已经成为福建省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拥有林木蓄积量4287万立方米,占全省森林活立木蓄积量4.96亿立方米的8.6%。2006年木材生产78万立方米,占全省木材生产总量628万立方米的12.4%。

3.3 国有林场是科技兴林的示范基地

国有林场是福建省主要的林木良种基地,全省11处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全部集中在国有林场,建有种质基因库、种子园、采穗圃、子代林和示范林,基地达4.7万亩,拥有30多个主要造林绿化、珍贵树种,每年提供良种公斤,可供亩林地绿化。

本着“集约、高效、综合”的经营理念,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成效明显,全省国有林场人工用材林平均单位蓄积量7.3m3/亩,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2.5%。同时,国有林场拥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林业热点、难点课题攻关,并取得许多实用的科研成果。

3.4 国有林场是生态文化的建设载体

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规划面积196万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很大贡献,为森林文化建设创造物质基础条件。

国有林场还蕴藏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建有森林公园76处,经营保护面积17万多公顷,为民众休闲健身提供了良好去处,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平台,构建人和自然和谐统一。国有林场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林业发展战略也随之调整,林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国有林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

4.1 发展定位不够清晰

国有林场创立之初是造林绿化,但随着荒山绿化工作的结束,大量工作转为培育和管护,也兼有少量木材生产经营,但作为以经营林业为主体的事业单位,没有明确扶持政策,多年来因没有明确的经营主导方向,既没有享受公益林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形成商品林发展的有效机制,又没有拓展新兴产业,却要以单个国有林场寻求自我生存与发展,从而造成发展空间有限。

4.2 林区稳定形势严竣

国有林场管辖林地大多属集体林地划拨,林地所有权为集体,近年来,由于乡村社区对国有林场创立背景认识不足,随着林地产出效益的提高,农民对林地产生了新一轮的诉求,以及地方政府的不当定位,哄抢林地、提出纠纷、盗砍林木等现象层出不穷,经营区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给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4.3 经营机制不够灵活

由于经营体制不顺,各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产权属国家所有,实际行使经营权的是国有林场,国有林场作为法人单位,却没有充分经营自主权,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多年,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国有林场人、财、物依然主要实行计划分配,生产经营活力不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

4.4 发展状况差异较大

国有林场创立之初,依靠国家投资开展生产建设,但近年来,却只能自生自养,由于国有林场规模大小不一,区位分布远近差异、产业经营结构单一,造成不同资源状况、不同分布区域的国有林场之间生产经营情况、职工生活水平等差异较大,一部分森林资源优势明显、区位独特的国有林场,已经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大部分国有林场依然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困难,近1/3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场区特别是工区道路、通电、通讯和饮水等问题尚未解决,14万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和修缮。发挥国有林场在现代林业建设中作用的措施和途径

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更加明确国有林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5.1 寻求法律保障

在当今强调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国有林场的发展定位却不够清晰,虽然在《决定》中明确提出“深化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苗圃管理体制改革”,但目前却依然缺乏可操作的法律文件。针对福建林业在战略地位的特殊性,以及国有资源的稀少性,应当根据国有林场的特点,尽快制定《福建省国有林场条例》,明确国有林场单位性质、发展定位等内容,做到有法可依。

为了更好发挥国有林场在现代林业建设中骨干、带动和示范作用,应将国有林场全部列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纳入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充分体现公益性,现有管辖林地、林木以保护为主,为国土安全、战略储备服务。

5.2 加强政策扶持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林业生产力已经大大激活,国有林场作为坚强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基地,是农村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将国有林场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倾斜,全面提升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质量和各项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水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有林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5.3 理顺管理体制

目前实行的“省办、市管、县监督”管理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国家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的变化,国有林场现有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应该尽快解决所有权、经营权责任主体缺失问题,探讨适应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坚持“省办、市管、县监督”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人、财、物全部纳入省级管理,以利于资源整合、规模经营、提高效率,真正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5.4 激活经营机制

林业建设具有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培育建设单位,也具有经济属性,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项目、经营方式。

5.4.1 拓展经营项目

对内搞好森林分类经营,做好主导产业。搞好森林分类经营,对商品林实行集约经营,努力提高林地产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生态公益林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护为重,经营为辅,今年省林业厅推介的“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项目,就是很好的探索。

对外融入其他经济领域,实行混业经营。利用人才、技术和管理的优势,承接林改流转,实行外延扩张,做强森林培育主导产业。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渗透水电、地产等产业建设,探索“跳出林场办林场” 新路。

5.4.2 搞活经营方式

对内实行股份经营,增强职工凝聚力。在国有经济主导的情况下,对经营性项目吸纳职工资本,实行股份经营,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对经营规模较小的竹林、经济林等项目,放手发展个私经济,激发职工积极性,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对外实行联合经营,增加企业活力。采取“林场+农户”、“林场+企业”等方式,联合农户、用材企业发展林业;对其他经营项目可以组建联合体运作,实行灵活的经营方式,改变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

试论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试论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论文关键词:林业;新农村建设;地位;作用论文摘要: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在维护国......

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点击数: 822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到企业各级组织和职能部门。......

国有林场

国有林场简介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的事业单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叫国营林场。国有林场的林地、林木等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都是国家财产。我国的国......

林业生产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林业生产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福建林业建设中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林业建设中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