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开课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23 07:12: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6、7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教案

执教者 温丽娜

一、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尽力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得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比赛导入,增添兴趣。(课件出示)

1+1=2+2=3+1=1+2=2+3=2+1=3+2= 3+0=

二、知识迁移,学习新知。

1、学习加法:(1)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图片,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课件出示)板书:5+1=6

1+5=6(看得方向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2)动手摆一摆,你还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实物演示)板书:3+3=64+2=6

2+4 =6(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3)观察图片,增加一朵花,让学生列出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板书:6+1 =7

1+6=7(看得方向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4)对应练习: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颗星星?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2+5=72、学习减法:

(1)课件出示,先让学生数出图片有多少朵花,再让学生摘花,你喜欢摘几朵花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6-1=56-5=1

(2)变换图片,出示虚线,让学生列出算式

板书:6-2=46-4=2

6-3=3(不同的方向,但数都是3,所以只能列一条)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7-5=2

三、综合运用,发展思维。

1、游戏:打电话

师:喂,一年级的小朋友再吗?(教师做打电话状)

生:在!(学生学做打电话状)

师:今天咱们交朋友的密码是6,我出5!(打出5的手势)

生:我出1,5+1=6,(打出1的手势)

师:啊,密码对了!好朋友握握手。(下去和学生握手)

(1)师生之间打电话。

(2)学生之间打电话。

2、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课件出示)

3、做一做,(课件出示)

7-3=2+4=3+4=

1+6=4+3=7-4=

6-5=6-1=4+2=

3、智慧乐园(课件出示)

4+2=()4+3=()()+2=73+()=67-()=46-()=16-4=()7-5=()0+()=6()-6=14、找朋友(课件出示)

7-27-3

4+35-0

6-31+6

6-27-4

第2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二轮复习——数形结合思想

讲课人:冯文斌 时间:2010-4-22 地点:高三五班

上午第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会用数形结合思想处理问题

二:能力目标:数向形的转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难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教学流程: 一:引入:师:

二:习题训练:

第3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二维分类

【活动目标】

1.巩固按物体的一维特征分类,学会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长短、大小、男女性别特征等)进行二维分类。

2.会看标记,能按标记的要求对物体进行分类投放。

3.能大胆的说出分类的理由,体验与同伴共同交流、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掌握了一维分类的相关经验。

2.物质准备:(1)长短金黄色薯条,两个盒子(2)分类篮子(3)白板、小熊(4)红色、黄色长袖衣服和短袖衣服,红色的大鱼、黄色的大鱼、蓝色的小鱼、绿色的小鱼图片(5)标记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哇,小熊开了一家薯条店,飘出香香的薯条的味道,你们有没有吃过薯条?薯条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短短的、金黄色的)你们想不想看看小熊的薯条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薯条,询问薯条的样子,装薯条。

师:小熊想请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福州红博幼儿园2012—2013学年下学期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时间:2013.4.24

班级:大四班

活动内容:《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1、能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初步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2、能根据生活经验自由编题。活动准备

大幅教育挂图一副、1—10的数字卡、问号图卡、算式卡,情境图、集合图若干。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1、出示教育挂图,幼儿观察。

引导语:图片中有什么?你们可以根据图片中的情景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2、师幼互动编加法应用题。

二、幼儿尝试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引导语:老师还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图片,想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有什么,你们能根据这个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1、幼幼交流,根据自己手上的图片内容互相编加应用题。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把根据图片的内容编加法应用题编给旁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

(一)教 案 设 计:

(鸡场坡乡那构小学:王明)

一、教学内容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特征,能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

三、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及解决问题的规律。

2、难点: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头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及把谁看作单位“1”。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3

水分约占体重的4。小明体内有28㎏的水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吴春璋2005年10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投影)

1、口算× 4125 ×815×235×245 ×212 × 3018 × 2016 × 502、把下列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15=()×()18=()×()24=()×()

36=()×()28=()×()72=()×()

3、算一算

(1)7×5×2(2)4×6

7×(5×2)4×2×3

比较每组两小题的异同,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出示课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三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平均数

时间:2012年3月22日 班级:三(1)授课人:孟凡志 学习目标:

1.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切入点: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谈话: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如果每人套10个,他们各套中几个?(课件出示图)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场景,进行质疑。

(屏幕显示)如果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比赛,哪个队赢了?(引导比总数)

出示计算方法。问:谁赢了?比的是什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学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