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贸易壁垒应对措施”。
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付晓玥(07020548)交大城院经管711班 710018 摘要:目前,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的挑战。非关税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走向全球化后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就是指一国政府采取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对本国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免受其它国家产品的侵害,愈来愈多的采用非关税壁垒,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最大的受害者。本文主要对新兴的非关税壁垒中的环境壁垒(绿色壁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xport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mainly from the challenges of non-tariff barri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fter a new phenomenon, refers to a country other than the Government to adopt a variety of ways to tariffs,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 of their own to regulate, manage and control all the policy and the sum of the means.Stat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products from other countries against products, more and more use of non-tariff barriers, since the late 90 century,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non-tariff barrier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victims.In this paper, the emerging non-tariff barriers on environmental barriers(green barriers)to analyze and propose solutions.关键词:绿色壁垒,影响,应对措施
一、绿色壁垒及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实例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效果的歧视性等特征。
在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其兴起有深刻的背景,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之名,依赖技术和环保水平,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技术、环境标准,以行其贸易保护之实,将其它国家的一些商品拒之门外。
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又如我国输入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稻草包装)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甚至因我国一家生产厂某一规格的蘑菇罐头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而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至美国的所有蘑菇罐头全部遭卡关、连已在美市场上销售的也全部被撤下来,其损失是巨大的。诸如此类,在过去的对外贸易中,我国有不少农产品和食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措施而遭拒收或卡关甚至退关或销毁,造成贸易障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在当今的农产品、食品贸易中,发达国家采取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措施,是他们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些新形成的欧洲统一的检疫标准均高于各成员国家原来的水平,这就给发展中国家设置了更高更多的贸易障碍,其受害情况是显而易见的。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一)影响我国的出口市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以及中国的香港,与他们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85%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和反补贴税,将使我国出口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竞争优势。此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实施必然会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使用乃至报废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测。它要求将环境、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使用和报废处理等全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为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今后我国出口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鉴定等手续及其相关费用,产品的外观包装、出口检验和广告等也将作大幅度的调整。这样,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将大幅增加,使产品的出口成本大为增加,进而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效益下降。
(三)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当前世界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发达国家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
(四)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低而数目少,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较低,在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并日益提高其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大量外资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但是,在外商投资建设项目中,我国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成本内部化和绿色贸易管制,将一些污染密集型转移到我国境内生产,这在化工、造纸、印染、电镀、农药等行业尤为明显。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一方面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一)积极应对,破除壁垒。
1.依据原则,积极抗辩。一些国家运用WTO争端解决程序积极斗争反抗绿色壁垒,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在面对无理的绿色贸易壁垒时,应沉着应战、据理力争。对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对我国出口产品规定的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而设置的绿色壁垒,我国可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提出抗辩,充分利用环境条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通过采取双边磋商、谈判解决。
2.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国际事务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增强发展中国家利益集团的相对力量和合力。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保条约的制定,加强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努力寻求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中应有的优惠待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贸易领域,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目标,日趋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同,绿色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大。绿色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融入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中。建立绿色贸易制度,把绿色贸易思想作为开展国际、国内贸易的一个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顺应世界绿色潮流。
(三)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
在绿色贸易制度安排下,一些污染严重、环保技术落后,从而环境成本高昂的产业,如小五金、小化工等,其比较成本优势将弱化以至消失。而一些少污染以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将得到强化。因此,应根据这种比较成本优势的变化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绿色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作为经济与贸易大国,必须抓住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机遇,适时调整我国贸易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四)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具体措施有:(1)采取排污收费、环境税收等手段,提高环境成本约束力并逐步使环境成本内部化。(2)大力推行环境资源和对资源进行补偿的税收政策,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采取收取资源税的税收措施;对节约资源、污染少的企业,可适当减免资源税。(3)对运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和少污染、无污染的产品要以经济政策进行扶持,如通过政府的采购政策,采购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的产品。(4)通过信贷政策导向,使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5)通过减免税优惠政策,促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五)严禁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流入我国。
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将污染产品和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对此应提高警惕,加强对进口商品的审查、检测和管理,坚决杜绝受污染商品和危险、有毒的废旧物质的进口,以保证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同时,要在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着眼于长远利益,对外商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批,严禁外商在我国投资兴建污染大、难治理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对于现有外资企业的污染要限期治理,必须达到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否则令其关闭处理。
(六)建立我国的绿色壁垒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硬化绿色壁垒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法规,但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一些法律空白,我国有关对外贸易的绿色法律文件非常有限。我们应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壁垒方面的立法经验,把环保的法律精神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制度,从法律上保证该制度的顺利实施,尽快出台适合我国绿色壁垒制度的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
绿色壁垒源于绿色贸易,而绿色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等正当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某些国家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挡箭牌”。总的说来,我们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以广义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走我国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完成已确定的战略目标,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只有这样,我国的外贸出口才有扎实的国内基础,以减轻并消除绿色壁垒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利用其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健全.《国际经济与贸易》.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2 2.朱京安,杨越.《对绿色壁垒的理性分析及发展走向初探》.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5.9
3.陶忠元.《绿色壁垒的中性透析及其启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 4.夏英祝,祖书君.《 绿色壁垒和绿色壁垒效应》.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5.http://www.daodoc.com/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
写作提纲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写作提纲我将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剖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以及意义,结合我国主要出口货物类型、出口国家等基本数据。分析出绿色......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论文(锦集16篇)由网友“木之本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论......
摘要]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年论文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论文作者姓名: 学号徐亦达2008241051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许红(讲师)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07月 01 日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