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叙永县赤水中心校:罗小兰
论文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本文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一些经验交流,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述: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树立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让学生认真学科学,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的魅力。
关键词:
科学素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享受科学
什么是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时代和民族振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细心地引导、耐心地培养。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树立学生的科学素养。
激发农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尤
为重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学校生活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定期创办科普小板报和手抄报,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科技、军事„„还可以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展示科技成果,给予及时的奖励。农村小学还可以根据学生家长多数是农民这个特点依托家长的帮助,让学生对果树嫁接,让“多果树”不再是幻想,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中提升科学意识、培养了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让学生认真学科学,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农村学校具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资源,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的,完全不能满足小学生浓浓的求知欲望,农村小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科学课堂无疑是最好的阵地。这给上科学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学科的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在课堂中的辅导作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观察实验现象,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整合与渗透,充分发挥科学课的优势,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三、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发挥农村优势,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农村学校就因地制宜充分运用大自然给予的天然条件,开展相关的科技制作活动。如农村的学生每天都以花草树木为友,对于蝴蝶、蜻蜓、鲜花、小草和树叶都亲密无间,所以学校可以开展制作动植物标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实践活动,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注重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
农村学校一般都是学生少、班型小,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时要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把着眼点都放在农村、农业、养殖业上。
如我校所在的叙永县赤水镇是一个水果大镇,每个学生家里都有水果,我们学校高年级组开展了“制作水果电池”的科技实践活动,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相关的科学现象,收集有关电池的种类、危害、应用和制作方面的知识,将不同的水果作为实验对象,在家长的辅导下测量电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明白水果是可以作为电池的,还让学生记录和观察各种水果的生长情况并作好分析和建议。
我们学校的不远处有一条可流——赤水河,它原本是一条清澈的小河,里面有很多小鱼,可是近年来由于人为的污染、电鱼、捕鱼现象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学校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系列实践活动。开展沿赤水河两岸调查走访活动,活动走访了赤水河两岸5个村庄,走访了村干部和七旬以上老人,向他们请教赤水两岸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所积累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号召全镇的人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积极参与保护赤水河的行动。
农村学校虽然硬件设施少,但是有很多科学活动室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完成的。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虽然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彩能够帮助科学家准确地观测天气,我们农村的小学生也能用简单的工具来发现天气变化的信息。
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动手动脑的科学实践能力,从而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青少年科技创新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尤为重要。
(1)提高认识,为开展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我们在校园内张贴科学家的挂象,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普周开展科技教育专题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留心生活,挖掘创新的源泉。
科学技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事事有科学,处处可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个善于观察的细心人,如:2009年湖南踩踏事件后,学校大力强调楼道安全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学楼都存在踩踏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有人逆向行走的时候更危险,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学校有个同学就用“科幻画”的形式发明了“防踩踏楼梯”的大胆设想。又如我镇是地理面积比较大,镇内海拔高度差距大,5、6
月份当镇上的温度达到20多度的时候,中沙村的温度还在10度以内,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和调查海拔高度与气温的关系。
2008年5月12日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谁也不会忘记,我们学校虽然离震中很远,但是那种摇曳的感觉和地震的破坏性我们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我们学校就有1同学设计了相关的科学幻想画,他把每个家庭设计成了一把可以飞翔的大伞,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伞自动收紧,像热气球缓缓上升便躲过了地震的侵蚀。
(3)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比赛,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升华。
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 “我爱科学”演讲比赛,“科技创造未来”科幻征文,“读一本科普好书”读后感,科技小论文、我的科技小制作等科技活动。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的魅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后,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探索的乐趣,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教师的赞扬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学生在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应及时、充分的给予正面的评价。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肯定的举动往往在学生的心中会荡起层层涟漪,使学生产生暖意,觉得老师时时刻刻在关心注意他,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吝啬对学生的正面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感受到创新的愉悦,对于培养科学
素养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也并不是简单的一节课和一次活动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新时期的教师从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享受科学等几方面着手,孜孜不倦辛勤的耕耘才能见到成效。
附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人民教育
2、《科学课》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
3、《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
浅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小学王砚裙【内容摘要】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陕西商南青山镇中心小学 尹座来 邮编726302 手机***科学素养必须从小抓起,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在童年时形成的习惯和意识,往往影响一个人一生......
《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活动计划1、在总结上学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参研教师的培训力度,请相关领导作培训讲座,为参研教师的研究活动找到理论支撑和科......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而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将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快慢的决定因素。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