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规则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8 07:1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国际商务礼仪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见面礼仪

国贸104向佳艳 101114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际商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在长期的国际商务往来中,逐渐形成了国际上通用的商务礼仪。国际商务礼仪是指公司、公司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各种国际间的商务往来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与规范。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过善用商务礼仪,能够提高自身修养和约束、沟通协调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英国的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即使在公务完结之后也如此。英国人有些禁忌须注意,如他们从不从梯子下走过,在屋里不撑伞,从不把鞋子放在桌子上,和人像做装潢等。

日本人通常以鞠躬作为见面礼节。在鞠躬的度数、时的长短、次数等方面还有其特别的讲究。行鞠躬礼时手中不得拿东西,头上不得戴帽子。日本有时还一面握手一面鞠躬致敬。一般日本妇女,尤其是日本的乡村妇女,只是鞠躬。在日本乡村民间,送别亲友往往还会向对方行跪礼或摇屐礼。妇女所行的为跪礼,即屈膝下跪,男子所行的摇屐礼,手持木屐在空中摇动。日本人与他人初次见面时,通常都要互换名片,否则即被理解为是不愿与对方交往。在交际场合,日本人的信条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因此,忌讳高声谈笑。但是在外人面前则大都要满脸笑容。日本人认为这是礼貌。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以握手为礼,少女向妇女也常施屈膝礼。他们的男女之间,女子之间见面时,还常以亲面颊代替相互间的握手。法国人还有男性互吻习俗,两个大男人见面,一般当众在对方的脸颊上分别亲一下。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不过施吻手礼时,嘴不应接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中国的传统礼仪有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两种常规礼仪动作是,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事行鞠躬礼。而在中国现代商务社交礼仪中最常用的是握手礼。握手礼节源于古代欧洲人向对方表明手中未带武器,表明亲切友好之意.其后成为风尚,通行于欧美.辛亥革命后我国也习以为礼.在当今商务交往中,握手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见面礼.在国际商务交往中,见面时行一个标准的见面礼,会给对方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直接体现出施礼者良好的修养。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其见面礼既有不同之处,也有通用礼仪。

在商务交流中,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见面礼节,中西方国家间也存在着差异,接下来先介绍的是中西方国家都通用的礼节,之后是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礼节。

东西方通用礼有点头礼、举手礼、脱帽礼、握手礼。

点头礼的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注意不要反复点头不止,点头的幅度不宜过大。点头礼适用的范围很广,如路遇熟人或与熟人、朋友在会场、剧院、歌厅、舞厅等不宜交谈之处见面,以及遇上多

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之时,都可以点头致意。行点头礼时,最好摘下帽子,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举手礼,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举手致意和挥手道别,行的是举手礼。

行举手礼的场合,与行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它最适合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

脱帽礼来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作战都要戴头盔,头盔多用铁制,十

分笨重。战士到了安全地带,首先是把头盔摘下,以减轻沉重的负担。这样脱帽就意味着没有敌意,如到友人家,为表示友好,也以脱盔示意.这种习惯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脱帽礼。在国际交往中,每逢正式场合以及一些社交场合,人们往往会向自己的交往对象行脱帽礼。在东西方国家里,它都较为流行。

握手礼来源于原始社会。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

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打猎工具,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东西。后来,这个动作被武士们学到了,他们为了表示友谊,不再互相争斗,就互相摸一下对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没有武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动作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握手礼握手礼的由来 握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礼节。

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间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 直,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向上,掌心向左,手的高度大致与腰部平齐,手握住对方时,应面带微笑地注视对方,彼此应寒暄几句。

现代握手礼通常是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同时寒暄致意。握手礼

流行于许多国家,在交往时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离别、祝贺或致谢的礼节。握手讲究“尊者为先”的握手顺序,即应由主人、女士、长辈、身份或职位高者先伸手,客人、男士、晚辈、身份或职位低者方可与之相握。其中需关注的是握手的顺序,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应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女士与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

握手礼在我们国际商务礼仪中是最长用的,因此我们在行握手礼是要

注意以下几个内容,不要三心二意,双眼要注视对方; 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秒至5秒左右);握手时不要拍对方的臂膀;握手不可用力过度。(关系一般,双方稍用力相握,上下晃一晃即可;如果关系密切,可略用力并上下摇几下,表示十分友好或双方的深厚情意。但只握指尖或只递指尖或双手包住对方的手,则是失礼之举)。当握手双方符合以上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顺序时,一般先考虑职位,再考虑年龄,再考虑性别。握手礼的禁忌是不双手握手,不可东张西望,不可坐着握手,不左手握手,不交叉握手,不可拒绝与他人握手,不戴着手套握手,不用不洁之手与他人相握不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放在衣袋里,不戴着墨镜握手,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例外。

东方国家的见面礼有作揖礼、鞠躬礼、合十礼。

作揖礼即拱手礼。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而不

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他人家里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是行的是作揖之礼。通过作揖,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作揖礼是中国传统的见面礼,与商务伙伴见面行作揖礼既表达了你的感谢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浓浓的中国特色和人情味。作揖礼主要适用于年时举办团拜活动,向长辈祝寿,向友人恭喜结婚、生子、晋升、乔迁,向亲朋好友表示无比感谢,以及与海外华人初次见面时表示久仰之意。

但需注意的是在作揖礼时,不要距离对方太近,太近会给对方一种不敬的感觉;另外行作揖礼时腰不要太挺直,太挺直也是不敬的感觉,对方行作揖礼,要立即还礼,也行作揖礼。

鞠躬礼此种礼节一般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服务人员向宾客表达由衷的敬意。鞠躬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传统的、普遍使用的一种礼节。鞠躬主要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现在的日本,鞠躬礼是最讲究的。所以我们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要懂得这一礼节·对日本人来说,鞠躬的程度表达不同的意思。如:,弯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30度左右,表示诚恳和歉意;弯90度左右,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鞠躬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场合。鞠躬即弯身行礼,它既适合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

鞠躬时要注意如是戴着帽子时,应将帽子摘下,因为戴帽子鞠躬既不

礼貌,也容易滑落,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鞠躬时目光应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要一面鞠躬,一面试图翻起眼睛看对方。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原是印度古国的文化礼仪之一,后为各国佛教徒沿用为日常普通礼节。行礼时,双掌合于胸前,十指并拢,以示虔诚和尊敬。跪合十礼适用于佛教徒拜佛祖或僧侣的场合,行礼时右腿跪地,双手合掌于两眉中间,头部微俯,以表恭敬虔诚。蹲合十礼是盛行佛教国家的人拜见父母或师长时所用的礼节,行礼时身体下蹲,将合十的掌尖举至两眉间,以示尊敬。站合十礼是信奉佛教的国家平民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相见,或公务人员拜见长官时所用的礼节,行礼时端正站立,将合十的掌尖置于胸部或口部,以示敬意。行合十礼时,可以问候对方或口颂祝词。

因佛教中不兴握手,所以在我国,一般非佛教徒对僧人施礼,也以行站合十礼为宜。

需注意的是跪合十礼适用于佛教徒拜佛祖或僧侣的场合,行礼时右腿跪地,双手合掌于两眉中间,头部微俯,以表恭敬虔诚; 蹲合十礼是盛行佛教国家的人拜见父母或师长时所用的礼节,行礼时身体下蹲,将合十的掌尖举至两眉间,以示尊敬;站合十礼是信奉佛教的国家平民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相见,或公务人员拜见长官时所用的礼节,行礼时端正站立,将合十的掌尖置于胸部或口部,以示敬意。行合十礼时,可以问候对方或口颂祝词。因佛教中不兴握手,所以在我国,一般非佛教徒对僧人施礼,也以行站合十礼为宜。

西方见面礼有拥抱礼、亲吻礼、吻手礼。

拥抱礼是流行於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特别是

现代的上层社会中,亦行有此礼。拥抱礼行礼时,通常是两人相对而立,各自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环抚於对方的左後肩,左手环抚於对方的右後腰,彼此将胸部各向左倾而紧紧相抱,并头部相贴,然後再向右倾而相抱,接著再做一次左倾相抱。

需注意的是欧洲人非常注重礼仪,他们不习惯与陌生人或初次交往的人行拥抱礼、亲吻礼、贴面礼等,所以初次与他们见面,还是以握手礼为宜。

亲吻,是源于古代的一种常见礼节。人们常用此礼来表达爱情、友情、尊敬或爱护。行此礼时,往往与一定程度的拥抱相结合。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亲吻的部位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夫妻、恋人或情人之间,宜吻唇;长辈与晚辈之间,宜吻脸或额;平辈之间,宜贴面。在公开场合,关系亲密的女子之间可吻脸,男女之间可贴面,晚辈对尊长可吻额,男子对尊贵的女子可吻其手指或手背。非洲某些部族的居民,常以亲吻酋长的脚或酋长走过的地方为荣。在古罗马与古波斯等国,同阶级的人可以吻唇,不同阶级的人祇能吻面。

西方现代的亲吻礼,在欧美许多国家广为盛行。美国人尤其受行此礼,法国人不仅在男女间,而且在男子间也多行此礼。法国男子亲吻时,常常

行两次,即左右脸颊各吻一次。比利时人的亲吻比较热烈,往往反复多次。在当代,许多国家的迎宾场合,宾主往往以握手、拥抱、左右吻面或贴面的连动性礼节,以示敬意。

吻手礼,实际上是亲吻礼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一个人亲吻另一个

人的手部,来向对方表示致意的礼节。在欧洲与拉丁美洲,异性在社交场合见面时,一般行吻手礼。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并且双方在见面时,要善于使用正确的商务礼仪,这可以帮助我们在见面时行一个标准的见面礼,避免出现尴尬的场面,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为双方接下来得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有利于促进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2篇:国际商务礼仪

《酒店商务礼仪》

(根据许克茹高级讲师授课材料整理)

一、学习商务礼仪的目的(1)为什么要学习礼仪知识?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认为,一个人成功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15%取决于技能。人际关系是指自己同上司、同事、下级、家人、亲人、朋友的关系,它往往决定你能走多高、走多远。

(2)第一个目的:学会与人交往,以妥当的方式表示对人的尊重,避免闹笑话。

(3)第二个目的:避免无意中冒犯别人,尽量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达成公务和社交目的。

例如:在泰国发生一个案例,一个泰国男歌唱演员在酒吧唱歌,一个老挝人把一只脚放在桌子上,脚底一直对着男歌手一晚上。散场后,这个泰国歌手跟踪老挝人的住处,把他给杀了。因为在泰国的风俗里,如果一个人把脚板(最下贱部位)对着你,是对你最大的侮辱,相当于中国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相当于给中国男人戴上绿帽子。由于这个老挝人不了解泰国的礼仪而成了冤魂。

(4)礼节的概念:问候和尊敬的习惯和形式。礼仪:一定场合举行的仪式和规范性活动。

管子:“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想要建功立业的人一定要掌握礼仪知识。

二、世界的三种文化类型

(1)文化—掌握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加上后天学到的知识。

(2)第一种,部落主义型。特点是血缘关系的纽带,代表企业为家族企业;其文化是相信家族成员的熟人。攻关这一群体,必须是家族成员推荐。

(3)第二种,集体主义型。特点是强调团队的作用;代表企业为日本企业;其文化是协调人人相同,有个性受排斥,“枪打出头鸟,锤打露头钉”。攻关这一群体,拿着部委介绍信“。

(4)第三种,多元主义型。特点是强调表示个人个性,有个性受到尊重;代表企业是美国企业;其文化是“吱吱叫的轮子得到油,哭声大的孩子先吃奶”。攻关这一群体,他们更相信学历、资力,业务客户名单。

(5)与不同的企业打交道,由于文化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和礼仪形式。

三、国际商务场合基本礼仪

基本原则:让尊者掌控局面。尊者:上司、名人、长者、女士。

(1)介绍礼节。高先知,低后知。让地位高的人先了解地位低的人。如:“李总,这是小王;小王这是李总。“公务场合,级别优先;社交场合,女士优先。

(2)递名片。职务低的人先递给职务高的人;放平递出(或右手递出);字体要正对客人;若客人是外宾,则把英文的正面对着客人。接名片时,应双手(或右手),而且拿到手后一定要认真读10秒,最好记住姓氏和职务。千万不可当时不搞清楚名字,事后电话叫错,台卡写错,因为名片是自己名字的延伸。更不应有把对方名片乱甩、搓揉、扔到抽屉里、扎到栗钉上是不礼貌的动作。(当然营销代表不要太在意名片)。(3)递文件。当有第三者在场,同事之间递文件又不想让第三者知道,递文件时可空白面朝上。

(4)握手。公务场会是级别高的先伸手,级别低的后伸手。如果级别低的人先伸了手而级别高的人又没有握手的表示,这时对级别低的人应立即改成15°鞠躬礼。社交场合,女士先伸手,男士再伸手。男士与男士是掌心相握,并且有一定的力度,力度要瞬间感受,及时调整,欧美人讨厌不用力的握手(死鱼般的握手)。握手时必须看对方的眼和脸。与女士握手,女士先伸手,男士要握女士的四指,不要超过掌面第一道线,不能握掌心。也不能太用力;女士伸手时大拇指应并向掌中,只留四指空间;当男士太用力或时间超过了3秒种,应向回抽手,以示男方该结束了。同性握手不允许戴手套,女性与男性握手可戴手套(一般指贵妇),商务活动中最好不戴手套。

(5)待客要起立。客人进入办公室或工作区,主人方人员一定要起立再做下。生意是从大门和电话两个门进入企业的。

(6)茶水。待客不可无茶,客人来了,先到杯茶水,以示礼节。

(7)卫生间的卫生。卫生间是最能体现人自律的地方,中国人(一部分)是进冲走不冲,进冲是为了自己,走了不管别人。在国外的公卫里,经常有中文提示:请便后冲水。

(8)拥抱和亲吻礼。拥抱是象征性接触一下,两腮轻轻靠一靠,骨盆不能碰,异性胸部不能碰。

(9)鞠躬礼。日本和韩国很普遍。级别高的人角度小,级别低的人角度大。鞠躬礼15°时看客人微笑;45°、90°时要看脚前1.5m;行鞠躬礼时要以腰跨为轴,行礼时要顿一下;行鞠躬礼一定要把皮鞋檫亮;鞠躬时上身要直,不能低头;日本、韩国的下级不能盯上司的眼睛;开大会下面报以热烈的掌声时,国籍惯例要行45°鞠躬礼。

(10)合十礼。起源于佛教。客人致合十礼,我们也应回合十礼,常伴有15°鞠躬。

(11)拱手礼。起源于道教。吉礼,右手抱左手(恭喜、恭喜);凶礼,左手抱右手(节哀、节哀)。

(12)个人隐私问题不要问。例如外国人不习惯问他上哪去?年龄、收入、婚否、有没有孩子等。

(13)放慢节奏和速度。大人物说话应放慢速度,这是有自控能力的表现。遇到意外要临阵不乱,临危不惧,稳稳当当,可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要做到加快思维的运转,减慢语言、动作的速率。员工在公众场合不能奔跑,否则会让客人感到慌乱的感觉(酒店对内管理和服务上,还是要遵循三轻一快的原则,即说话、走路、操作轻,动作要快)。

(14)控制声音的音量。两个人交谈时,只要对方听到即可,不要打扰到第三人,不要在公众场所大声说话,打手机声音过大,旁若无人;开会手机铃声很大等。

(15)乘坐电梯。电梯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乘自动扶梯,右侧站立,左侧急行。乘大楼较箱电梯,级别低的人先进操控按键,大人物后进;出电梯时小人物控到电梯开关,大人物先出,小人物后出。也可以小人物先出,一手控制门,一只手做出手势,请大人物后出。开电梯能看出员工的素质。(16)手势。五指并拢,服务随手势到位,再回到客人面带微笑。人民大会堂服务员的手势绑着沙袋练,这是品位和级别的区别。

(17)目光凝视。公务目光注视对方在眉眼之间;社交目光注视脖子以上,不能注视胸部,尤其是男士注视女士的胸部以上,会让女士感到受到了伤害。

(18)距离。亲密距离0.5m(家人、情侣);交际距离0.5—1.5m;公务距离1.5—3m。

(19)手势语一般不用。手势易引起误解,OK手势在日本是找零;在德国是笨蛋。

(20)微笑。全世界通用,帮助自己摆脱困境,能使人产生胰菲肽物质而兴奋的动作。

(21)乘车礼仪。乘车一定要分清主位次,当主人开车时,2号位最大,依次为5、3、4;当司机开车时,依次为5、3、4、2;高速路上3号位最安全。

(22)下车礼仪。公务场合给主人位开门,一手开门,一手护顶;社交场合男士从车后绕过给女士开车门,一手开门,一手护顶。

(23)女士穿裙装上下车,车门打开后,人先进去,把双腿并拢,再把双腿移进车内;下车时,先把双腿移出车外,再移身体。

(24)乘火车、飞机礼仪。顺前进方向靠窗户的为上位;乘飞机时靠窗户为上位。

(25)公务旅行中的礼仪。注重形象,着职业装出发,护照和绿卡随身携带。(26)住宾馆礼仪。只要出客房大门,属于公共区域,应正装出门;进门之后要看紧急疏散图和开门的方向;水淹了地毯按国际惯例要赔偿。

(27)客房会客礼仪。男士在客房单独会见女客人,门不要锁着、掩着;把电脑、文件等放到床上,降低性意味,女性单独邀见男客人也是如此。

(28)着装的意义,想象和联想是人意识的基本活动,当我们用10秒种打量一个人时不自觉地联想这个人的出身、身份、经理、学识、教养、性格、文化、经济状况、地位,要进行一系列判断,而这些判断往往决定你对该人的态度,进而直接影响商务活动的结果。

(29)社交着装。社交和公务着装,一般选择单一色套装,单一色对人的冲击力最强。在公务场合,深蓝色、黑色、浅灰色为基本色系,尤以深蓝色给人以沉稳、信赖的感觉。女士除上述三种色系列,还可选择褐色套装,但权威性下降,亲和力增强。

(30)白衬衫。穿上述套装,无论男士或女士必须配白衬衫。白衬衫领口系好后以能放下两指为宜;而且一抬手,袖子露出外袖2cm左右。衬衫领口高于西服领口2cm。

(31)鞋、袜与套装的搭配。男士穿系带黑色皮鞋,袜子以黑色、深色为主,袜口以伸腿不露出腿皮肤为宜。女士着黑色船鞋,肉色袜子,袜长以伸腿不露出小腿皮肤为宜。前露脚趾,后露脚跟的女士皮鞋,降低了权威性,增加了性感力。

(32)领带。男士领带以100%真丝为宜,否则不挺括:红色—参加重要活动,活泼而凝重;蓝色—沉稳、老练、严谨。

(33)西裤的背带。背带和腰带不能同时使用。1 23 4 5(34)女士的职业装。套裙比套装更正式,套裙的长度应在膝盖以上2cm或向下3cm,配黑色船鞋,肉色袜子,袜口不能外露。贴身内衣一定要选肤色一样的,不能露出深色内衣的轮廓。

(35)金银饰品的搭配。最适合金色(暖色),包括手提包的扣子、钢笔,全部用金色或铜色装饰;若适合银色、铂金(冷色),则也要统一。若戴金色选白衬衫要选黄白;若带银色,要选雪白的颜色。和谐就是美。

(36)针织面料。再高档的针织面料也属休闲意味,正式场合不能穿。

许克茹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商务礼仪讲座特聘讲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培训师。

第3篇:国际商务礼仪

International Busine Etiquette Tips Nowadays, busine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more global is.Meetings, phone calls and conferences are hel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attendees can come from any point on the globe.On any given busine day you can find yourself dealing face-to-face, over the phone, by e-mail and, on rare occasions, by postal l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国际商务礼仪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

什么是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人在商务交往中的艺术,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过来,二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索取名片有四种常规方法

1、交易法。先欲取之,必先予之

2、激将法。

3、谦恭法。以后如何向你请教,谦恭要讲究对象,比如面对一位小姐

4、平等法。以后如何跟你联系,通信工具的使用艺术:

商务交往是讲究规则的,即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移动电话的使用,在商业交往中讲究:不响、不听,不出去接听。与人交往时寒暄之后要把手机关掉,以免让人感到你是三心二意,在与人交往中你在那狂打、框响。我们要与民工打电话区别开来。

商务礼仪使用的目的有三:第一、提升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国际商务礼仪

国际商务礼仪

那么在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定,比如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他要求接过名片不仅要看,而且要看一分钟左右,因为看一分钟会看三四遍,看三四遍就记得很清楚了。有些国家要求更高,他要求不仅要看,还要像我这样嘴里做默读状。有些国家要求更高,发现对方有重要头衔,要朗诵读出来,“董事长,这么年轻就是董事长,看不出来。”你想想对方一听是什么感觉,爽,是吧?他没白印呢。

那么第三个点在国际交往中,你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称呼的问题。在国际交往中,称呼的问题,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习惯不一样,称呼上面就有一些差异。比如我们大家知道,在国际交往中,对行政职务、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我们可以用“阁下”这个称呼,总统阁下、大使阁下这样的称呼。但有些国家不行,比如美国、联邦德国、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不大喜欢讲“阁下”这个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国际商务礼仪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商务礼仪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