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个苹果课文”。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扶风小学
梁宁娟
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课文通过对人物动作、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体现战士们在几天几夜没有喝水的情况下,对水的渴望。描写苹果传递了两圈还剩下大半个的感人情节,充分体现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设计理念:
设计朴实、扎实的课堂,教真实,真正的语文课;引领学生成为阅读的主导者,感受阅读的魅力;用师者的激情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感悟阅读带来的快乐;从学习文本中获取写作方法,更加热爱阅读;透视人物品格,提升道德修养。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4、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会战友之间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学生交流资料
1、交流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的战斗英雄。
2、交流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借助字典,学会生字,新词。
3、熟读课文。
三、检查学习情况。
1、强调容易出错的字。
2、运用学过的方法熟记生字。
3、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写作顺序。
第二课时(详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板书:“水”,并用“水”说一句话,擦掉水,请同学用“没有水”再说一句话。【本单元主题是“水”,设计这样的谈话,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水对于人的重要性。】
2、可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水,可是有一群战士他们七天七夜都没喝到一滴水,已走到了生命的最边缘。
3、【课件播放】这是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真实故事,1952年秋,敌人为了攻占上甘岭的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战士们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了,他们没喝到一滴水,就在这时,一位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
【板书课题】同学们,此时,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
【师简要叙述本文的时代背景,课件同步播放上甘岭战役中战斗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战争的残酷,同时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4、读好课题,强调“一个”。
5、质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有了一个珍贵的苹果,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问题:
1、这个苹果是哪里来的?
2、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
3、只有一个苹果大家怎么吃呢?)【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学贵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同时质疑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前提。】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带着这些问题自由的朗读课文。
2、解疑。
3、相机引导:这个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递了几圈?(板:传递)说说每圈的传递顺序和结果?指名回答。第一圈: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连长——司号员——卫生员——小蓝——连长。结果:还是一个完整的苹果。【课件出示图】
第二圈: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 结果:还剩大半个。【课件出示图】
4、苹果在战士的手中传递了一圈后,依然是一个完整的苹果,看着这个让人馋涎欲滴的苹果,你有什么疑问?(预设:
1、他们为什么不把苹果吃完?
2、难道战士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5、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他们需要,对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来说,他们都非常需要这个苹果。在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一两个缺员很多的连对抗一两个装备齐全的团,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个战士都不一定送得上去„„
三、抓住重点、品读细节
1、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防跑洞,走进可敬可爱的战士们。认真默读课文,你认为谁最需要这个苹果?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学生汇报,预设如下。【学生汇报到那位战士需要苹果,课件出示相关语句。】(1)我认为连长最需要:“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①理解“烟熏火燎”。(形容干极了的感觉,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②谈体会。
③连长渴成这样了,谁能读出他非常干渴?(强调烟熏火燎、一口气。)指名读。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连长需要苹果?(板:心理)
(2)我认为火线运输员需要:“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地矮矮的,瘦瘦的。我看到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我们透过火线运输员的外貌也可以看出他也需要这个苹果。(板:外貌)
(4)步话机员小李需要:“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外貌描写)
(5)伤员小蓝需要:“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外貌描写)
4、看来每位战士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的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些滋润;可是他们吃了苹果吗?(没有)他们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
(1)语言描写。(连长对火线运输员说:“你太辛苦了,还你吃了吧。”“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连长对小李说:“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小蓝对连长说:“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板:语言)
(2)动作描写。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想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3)透过他们的语言、动作你体会到什么?(板:动作)
5、正因为这样,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此刻,他们传递的仅仅是苹果吗?是什么?学生板书。(情谊、关爱、友情、幸福、生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以读促思,深化主题
1、这是多么可爱的战士!这是多么可敬的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吃了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2、请同学当连长作动员。(你是一位称职的连长。)
3、经过连长做工作,同志们勉强开始吃苹果了,苹果又在战士们的手里转了一圈,结果呢?你又有什么疑问?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能力,学生的提问更能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与参与,也能调动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同学们自主提出的问题,即用“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相对比,谈自己的看法。
【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在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解决,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手段,让孩子在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5、小结:尽管每个人都干渴难忍,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他们总想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此时,战士们互相关心,友爱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人都有一个金子般的心,正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让这个苹果变成了一个金苹果!
五、引导体会,升华情感
1、此时此刻,战士们的崇高品质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
2、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格外沉静)
3、“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了?(因为每一位战士心里都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的流泪了。)没有更好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泪是(幸福、骄傲)的泪,为什么?指名回答。
4、你现在就是防炮洞里的一位战士,告诉大家你的泪为什么是幸福、骄傲的泪。(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六、总结全文、拓展提高。
1、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就意味着让出了生命,让我们饱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肯定许多许多内心深处的话,对志愿军叔叔说,请同学们说出来。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一次
传递谁也没有吃
(详)
第二次
传递还剩大半个
(略)
(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革命情谊)
一、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记叙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一个战火纷飞的夜晚,朝鲜战场的火线防炮洞里,八名志愿军战士在极端于渴的情况下,互相推让一个苹果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战友之间深厚的......
《一个苹果》读后感苹果是一种很普通的水果,大家每天都可以吃到或看到,对于同学们来说,吃苹果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你知道吗?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场上,八位志愿军战士同吃一......
一个苹果一个苹果1今天上课,老师问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并给我们全班举了两个例子:你是愿意当一个红红的大苹果,还是原油当一个垃圾堆里的烂苹果。我认为我是一个又大又红的......
《一个苹果》读后感自从我读了《一个苹果》这篇课文之后,我被文中英雄所深深的感动,他们那种强烈的感情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这种深深的战友情在一个苹果上得到了凸现。一个苹......
《一个苹果》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个苹果》的故事,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当我看完标题,我想:“苹果是常见的水果,几乎家家有,为什会用一个苹果做标题呢?”所以,我带着‘疑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