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7 08:06: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

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用0~9的`数字卡片摆一摆三位数与四位数,同桌比较大小。

二、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和练习题2

(1)指导读题,看计数器上珠子的位置,完成练习。

(2)完成练习题2

找出规律,自己动手填一填,集体订正。

2、完成3、4题的练习

(1)第3题:指导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不同数位上,同一个数有什么不同。

(2)第4题:读数时要注意“零”的读法:7002、4050、10000......

3、完成第5题

(1)理解题意,说说自己有什么信息的获得。

(2)说说自己是为什么这样选择

4、完成第6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小结:

说说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P37~P39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具体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3、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数位,练习三位数读、写,以及比较大小,培养学生开放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数字卡片,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游戏

学生数字游戏,4人或2人一组进行活动,用数字牌摆数。

二、练习

1、完成习题7、8题

(1)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作业。

(2)完成习题8,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习题9

学生估计,50字太少,5000字又太多,大约有500字左右。

3、完成习题10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第一份是100,第二份是2,第3份是3)

4、数学游戏:

(1)学生用抽签的形式代替转盘,自己做这个游戏

(2)说说这样赢的机会比较大?

5、实践活动:

学生估计有多少片树叶,说说自己怎样估计。

三、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练习都复习了什么知识?

五、测量

一、教学内容:P40~P48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

2、在测量中,统一建立度量单位。

3、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6、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难点: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关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课时划分:

6课时

五、教学进度:

第8~9周

第2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P68~69

二、教学目标: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

(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

(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

(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习题6、7

(三)全课总结

第3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62—64习十三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强对6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加强对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教学过程:

1.第1题

6ⅹ3+6=6ⅹ4+6=6ⅹ5+6=

6ⅹ4=6ⅹ5=6ⅹ6=

学生根据乘加与乘法算式的对比、思考,体会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联系时,让学生直接填在书上,请学生观察每组中两小题之间的联系,想一

想:6X3和6X4,6X4和6X5,6X5和6X6后一句口诀的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二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课本第35页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不进位加竖式计算的方法,比较熟练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能正确地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口算。并用“比......多(少)”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23+1564+35100-7076-26

56-996-5362+2650+30

1.完成练习四第2、3题。

(1)请学生完整叙述题目。

(2)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解答。

2、完成练习四第4题。

(1)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贵22元”是什么意思?“至少要带几十元”又是什么意思?

(2)学生估计,如果有学生通过口算说出要带68元,要引导他进行估计。

3.完成练习四第5题。

(1)学生讨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数学一年级上《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一年级上《练习课》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同学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

1()34()

5()()21

()()3()()

(同学口答)

数的组成

□5 □ 5

231□22 3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1)4人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角》 城关小学 杨改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教学目标

1、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学数学二年级练习课教案范文(18篇)

教案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规划,也是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是编写教案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和学科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小学数学二年级练习课教案篇一

课题:本课初备课时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

2、学会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景

二、巧设练习、巩固知识

1、第一关:背口诀

师描述:在通往动物园的路上,第一个关卡边站着一只小蓝猫,它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能熟练地背出1-5的乘法口诀方能过去。

(1)师说生背:老师说出口诀上部分,学生背得数,如:师说“三五()”,生背“十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小学数学二年级练习课教案最新范文

小学数学二年级练习课教案最新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练习课教案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练习课教案最新范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