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试题定稿_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30: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试题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2011·北京卷]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2、[2011·福建卷]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3、[2011·福建卷] 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2010江苏政治)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8、(2010浙江文综)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9、(2010江苏政治)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0、(2010北京文综)24.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

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2010江苏政治)1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2、[2011·北京卷]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2011·山东卷] “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4、[2011·山东卷]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11·浙江卷]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6、(2010安徽文综)9.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A.○1○2B.○1 ○3C.○2○4D.○3 ○4 18.(2009江苏卷)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19.(2009江苏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

14、[2011·天津卷] 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

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5、[2011·安徽卷]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6、[2011·广东卷] 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2009年辽宁卷).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 ,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1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2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3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

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江苏卷)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2009年广东文基)“入乡随俗”表明了()(((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22.(2009广东理基)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这表明长城、金字塔()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3.(2009广东单科)“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

24、(2009广东单科)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就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25.(2009广东单科)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6.(2009广东单科)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27、[2011·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下表左列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28、[2011·浙江卷]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J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29、(2010山东文综)28.(25分)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4)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分)

30、(2010天津文综)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

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

驿站”。(10分)

31、(2010广东综文)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

最新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有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到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文化大师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习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一、看和选(仅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1. 2010年上半年,我国已建成24万到30万家农家书屋,覆盖全国40%到50%的行政村。之所以建设农村书......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文化遗产日活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试题

阜新市育才中学2013-2014(上)测试2013.9.8《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命题人:马云峰校对人:王香卉关静一、选择题1、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

下载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试题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试题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