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际商务礼仪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金融0902 严薇 012091594082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与国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跨国、跨文化的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存在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增加了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复杂性。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内企业要走出去,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员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巧,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摩擦和冲突,对有效地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提高交际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商务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家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一、中西方礼仪差异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血统纽带维系的宗法社会结构,表现为“天人合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重人伦轻自然,追求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重群体而轻个体,强调人际关系、人情味,表达的是群体性、群体意识,注重人情世故,爱好面子,养成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性格。“重义轻利”更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张的是“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情、理、法,次序鲜明,任何事情,先看情、再讲理,法被排在最后,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
西方文化以美国文化为典型特征。美国是迁徙的多民族融合,社会结构没有如中国一样固守本土的血缘基础,依靠的是契约,形成的是契约文化。西方人的文化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推崇的是“个人利益至高无上”。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权益的实现,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构成了西方主流文化,起主导作用,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法律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也可以制裁人权的侵犯。导致西方社会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过于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形成率直、豁达、刚硬的文化品格。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在中西方国家的商务交际活动中,这种文化差异,使交际中的个人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义利观以及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对商务交际活动中的礼仪,形成了潜在的障碍和深刻的影响。
商务礼仪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商务人员在商务交际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商务礼仪复杂繁多,包括吃、穿、行、礼仪赠品等,涉及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商务礼仪。
1.称呼方式大相径庭
双方商务人士会面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就有可能出师不利。一方面,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讲求“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并且“贬己尊人”。对自己就是鄙人、拙见、寒舍等,对他人称作:贵、您,某某经理等。在西方称呼规则简单明确,“你”就是you,“我”就是me,而且很少用头衔来称呼别人,即使有也仅限于对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普通陌生人之间用Mr.(先生)、Mrs.(太太)Mi.(小姐)即可,熟人之间则以名相称,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敬老尊老,对待年长者在称呼前面或在姓氏后面加上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同志、刘老”等。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一切向前看,“老”是虚弱、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2.时间观截然不同
西方人奉行线形时间观,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做任何事都应有严格的日程安排,并且将交往对象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安排商务会晤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则至少在2个月前进行预约,到最后一分钟才联系被认为是制造麻烦、甚至是侮辱,并且一般都会遭到拒绝。在商务会谈中,他们都喜欢开门见山,不喜欢停下来或保持沉默,习惯速战速决。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推崇环形时间观,认为时间像圆环一样能不断轮回、重复。因此,中国人安排时间比较随意,不太重视预约。并且,中国人经商注重关系,喜好感情投资,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故中国人的商业活动时间周期较长。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是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如果不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商务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另外,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有严格的区分。如果是工作交往,应选择在对方的工作时间里进行;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选择在对方下班的时间里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分配上往往公私不分,下班以后谈公事或是上班时间谈私事都是寻常之事。
3.饮食各有特色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的商务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首先,饮食习惯的差异。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中华饮食文化以五谷杂粮等素食为主,夹取蔬菜、米饭的长筷形成了共餐制;西方国家发达的畜牧业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切割肉食的刀叉带来分食制。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与客人说说笑笑、热闹非凡;而各吃各的西方人则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都不发出声音。
其次,中国人宴客讲究排场,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并且不断劝酒、代客夹菜,只有这样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富有的西方人却崇尚节俭,即使是正式的大型宴会,菜肴道数也不多,而且要尽量吃完,不能浪费。主人也绝不会勉强客人,“help yourself”(请随意),客人吃多少、吃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若像在中国一样客套那只能饿肚子。另外,在安排菜肴时,必须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禁忌,他们不吃宠物、动物内脏、头部、脚爪和无鳞无鳍的鱼,而中国人这方面的禁忌要少很多。
最后,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以左为尊,西方以右为贵,另外,受旧社会陋习的影响,女性地位总体上低于男性,所坐位置一般不显著;而崇尚骑士精神的西方时刻讲究“女士优先”,男士要替身边的女宾拉开椅子以示尊重。进餐结束后,要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4.送礼方式天壤之别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着:“礼轻情意重”,但通常都认为礼物越贵重越好,过于简单或廉价的礼物不仅起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他们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却相当重视礼品的包装,以此表示深情厚谊。
中西方人们在受礼时的使用的语言也各有特色。中国人会推辞再三,盛情难却收下礼物后,会说“让你破费了”,并且不会当面拆开礼物;恰恰相反,西方人总是非常爽快地收下礼品,当面拆开且表示惊喜和感谢。他们认为,赞扬礼物就如赞扬送礼者。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差异,西方人会认为中国人冷淡、虚伪,收了他的礼品就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让送礼人很尴尬,会认为是你不重视他送的礼物,甚至是不尊重他;而中国人会觉得西方人迫不及待,甚至是贪婪,举止粗野。
三、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商务合作也日益增多和频繁,商务礼仪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愈显突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在日趋密切的中西交往中,我们必须正视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商务人士要想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就必须文化层面理解和认识国际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最终推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窦卫霖.论价值观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90-92 [3]王敏.论中西礼仪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M].实践与探索.2006 [4]谭小辉.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M].现代经济信息.2007 [5]雷诗梅.中西谈吐礼仪文化对比分析.[M].池州学院学报.2009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论文国际商务谈判目的是为了解决商业机构的利益冲突,实现各自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共同的对外经济活动。影响商务谈判顺利进行的因素很多,企业......
国际并购中文化差异的作用论文综述:随着世界市场的日益开放和持续的服务全球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也日趋复杂,中国企业走出去,这是历史必然,但是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众所周知,绝大部......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商务礼仪(小论文)课题名称: 完成期限: 2013年10月01日至 2013年10月31日学院名称 外经贸学院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21102 学生姓名 江 津 学 号 1014221075......
卓越女性课程上,来自瑞士,拥有30年经验的酒店管理专家AndyMannhart主讲了“国际商务礼仪”课。一堂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内容多到记不下来”。原来,如何请客吃饭,如何握手,如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