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期末试题整理文化生活_文化生活期末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20: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各区期末试题整理文化生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生活期末试题”。

2012.1北京各区期末试题分模块整理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请回答15~17题。

【西城期末15】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西城期末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目标之后,股市迅速做出了反映,文化传媒产业板块的股票价格整体上涨近25%。由此可见

① 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制约,政府宏观调控影响股价

② 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

③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④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成1、2题。【朝阳期末1】《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它

①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④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朝阳期末3】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杨红樱因此被称为中国的J·K·罗琳。大家说:“杨红樱的作品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教会了孩子感动。”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④文化能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10月8日,辛亥革命百年影像展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56张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100年前发生在“首义之城”武汉的那段革命风云,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回答15-16题。

【丰台期末15】 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丰台期末17】 “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城市的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回答24~26题。

【顺义期末26】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精髓。“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在城市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①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精神力量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③精神力量可以增强北京在世界城市中的国际竞争力 ④北京精神体现了首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丰台期末27】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11年11月,在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出了陕西的大型3D网络游戏《黄帝》、台湾“创意时尚汉字”等一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本届文博会创下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263亿元的历史新高;展示了大批体现中华文化内涵、整合现代科技的民族文化产业;展示了大批来自海外的文物珍品;吸引了逾百万海内外游客参观,共享了一场文化盛宴。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文博会举办的意义。(8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举办文博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分)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1分)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1分)⑤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1分)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西城期末22】.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 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朝阳期末6】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丰台期末18】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顺义期末30】 生活中一系列的“XX控”,折射出“控”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控”字当选说明

①社会存在是对社会意识的反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

③信息传播手段和传递方式的变革改变着生活方式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西城期末27】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

【点击首博】

同学们点击首都博物馆的网站,看到了很多

“祝福祖国”百名画家长卷展 展览信息:(见右图)

“华韵国服”——百年中山装

(1)丰富的展览内容,反映了我国发展中梵高和阿姆斯特丹的画家们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请写出该方针的具寄兴烟霞——清代山水画展

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 体内容。(1分)

**的故事——**百年影像回顾展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1分)

奔向光明——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足迹展

【走进首博】

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8分)

①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1分)随着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消失是正常的,不必都恢复。(2分)一味的 恢复反而会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1分)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分)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保留传承传统民俗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内容,(1分)传统民俗的具体内涵或形式则可以因时而变。(1分)对待传统民俗,应在继承中发展,做 出正确的文化选择。(1分)

(学生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可替代在继承中发展的1分)

【朝阳期末28】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美国缺少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但他们却善于从其它民族的历史和故事中取材的文化产品,如右图所示,“熊猫”和“功夫”这两个100%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梦工厂包装成《功夫熊猫》,为其赢得数亿美元票房收入。现在他们又对孙悟空产生了兴趣,准备把这个形象搬上荧幕。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商业包装,使美国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何借鉴?(8分)

①充分发挥本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2分)

②要重视运用大众传媒,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2分)③要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手段(2分)

④要重视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2分)

【丰台期末27】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11年11月,在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出了陕西的大型3D网络游戏《黄帝》、台湾“创意时尚汉字”等一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本届文博会创下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263亿元的历史新高;展示了大批体现中华文化内涵、整合现代科技的民族文化产业;展示了大批来自海外的文物珍品;吸引了逾百万海内外游客参观,共享了一场文化盛宴。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文博会举办的意义。(8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举办文博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分)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1分)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1分)⑤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1分)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1分)

【顺义期末38】38.(35分)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我国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材料一:近些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对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资料的要求出现了日益增长的趋势。2009年我国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达到11489.4亿元,提速的趋势明显,预计近五年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以超过8.3%的增速增长,到2015年文化消费有望突破2万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预计文化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大幅提高,文化消费将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转变。

材料二:按照国际经验估算,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在4万亿元以上,而实际上由于国民文化消费动力不足,实际文化消费只有1.15万亿元左右,缺口达3万亿元。我国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仅占城乡居民消费总额的10%左右,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阅读材料并回答:

(4)“决定”中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0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3分)③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2分)

④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2分)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西城期末20】.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 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 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丰台期末9】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文化()A.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B.是进行科技探索的主要思想保证 C.对科技探索活动起着积极的决定作用

D.为我国科技探索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丰台期末16】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请回答18、19题。【西城期末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① 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 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朝阳期末4】多读一些向你传递真善美、高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渗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就能致富,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

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D.应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朝阳期末5】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②选择有个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

③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最美妈妈”吴菊萍、“90后”孝女孟佩杰、“温州温暖”群体等一个个道德标杆,用自己的言行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闪光,给我们以心灵震憾和精神洗礼。回答19-20题。【丰台期末19】在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更需要道德标杆和传统美德的力量。为此我们必须()

A.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将社会公德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道德新的内涵

D.使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北京高三各区期末文化生活试题

文化生活期末练习1.“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

文化生活期末试题

《文化生活》期末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近两年,“小目标”、“洪荒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词语......

各区期末试题分类(写作)

2018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写作【2018 东城期末】五、写作(共40分)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生活中,对话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人们还可以通过“握......

各区政治期末试题哲学

高二文科哲学选择题练习1.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

各区期末试题分类(写作)[优秀]

2018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写作【2018 东城期末】五、写作(共40分)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生活中,对话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人们还可以通过“握......

下载各区期末试题整理文化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各区期末试题整理文化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