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官员财产公示与反腐败改_论公务员与反腐倡廉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11: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官员财产公示与反腐败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公务员与反腐倡廉”。

推行官员财产公示路径分析

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腐败问题几乎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腐败的最有力的措施,本文就官员财产公示的渊源和现状,财产公示与反腐败,“阳光法案” 等等措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关键词: 腐败 财产申报 财产公示

作者: 杨海燕,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

在当今社会,腐败问题几乎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腐败的最有力的措施。因此,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大量的著作、论文研究财产申报制度,其目的是确保国家公职人员廉洁奉公,防止非法获取财产。

一、官员财产公示的渊源和现状

早在封建社会就出现了财产申报制度的雏形。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就记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但这只是由于个别统治者出色的管理能力所决定的,并没有形成体系。而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国民经济水平比较低,官、民一样。因此,不具备建立财产申报制度的条件,也根本不需要建立财产申报制度。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成贫困差距逐渐加大。此时,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经济、政治条件都已经成熟,所以,从1995年到2010年这15年间,我国一共出台了三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政策性文件。但是, 在这些规定中财产公示制度始终缺位。2009年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浙江省慈溪市两地率先对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 1

进行公示试点, 这些实践被认为具有破冰意义。2010年规定了一项新的举措,虽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 但仍然缺少具有关键意义的公示环节。

目前,在我国之所以还没有建立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干部阶层自身不支持,主要分为内、外两个原因:一是从内因上看,是领导干部自身民主意识薄弱,缺乏对公权的认识。财产申报制度主要是针对腐败行为防范的,而我国几千年来倡导“德治”统治,提倡官员提高自身的修养,不需要旁人监管,这样在我国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官本位”的思想,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是人民群众给予的,应该对群众负责,受其监督。二是从外因上看,利益的驱使导致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遭到反对。财产申报制度公布的是领导干部的财产,因此,它建立的最大阻力不是人民群众,而是干部本身。官员们害怕公开自己的财产,导致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遭到反对。

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尚难以推行的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难以准确核实官员的家庭财产。财产申报制度的目的不在于申报,而在于最终认定申报情况与实际状况是否吻合。这就需要能够准确掌握官员的个人财产状况,而只有当社会信用体系严密到可以无缝对接并且系统通畅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但是,我国目前连严格意义上的金融账户实名制尚未实现,全民信用体系更是无从谈起,庞大、复杂而又存在漏洞的金融体系难以准确核实个人的金融资产,成为制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实施效果的一个具体而又巨大的障碍。在不能准确核实官员家庭财产的情况下,腐败分子可以轻而易举地逃避财产申报而不被发觉,而且,官员财产申报的真实

性也难以保证。

第二,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金融账户实名制实行不彻底。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是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有力保障。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制建设还不完善,还不能有效防止利用金融监管机制存在的漏洞进行的腐败活动。尽管电子货币化在我国发展很快,但现金流通量不是在减少,反而在增加。由于现金交易量太大,且基本不留痕迹,因此,为官员收受贿赂和隐匿非法所得提供了便利。由于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使得财产申报难以推行,即使推行也很难起到监督的作用。这是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现阶段难以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技术上的一大障碍。作为反腐败的一个重要制度手段,采用“存款实名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官员的金融资产状况,从而防止、发现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尽管现在已实行了金融账户实名制,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除了银行外,还有证券交易、信托、典当、拍卖等机构,离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账户实名制还有很大的距离。

第三,对官员腐败所得财产的转移缺乏有效的拦截机制。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监管机制的不健全,近年来,贪官在海外设立账户,秘密通过各种渠道将腐败所得财产转移海外,为一旦东窗事发逃亡国外事先铺平道路,已经成为我国腐败官员暴露后的常见问题。这些腐败官员可以将在国内的财产用来应付申报,而将转移到海外的巨额财产隐匿不报,且不被发觉。此外,由于收受的贿赂一般为现金和贵重财物,腐败官员往往将其转移到亲朋好友处隐藏而难以察觉,躲避财产申报。不能切断腐败官员财产转移的途径,就不能实现如实全额申

报。官员如果可以轻松地将贪污受贿索贿所获得的财产转移,再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也只能成为形式。

第四,官员个人财产与家庭其他成员的财产关系难分清。实行财产申报制度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划分官员与其亲属的财产关系。在我国,父母给成年子女结婚、买房、买车,认为天经地义,父母与成年子女的财产关系并不分明。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实施中,只有能明确官员个人收入与家庭其他成员收入,才能判断官员实际财产与其应有合法收入是否吻合,而这在实践中操作难度较大。由于我国监管机制还不够严密,一般情况下对个人经营、投资活动收益很难准确计算,如果官员仅申报个人合法收入,而将贪污受贿所得都作为其他家庭成员合法经营活动收入,要查证其是否属实较为困难。尤其当官员利用手中权力,为其家庭成员的经营活动提供便利而获得收入时,这种腐败收入由于披上了合法经营的外衣,更具有隐蔽性,更加难以认定为腐败所得。而现实中,利用权力为亲属谋取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常见的腐败现象。

三、官员财产公示的路径分析

世界反腐败经验表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阳光法案”和终端利器,同时,它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基本机制。回顾我们的反腐败历程,制度建设一直强调并不断完善,但一些能够预防和抑制官员腐败的制度,比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未有实质性的立法层面的突破,而域外经验与我国的现实表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预防和抑制腐败方面的作用持久、有效且具有根本性,比查处几个案件、抓几个腐败分子、搞几次运动意义要

大。正如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所说:“预防犯罪比惩罚更文明,这乃是一切优秀立法的主要目的。”

基于以上判断,推行官员财产公开的路径已经逐渐清晰。一是先党内后党外逐步推行。先建立党内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试行一段时间,充分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制定国家的官员财产公开法律是现实而可行的办法。二是公开财产的范围逐渐扩大。先进行部分财产公开,然后进行全部财产公开。借鉴阿勒泰模式,进行公开申报和秘密申报,是目前情况下比较可行的方法。官员个人的财产可以先行公开,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进行秘密申报。这样既可以减少风险,减少推行的阻力,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三是公开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先进行重要官员财产公开,然后再逐步推行到全部官

员财产公开。先进行官员任前公示开始,逐步扩大公开的范围,也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四是先完善配套措施后全面公开。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今,不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就贸然实行全面的官员财产公开,必然会导致大量财产向国外转移,甚至出现“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现象。因此,在金融实名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防止资金外逃制度、国际反腐败合作制度等配套制度还没有完善之前,不应该推行全面的官员财产公开。所以我们要摒弃那种折中的、妥协的思想和行为,以壮士断臂的决心和魄力重构改革共识,加快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

官员财产公示的探索与研究

官员财产公示的探索与研究摘要 财产申报、公示制度是反腐斗争强有力的武器,提出当前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实施步骤,实施“财产公开,高薪养廉”制度,强化......

公务员面试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背景链接】 广东某地加大官员财产公示力度,把副科级以上官员财产纳入登记范围。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因为预留的房产登记表格不够填写而遭遇干部“吐槽”,个别干部“不知道......

公务员面试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2014公务员面试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2014热点【背景链接】广东某地加大官员财产公示力度,把副科级以上官员财产纳入登记范围。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因为预留的房产登记表格不够......

官员财产公示亟需顶层设计

官员财产公示亟需顶层设计 发信站:爱思想网● 邓聿文在人们对反腐的期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官员财产公开是最能凝聚人心和形成改革共识的举措。近年来,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虽然......

公务员面试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背景链接】 广东某地加大官员财产公示力度,把副科级以上官员财产纳入登记范围。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因为预留的房产登记表格不够填写而遭遇干部“吐槽......

下载论官员财产公示与反腐败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官员财产公示与反腐败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