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培养农村小学生诵读经典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经典”。
有感于培养农村小学生诵读经典
在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目标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读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虽然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读得多知识增加,写得多妙笔生花,但有几个农村语文老师能付诸行动呢?长久以来,由于课外书籍匮乏,语文老师通常只着眼于每周的几节语文课,教学任务该怎样完成,怎样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往往忽略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诵读与感悟。学生要么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要么懵懂追逐于校园间嬉戏打闹,提到背书就会愁眉紧锁。他们没有读书的氛围,更没有读书的情致与韵味。校园中没有书香,显得那么单调且虚浮。
我,亦是如此。
学期终结,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让人颇为忧虑——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填空居然有半数的学生没记住,记住的学生却会背不会写,能准确作答的屈指可数;而习作中跑题、记流水账、错字多等现象比比皆是„„
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不愿意见到的!虽然,我们在农村学校!
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兴趣责无旁
贷,即使学生由于年龄小,并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心境亦无妨。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提高。
学校也意识到经典诵读意义非凡,曾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但检查过后,认真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我很庆幸,自己是那极少数语文老师之一。
我把“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句诗写在教室的墙壁上,和班级学生共勉,并告诉他们:一个人读书多了,自然而然地会带有一股书卷气,言谈举止所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远非浓妆艳抹或满身名牌可比。因此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每两周,我会让爱看书的孩子从学校的图书室给班级学生借书。学生兴致盎然,被选出来的孩子则比领了大奖更兴奋。
每周四,我会利用一节自习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对于精彩处,我要求学生摘抄甚至背诵。而我,也会和他们一起读书。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换来了心灵的宁静。即使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也会经常捧着一本自己爱看的书而忘了时间。
每周一,我会选择一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稍加讲解,然后要求背诵。学生个个喜形于色,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几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背给我听。那情景,让人甚为欢
喜。
每逢放假,我会建议家长:给孩子最好的奖励是几本好书,让他们知道知识的价值。开学后,看着学生捧着新书爱不释手,对书中的精彩内容侃侃而谈。我心中充满喜悦。
令我更加欣慰的是,多数学生已经能完成本年段的背诵目标,原本害怕写作文的学生逐渐减少,有几个孩子的文笔不错,积累的好词佳句已能恰如其分的运用,被办公室的同事戏称为“小才女”,读他们的日记或习作已经成了一种享受„„
有感于节约小学生作文......
有感于节约小学生作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崇尚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是,现在不少学生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浪费行为。有的学生“大手大脚”惯了,在学校吃早餐时......
浅谈培养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意义合肥市兴华苑小学杨元元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
有感于魏书生培养学生自育自学能力【原创】新浪博客·书虫625 2015-10-22 08:58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应邀讲学告诫老师们说:“培养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田坝小学11月份论文良好的习惯对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为人还是处事,毫不夸张地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