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情况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贷资产质量分析报告”。
黑龙江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情况调查
当前,受经济增速回落影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占比已经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盈利水平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从黑龙江省情况看,年初以来银行业总体上呈现业务发展稳健、资产质量改善、改革逐步深化的良好局面。但在信贷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黑龙江省银行业在发展中已经出现不良贷款小幅增加、盈利增速下降等不稳定因素,影响银行业整体的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
信贷资产质量及效益情况
(一)不良贷款率下降速度减缓,不良贷款总量略有提高。受过去体制机制的影响,黑龙江省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贷款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清收不良资产,不良率呈逐月下降趋势。但今年以来,不良率下降速度逐渐放缓,不良贷款总量有所回升。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仅下降0.4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少下降0.5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4.5亿元,同比多增19.1亿元(上年同期为减少14.6亿元)。
(二)农村区域信贷风险较大,涉农机构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农村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农户联保”贷款逾期率高,风险大等问题逐步显现。涉农金融机构已经取消“农户联保”贷款形式。今年以来,“农户联保”不良贷款开始逐步显露,造成涉农机构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6月末,农发行、农信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95%、9.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61个、5.56个百分点。
(三)地方法人机构内控水平持续提升,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增强。在当前银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法人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加强风险控制,优化风险控制指标,积极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二季度末,哈尔滨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425.69%和307.14%;龙江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分别比年初上升170.1个和4.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分别比年初上升39个和2.6个百分点。
(四)总体经营效益略有提高,盈利增速逐渐下降。近年来,黑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盈利方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新的利润增长点较往年大幅增加,带动银行业总体效益不断提高。今年前6个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实现本年利润144.9亿元,同比增盈21.2亿元。但受信贷利差逐渐缩小影响,盈利增速逐渐下降。前6个月本年利润增速为17.1%,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存在的风险与问题
(一)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2012年全省银行业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但贷款质量总体呈向下趋势,关注类贷款增加明显。从结构上看,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余额315.7亿元,比年初增加40.9亿元,增幅达14.9%。从贷款迁徙情况看,全年贷款质量总体向下迁徙127.6亿元,向下迁徙率2.6%。今年年初以来,随着经济形势趋紧和贷款规模控制伴生的企业流动性紧张状况,不良贷款反弹的潜在压力仍然较大。
(二)贷款过于集中存在隐忧。截至目前,全省13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贷款余额超过450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40%,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电力热力生产供应、房地产、批发业等行业,四行业大额贷款占13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贷款的比重超过50%。尽管从单家银行看,并未突破监管规定的授信控制比率,但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使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同时,贷款的过于集中也容易造成借款企业盲目的投资冲动,给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带来隐患,一旦大型客户发生财务危机,对银行体系稳定性造成的冲击不可低估。
(三)表外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截至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资产增长37.4%,高于表内资产增速19个百分点。至今年6月末,表外业务资产仍保持39.5%的高增长。表外业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潜在风险也在随之加大。其中很多业务是出于降低资本占用、绕开信贷规模和规避监管要求等目的,隐含的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较为明显。特别是票据业务和理财业务风险隐患较大。票据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开票环节、贴现环节,部分银行为增加保证金存款和做大贷款规模,通过滚动签发等方式为企业重复开票,造成存贷款虚增。理财业务中,销售合规风险上升,监管套利现象增多,相关风险可能向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转移,资产池运作方式蕴含流动性风险。
(四)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明显。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已经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虽然目前风险总体可控,但当前经济环境下,这一潜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从黑龙江省情况看,二季度末,全省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总额的18.6%。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由于其特殊的业务背景,存在多级多头授信带来的融资总量控制难、依靠财政和资金统筹偿还带来的还贷能力预测难,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金风险控制和流向监测难等问题,在当前地方财政收入出现增速下滑的形势下,凸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给银行信贷风险埋下隐忧。
(五)房地产贷款潜在风险仍值得关注。今年以来,黑龙江省房地产市场运行相对稳定,商品房价格小幅波动,未出现暴涨暴跌。但当前房地产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5.7个百分点。目前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偏紧,房地产商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房地产贷款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一是受房地产调控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房地产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仍然存在。二是资金封闭管理操作不规范,资金流向监控难以真正落实。三是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存在政策障碍。四是多种因素制约信贷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
对策建议
(一)强化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一是要在继续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及时做好灵活调节,增强对信贷投放节奏的掌控能力,使之进一步与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二是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监测,确保银行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三是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如何防控信贷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减少企业、个人贷款预期户数,全面增强银行业信贷风险防范能力。四是银监部门要加强对银行业中间业务的管理,有效杜绝乱收费、多收费等现象,确保银行业中间业务合规、快速发展。
(二)加强信贷结构的调整力度,克服信贷过度集中的倾向。一是结合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改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加大流动资金项目贷款的营销,提升流动资金贷款的占比。三是重点发展银团贷款,利用其信息共享、风险分散、合作共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信贷质量。
(三)加强表外业务金融监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一是要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督促各类银行分支机构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非信贷和表外业务,理清业务和管理责任关系,防范合规性风险。二是要摸清法人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数据统计,建立监测指标体系,深入分析非信贷和表外业务风险结构和特征,及时下发监管意见,做好风险提示。
(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银政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一是建议政府建立固定渠道,会同当地人行、银监局严格控制融资平台的放贷能力和融资流向,避免出现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对平台上的企业加强跟踪管理和监督,促使其合理调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财务费用,切实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五)落实差别化房贷要求,严控房地产市场信贷风险。一是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差别化房贷要求,加强名单制管理和压力测试。二是要继续与相关政府部门联动,密切跟踪和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及信贷风险。三是要加强土地储备贷款风险的防范,严格贷款发放管理。四是要继续引导银行机构区别对待房地产信贷需求,进一步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现状及趋势研判当前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概况根据银监会统计,到2012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较二季度的4564亿元和0......
信贷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衡量信贷资产质量的指标有:到期收回率、应收利息收回率、存量贷款不良率贷款到期收回率指的是考核期内到期贷款和......
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考核办法第一部分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促进我行信贷资产质量提升,有效抑制不良贷款新增,全面提升我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根据总行《贷款质......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信......
2013年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分析报告目录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