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开课二年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下数学公开课”。
数学公开课二年级《统计初步》教学设计
遵义县南白镇五星小学付 国
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数学思考: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3.解决问题: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物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实践能力。
要点扫描:
1.课标解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的观念日趋重要。《标准》不仅把“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本学段要求的是“有所体验”。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的体验中,就要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动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活动过程的体验,来感受统计的意义,形成统计的观念,体会统计的好处。
2.内容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随统计数据的增大,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是重点;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3.学情认识
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应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要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汲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要经历的过程中重点在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学法点拨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研究,选择喜欢的统计方法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施要领:
一、兴趣导入
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谁想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老师知道喜欢小动物的同学多数都是有爱心的!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2、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看屏幕,大家喜欢她们吗?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一下,在这4只小动物里面,哪只小动物最受欢迎? 哪只小动物不受欢迎。
师: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下面我们就来统计一下。(板书:统计)
二、过程体验
1、个人选择,组内收集
师:在每个人的桌面上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选票,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就在选票上写上它的名字,然后交给组长。组长收集完以后,要数一数手里的选票数和你们组的人数是不是一样多,然后再把选票交给老师,好吗?那就开始吧!。
2、讨论方法,班内整理
(1)讨论方法:师:现在小朋友们的选票都在老师手上了,这样就能知道谁最受小朋友们的欢迎了吗?那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呢?
师:是啊,收集完选票以后我们应该把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记录下来。用什么方法记录最好呢?(可能出现的情况:a、可用符号表示,如:画Δ。b、如是一个一个统计,可用画“正”字的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表扬,同学们说得真好)
(2)进行比较: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啊!那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说理由。
(3)教师小结:师: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而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这节课我们就用“正”字法来记录。首先请小朋友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正”字.(师生共同书写“正”字,写时师强调笔顺.)我们在记录的时候按正字的笔画选票上是哪个动物就在记录卡上对应的动物下面写一画。
(4)记录数据:
师:老师来读选票,同学们记录,(拿出记录卡:粉色的)。准备好了吗?
3、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已经将收集上来的数据记录下来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的数出喜欢每种小动物的人数(师完成统计表)。都数对的同学举手,看来同学们都是做事认真的好孩子。像刚才这样我们把统计上来的数据填在这个表格里,这样的表格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可以叫什么?(统计表)非常好听的名字。
4、绘制统计图
过渡:师:除了用表格表示同学们喜欢各种小动物的数量,我们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1)完成1格表示1个单位的统计图
师:(出示统计图)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图格子,完成统计图。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师巡视)
过渡:师:都涂对了吗?课下的时候老师还统计了我校其他班同学喜欢小动物的情况。(填写统计表:老虎8人 小狗10人 小兔16人 乌龟6人)
(2)体验用1个表示2个单位的好处
师:如果让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上的情况仍然完成这个统计图,你能做到吗?应该怎么做呢? 展开讨论:(可以再多画几个格子等)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老师也有一个办法,你们看行不行:(出示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同学们看这个统计图2与统计图1有什么不同?(统计图1是1格表示1个单位,统计图2是1格表示2个单位)。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有时由于数据较大,在画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或者更大的数,比如3个、5个、10个等等。
完成统计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画笔,完成统计图2。
5、展示作品、探究涂格方法:
(1)作品展示:师:谁能将你涂完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吗?老师帮你贴在黑板上。
(2)探究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涂的?
(3)师小结:(我们在涂格子的时候只要直接看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所对应的每条线,涂到那条线为止就可以了,可以涂满格、也可以以打斜线或者画横线的方式涂)其他同学都涂对了吗?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
6、引导分析、认识统计作用:师:下面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你手中的统计图,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小结:一张小小的统计图就能体现出这么多的信息,也正说明了统计可以使一些原本很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直观、具体;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方便,所以经常被人们使用。
7、回顾方法、总结提升
师:现在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统计的时候,主要用了哪几步?(板书:收集数据——整理记录——填写统计表——制作统计图——分析数据)
三、练习内化,欣赏提升
1、练习内化
(1)统计喜欢水果人数:师:这些统计的要领,同学们不仅要牢牢的掌握,还要将它有效的利用于生活中,下面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二年级(1)班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同学们先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然后再完成后面的问题。
(2)完成96页1题:同学们的爱好中有统计,喜欢吃的水果中有统计,那我们出行坐的车中还存在统计,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96页,我们来完成1题。
2、欣赏提升,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的统计知识,同学们看大屏幕。除了屏幕中显示的统计知识,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统计吗?(例如:班上得红旗的统计图,检查作业的记录本,学校检查卫生的评比栏。)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了解到这么多的统计知识。
3、拓展延伸
师:课后同学们自己选一项事物进行统计,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
四、畅谈收获
师: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那在这短短的40分钟的时间里,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将你收获的这些本领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想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乐趣!
《统计》教学反思
我乡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于11月2在我校拉开了帷幕。值得庆幸的是我在活动的第二天做了一节二年级的新授课《统计》。
初接此任务时,我为选课费了一番周折。可以说翻看整册书我对《统计》这一课题情有独钟,但说实话还是担心自己选错课而导致讲课失败,所以又和同事们商讨选哪一课,结果我选的课被同事们给否了,她们都认为这样的课不好讲。倔强的我并没有听从她们的劝告,顶着被否了的压力毅然决然的认定了这节课。课选好了,下一步的目标就是钻研本学段课标和教参,了解学情。在网上参看专家们对这部分知识的视频及讲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落笔开始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完成了,可又总觉得没有新意,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就在这时接到了去哈市参加小学数学名师优秀课堂的观摩活动的任务,心想会上能亲眼目睹教学大师牛献礼、华应龙、还有我最崇拜的吴正宪老师的教学风采,我一定要取回“真经”。不出我所料,此去收获真是不小。不是自己理解能力强,而是大师们高超的教学艺术着实感染了我。这也为我设计的《统计》这节课,增加了些许的灵感。回来后又是一番研读课标和教参,了解学情。顿时头脑中显现了新的思路和想法,可是时间来不及了,明天马上就要上“战场”了,稿还没有形成,只是初有思路,心里不断的打鼓。这是有史以来头一次啊,如果失败了怎么办?会上会有局领导和片上的领导和老师光临指导,真的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可又一想:担心也没有用,只要知识点教到了,学生愿意学了,我也就没白费劲。
整节课的教学我本着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汲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重点在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研究,选择喜欢的统计方法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尽管我在努力的实现自己的这一设想,但一节课下来了留给自己很多遗憾,严重超时,后面的欣赏练习环节干脆就没有时间落实。孩子们的表现也出乎我的意料。在复习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前一天我调查了学生们喜欢老虎、小狗、小兔、乌龟的数量是:4、4、8、1,于是我设计了统计图1中最大数是8,这为新课落实一格表示2个单位做准备。(统计图2中最大数是16)结果课堂上学生们都改变了主意(4、4、9、0)情急之下我只能把涂统计图1这个环节拿掉。这大大的影响了学生在新课的环节涂统计图2,因为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学习新课服务的。错在自己考虑不周,没想到孩子们是不会因自己的意志而进行选择的。还有在体验“正”字记录法的简便之处时,一名学生就是喜欢其他方法,当时我的想法是他没有理解“正”字法简便在哪里,于是我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结果那个同学用了“,”记录。导致纸不够用。借机我将两名没有“正”字记录法的同学的作品和一位用“正”字记录的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正”字记录的简便。这就导致用时过多,影响下面的进程。
虽然遗憾很多,但让我欣喜的是孩子们说:“老师别下课了,我们接着上吧!”让我知道了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喜欢亲身去体验,喜欢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如果再让我讲一次,我一定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达到尽善尽美。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角》 城关小学 杨改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茶亭小学:向忠勇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3、让学生经......
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4年4月23日《有余数的除法》授课人:建中镇白沙小学李万霞 授课地点:建中镇白水小学 教学内容: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故事根据学校的安排,让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轮流上公开课,这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教师着实充分准备了公开课,上个礼拜正好是我上的公开课。公开课我讲的是《2......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二年级数学公开课《乘法认识》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