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_快速公文写作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9:18: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公文写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快速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1、公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件,是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实施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

2、公文写作的目的(一)实现机关职能;

(二)辅助领导决策;

(三)展现机关形象;

(四)提高工作效率。

3、公文写作的流程

(一)明确公文主题 :(a)领会领导意图 ;(b)使用什么文种

(二)收集相关资料:(a)围绕主题收集真实、准确、新鲜、典型的;(b)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明确途径方法(文献、实际、政策、网络)

(三)拟定写作提纲:(a)内容、组织情况;(b)表达顺序;(c)衔接过渡;(d)将上述成果固化为工作总结的写作提纲;

(四)正式起草成文;

(五)加工修改阶段:(A)明确修改范围:(a)内容上的修改;(b)形式上的修改;(B)掌握修改的方法。

4、要规范使用,避免产生 义。公文中表达分数、小数、倍数时,要注意规范确切。

5、使用“以上”、“以下”、“左右“等概数是,应注明是否连同本数在内。

6、命令,用于国家机关发布法律、行政法规,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人员等。

7、命令具有以下突出特点:(a)作者的限定性。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门行政首长,地方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可以发布命令。(b)作用的强制性。(c)内容的限定性。命令适用于颁布各种法律法规,指挥和处理重大事项,采取重大行政。

8、命令是按照流水号编号法,即从该届政府选举产生或领导人任职开始编排,至任期届满为止。(选择题)

9、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人员,变更或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10、决定的特点:(a)权威性。(b)决断性。(c)单纯性。

11、按照决定的内容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六类:(a)法规性决定。(b)政策性决定。(c)批准性决定。(d)部署性决定。(e)照性决定。(f)奖惩性决定。

12、决定一般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需要在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决定,则在标题下以“题注”形式注明通过决定的会议名称和日期,结尾不再落款。

13、决定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事由+文种构成,如《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之的决定》;另一种上一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

14、根据决定种类的不同,决定的正文有基本型、三段型、直叙型三种结构模式。基本型。由“原因+决定事项”两个部分构成。即首先简要说明决定的原因、目的或根据,然后阐明决定内容。三段型。“原因+决定事项+号召”三个部分构成。即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增加发出号召或提出实施要求部分。

15、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所用的文种。请示在先,批复随后,这是公文产生的一条规律。(单或多选题)

16、批复的特点:(a)结论性。(b)指示性。(c)针对性。(d)简明性。

17、起草肯定性批复是,标题中应使用“同意”这个表态词,如果批复的内容上一不同意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标题中不宜标明“不同意”的字样,而在正文里面阐明不同意的理由。

18、批复的正文要分为三个部分:(A)引椐部分。(a)批复的开头往往引用下级机关请示的来文日期、文号和标题。(b)用一句话说明是应什么机关的什么请示而批复的。(B)批复的意见。即写清批复的主体内容。(C)批复的结语。可以用“特此批复”结束全文,也可以写明希望或要求,如“请遵照执行”等。有的批复没有结束用语,把批复事项或问题说完即可。

19、答复态度要鲜明,不管同意与否。切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也不能回避请示内容,答非所问。要一问一复。

20、意见的行文特色:从行文关系的角度说,意见是比较特殊的文种,无论作为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都可以使用。作为下行文的意见,具有指导和指示的功能。作为下行文的意见,具有请示的功能。作为平行文的意见,可供对方参考。(多选题)

21、找准行文角度。意见具有多重“身份”,找准行文角度很重要。

122、公告由国家较高层次的领导机关发布和使用。其功能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宣布重要事项。例如公布有关法律、法规,宣告重大国事活动,包括国家领导人选举结果或任免,逝世情况。其二是宣布法定事项。

23、根据发文目的及其内容,公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其一是公布重要法律的 公告。其二是告知消息的公告。其三是宣布事项的公告。

24、公告的特点:(a)公布的广泛性。它比任何一种公文发布的范围都要宽泛。(b)宣告的庄严性。(c)作者的限定性。公告通常由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政府等领导机关制发。基层单位和一般组织不宜使用这一文种。

(25)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尊守或者周知的事项。(26)通告的特点:(a)使用的广泛性。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广泛。二是方式多样性。三是使用广泛。(b)内容的周知性。带有业务性、专业性。(c)效力的强制性。(d)语言的通俗性。

(27)通知的功能:(a)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b)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c)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d)任免人员等。(单或多选题)

(28)通知的种类:(a)指示性通知。(b)规定性通知。(c)批转、转发、发布性通知。(d)事务性通知。(e)知照性通知。(f)聘任通知。专门用于任免干部和聘用有关人员。

(29)通知的标题一般要三要素齐备。被批转、转发、发布的公文属于法规制度类文件,应在原标题外加书名号。其余不用标点符号。

(30)通知的主送机关即收文单位,应当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左侧顶格标明。

(31)通知的正文是通知的主要内容。依次由通知的缘由、通知事项和执行通知的要求或希望三部分组成。

(32)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单选题)(33)通报属于下行文。(34)通报的特点:(a)告知广泛。(b)客观真实。(c)行文及时。(d)正面引导。

(35)通报的标题,其中特别要准确揭示事实的性质。撰写褒奖性通报,常常用“表彰”或“授予xxxxxx称号”。

(36)通报的正文,正文的表达离不开这样几个基本部分:叙述事实与介绍情况、评价分析与表明态度、说明对事件的表彰或批评方法及其对收文单位的指导性意见。

(37)同报的事实必须真实典型。要选择那些典型性强,富有通报价值的事例行文,充分发挥通报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对干部群众的普遍教育功能

(38)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和批转时使用的呈请性公文。请示是典型的上行文种。(39)请示应用范围:凡属于职权范围内无权解决、无力解决或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均需报请上级机关给予裁决、指示或批准。

(40)请示的特点:(a)成文的条件性。(b)行文的超前性。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c)内容的单纯性。严格执行一文一事制度。(d)结果的期复性。

(41)请示的主送机关,请示通常只能选择一个主管上级机关作为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请示,应根据公文内容,主送一个负责答复的上级机关,抄送另一个需要了解情况的上级机关。

(42)请示在上报的同时不能抄送下级单位。(判断题)(43)正文是请示的核心,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a)说明请示原因。(b)提出请示事项。(c)提出行文要求。(结尾用语具有明显的术语特色,必须应用得体,不能咄咄逼人的语气和不礼貌的语言。)

(44)请示遵循一文一事原则。请示严格按照隶属关系逐级行文,不能多头主送,也不能主送领导者个人。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切忌先斩后奏。

(45)报告也是典型的上行文。报告是一种典型的下情上达的公文。(46)报告的主送机关,只能主送一个直接上级机关。

(47)讲究文种使用规范。工作报告一般属于单向的沟通工具。自下而上行文,不求上级机关回复。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判断题)

(48)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49)中国共产党系统的各级机关不使用议案。(判断题)

(50)一般使用“以上议案,请审议”或“现提请审议”等结语来表述。

(51)公函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52)公函属于典型的平行文种。(53)函的特点:(a)适用范围广泛。(b)内容单纯具体。(c)文字表达简练。(d)行文格式规范。(54)请求函。旨在向同级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

(55)肯定性复函,要在标题中使用表态用词;否定性复函不必如此,而是在正文中说明否定事项。(56)不同内容和用途的函,其正文写法不同。

(57)发函的结尾要写明要求答复,并使用诚恳、谦和的语言和商量、征询的语气。如“请即函复”、“特此函告”、“诚请大力支持并研复(函复)为盼”、“请大力协助并尽快函复是荷”等。

(58)计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或将开展的某项活动,所作的预想性部署或安排,并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日常事务文书。

(59)文子种很多。比如“规划”、“纲要”、“方案”、“要点”、“安排”等,甚至还有曰“设想”、“打算”、“几点考虑”的,这都是计划的别称。(多选题)

(60)计划的特点:(a)内容的预见性。(b)目标的现实性。(c)措施的可行性。(d)作用的约束性。(61)党政机关主要计划往往是用文章式计划,公司企业则以使用图表式计划为主。(判断题)

(62)计划标题一般由机关名称、适用时间、事由、文种四个部分组成。如《xx县人民政府2008年春季植树造林计划》。

(63)主体。是计划的核心内容,要着重写明具体的任务、措施要求和步骤 安排。人们习惯地将其成为称为“计划三要素”。

(64)总结是对本单位以往某项工作或某一阶段工作的回顾和评价,旨在找出经验教训,得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用以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南。

(65)总结的实质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规律性的再认识过程。(66)总结的特点:(a)客观性。(b)过程性(c)群众性。(d)理论性。(多选题)

(67)总结主体。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第二,归纳经验和体会。第三,找出失误和教训。第四,明确方向。(多选题)

(68)即主体内容按照工作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今后意见的顺序分别给予概括阐述。

(69)大事记的特点:(a)纪上实性。真实可靠。(b)时序性。(c)全面性。(d)永久性。(70)大事记做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琐事不录,以时系事,不加评论。(判断题)

(71)调查报告是针对现实中出现的较重大的问题,为了解情况,澄清事实、制定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总结典型经验,指定专人或派出调查组,深入实际调研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72)调查报告的基本特点:(a)针对性。(b)客观性。(c)规律性。(d)严密性。(e)时校性。(73)调查报告的种类:(a)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b)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c)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d)社会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74)调查报告写作的前提——调查研究(单选题)(75)调查之前的准备工作:(a)领会领导意图。(b)确定调查题目。(c)学习政策理论。(d)拟定调查提领。

(76)调查情况的表述必须客观真实,做到“文中无我”;而研究结果的表达必须有思考,有主见,做到“文中有我”。(判断题)

(77)调查报告重在用事实说话,不是用事实堆砌,而是运用事实和观点相统一。

(78)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干部在规定时间内以自我评价方式向本单位职工和组织人事部门或上级领导机关陈述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书面报告。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1.应用文的出发点及其归宿是( D)(A)事例和数据(B) 本质和细节(C) 情节和人物3.X(A) 明确的时效性(B) 客观的真实性(C) 特定的程式性(D) 实用性2.应用文中材料的典型和......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教案一、行政公文1、公文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即法定公文,主要是指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

公文写作

公文的写作格式及范文 (函、请示、报告、通知) 函的写作格式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

公文写作

一、怎样写通知 1、通知的涵义通知主要是用于批转下下级的公文,转发上级和不隶属部门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需要周知或者需要共同执行的事项;宣布任免和聘用的干部。 常见的通知......

公文写作

关于表彰……的通报……(主送单位):目前……(被表彰对象的事迹),体现了……(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表现出的精神),为了……(目的主旨),决定……(宣布表彰决定)。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其他单位要......

下载公文写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文写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