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文化生活第一课试题_文化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9:42: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学年度文化生活第一课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文化生活第一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30*2,共60分)

1.“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2.2015年9月17日至26日,“向人民报告——庆祝新中国成立66周年暨说唱中国梦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100多个节目亮相舞台,包括相声、小品、快板、数来宝等50余个曲艺品种,向祖国献礼,为人民说唱。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3.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②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③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得粉丝者得天下”,近年来,韩剧从热播到产生经济效益,韩剧粉丝的力量不可小觑。韩流汹涌而下,女神男神纷至沓来,深深吸引住一大批粉丝,粉丝追星的狂热之举推动了韩国文化产业之外其它产业的发展和输出。这启示我们要

①发挥文化对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②重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积极促进文化消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祝贺。贺信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③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歌曲《中国话》广为流传,歌中唱道:“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国人的话让全世界都认真听话。”这种“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体现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C.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7.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对三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③政治离不开经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16年2月27日,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在京举行。会议一致认为,电视剧创作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不仅要颜值,更要价值。网络电视剧也是如此,电视不能播的,网络也不行。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加强对网络剧审查和监管的原因是()①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个人、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不完全同步的,它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发展文化事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文化市场越活跃,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在2014年5月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共有602家中外企业、机构参展参会,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285个,涉及交易金额总计138.6亿元。这说明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④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②上海市设立自由贸易免税区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7日闭幕,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主题。④2016年10月18日,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福州举行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2016年我国“房市”再次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仅从文化层面来说,有人认为:我们是儒文化、农耕文化,重视不动产:“成家立业”,“成家”必有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房地产的特殊情结;不仅中国,凡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普遍偏高。这告诉我们()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措施④文化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3.2015年8月24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基于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②可以更好地打造各地的文化形象与品牌

③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缅怀先烈提供重要的物质载体④可以教育民众铭记近代屈辱史,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16年涌现许多网络热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duang”、“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细思极恐”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15.苹果公司北京时间2016年9月8日发布iPhone 7系列,iPhone7和iPhone7 Plus同时亮相,one more thing也意外惊喜出现。有人说:“苹果的电子产品引领了世界潮流,它不仅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一种信仰。”这句话说明()①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物质产品承载着文化的内容 ②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并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7.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为我国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2015年9月,习近平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二次会议贺信中表示,扩大中欧人文交往,对增进互相了解、促进社会繁荣、不断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经贸关系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①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9.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该书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016年5月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将展出橄榄核雕、菩提、南红、琥珀蜜蜡、手串、手把件、紫砂壶艺、翡翠、白玉、砚台、唐卡、书画、青金、松石、红木、折扇、核桃、沉香、精品瓷器等丰富的文玩艺术,让人们感受到橄榄核雕的魅力。这表明()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16年,书不再是书店的主角,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也使实体书店逐渐回暖。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交融②文化是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2.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每年进入12月,中国渐浓的圣诞氛围,给喜爱西洋文化的国人带来了欣喜。不少商家借此推出系列活动,亦可赚得盆满钵满。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④文化在交流中借鉴、融合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3.《孔乙己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己,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2012年徐峥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作为只有3000万投资的片子成为中国喜剧片市场的一朵“奇葩”。上映仅23天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创华语影片记录,极大的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发展,由此带来的连锁经济效应不可忽视。由此可见:

A.经济决定文化发展

B.文化总是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塑造人生

25.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素有“蜀绣之乡”之称。蜀绣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郫县将这一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联合多家企业研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将蜀绣技艺创新运用到服装、鞋类、家装、居家饰品等产品中,以适应不同档次消费群体的需求。目前,全镇蜀绣常年从业人员2 000多人,2013年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2亿多元。这说明

①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④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创造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浙学”是浙江学术思想传统的总称,它深深扎根于浙江土壤,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上述事实主要表明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文化总是与社会同步发展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7.为有效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不少地方政府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大量流动人口无差别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共同体意识或“家园观念”。这表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③文化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④人们的文化意识受文化活动或文化环境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中国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这体现了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传统文化具有的稳定性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有人说: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这说明 A.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30.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二、材料分析题31、20世纪60年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在于技术,70:年代在于管理,80年代在于营销,90年代在于品牌,而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只能从优秀企业文化中获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文化?”(16分)

32.陕西拥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宗教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此,陕西省提出了建设六大文化品牌、突出三大区域特色和建立五大中心的文化发展战略。重点扶持的六大文化品牌就是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扶持文艺演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交流、创意动漫、民俗文化等文化品牌。突出三大区域文化特色,即关中以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主,陕北以耕耘文化和历史文化为重点,陕南以汉水文化和历史为重点。建立五大中心既建立西部文化产权交易中心、陕西文物丝纺交易中心、陕西书画艺术交易中心、陕西影视制作中心、西部新华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陕西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意义。(24分)

文化生活第一课试题

试卷答案

1.B2.C3.A4.C5.D6.A7.B8.B9.B10.C11.A12.B13.D14.D15.C16.B17.D18.D19.B20.A21.D22.B23.D24.C25.A26.D27.D28.C29.C 30.A

31、(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企业文化,可提高员工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管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3)文化塑造人生,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员工的精神力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所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文化。

32.①建设文化强省,能够不断满足陕西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建设文化强省,发展文化产业能够直接推动陕西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陕西的文化竞争力,进而提高陕西的综合实力。

④建设文化强省,能够为陕西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文化生活试题

新泰一中北校2014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2.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纸......

文化生活试题

五、文化创新2011广东卷·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

文化生活试题[全文]

高二政治周清月结三1.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各国专家学者就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寻求......

文化生活期中试题

文化生活期中试题(1-5课)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②企业进行生产③观......

文化生活期末试题

《文化生活》期末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近两年,“小目标”、“洪荒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词语......

下载学年度文化生活第一课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年度文化生活第一课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