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招商引资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区
招商引资的影响与对策
2010秋周末班 陈行亮(学号:102339102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全面建成,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最前沿之地,广西首当其冲,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拟从招商引资的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对我区招商引资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区招商引资的影响
(一)机遇
一是自贸区带来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机遇。投资创造是指自贸区成立后,一方面由于关税壁垒的存在使区外企业的产品进入该市场变得困难, 因此区外投资涌入;另一方面,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市场规模的扩大, 增强了区域内各成员国作为一个整体对市场追求型国际资本的吸引力, 使得区域内直接投资增加。投资转移是指区域内关税壁垒消失后, 区内外投资主体根据新的比较优势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重新布局,从而引起区内投资布局的重新调整。据东盟秘书处的估计,随着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的开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对中国的投资增加48%,达到每年50 亿美元的水平。
二是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带来的投资机遇。中国与东盟拟
建立自贸区时,日本就宣称,为了享受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零关税,日本企业将扩大向中国投资。中国在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劳动力素质、政府支持力度和办事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大部分东盟国家,因此利用中国作为平台仅入东盟,对日、韩企业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这给广西吸引日韩等东亚国家投资带来了机遇。
三是广西独特的优势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带来的投资机遇。如果说以上投资机遇是中国普遍存在的,那么广西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自贸区建立后将面临更多的投资机遇。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前沿地带,是中国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是西南、中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外商在广西投资既可以面对东盟市场,也可以面对国内市场。广西也可以很好地承接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由于产品成本上升、需要转移的项目和外资企业转移项目,构筑粤港澳-广西-越老柬缅的分工梯次。随着广西北部湾发展规划的实施,钦州保税港区和凭祥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广西的区位和政策优势更加凸显,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二)挑战
一是面临贸易替代投资的挑战。自贸区建成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消除,由于贸易利益比投资利益的实现更直接、更迅速,贸易替代投资的效应可能表现的非常明显,从而使我区有可能仅仅成为一个贸易通道而不是投资平台。从2004年的“早期收获”计划开始,中国与东盟关税减让幅度不断加大,双边贸易迅速增长,但东盟对华投资总额却徘徊
在30亿美元左右,变化趋势并不明显,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贸易对投资产生了替代效应。
二是面临着国内外竞争的挑战。不可否认,中国与东盟在投资领域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东盟国家历来重视利用外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也远远多于我国。如马来西亚对外资企业有5-10年免税期,越南有4-8年的免税期,泰国有3-8年免税期等等。而中国从2007年起取消了对外资的优惠政策。这使得我们在与东盟国家吸引投资的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三是广西自身的弱势带来的挑战。研究表明,外来投资在一体化区域内的聚集现象非常明显,外来投资存量越大的地区,每年新增加的投资额也越高。我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不强,高知名度、强带动力的企业和品牌少,在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在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方面处于劣势。一方面缺少嫁接外资的载体,另一方面缺少吸引外资的产业纵深,造成现有的招商引资项目大都与本地资源特点有关,而与资源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加工业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几乎与我们无缘。服务业方面,受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的限制,也难以大规模吸收外资。农业则由于人多地少、土地分散、投资回收期长等原因更难吸引外资。在这种情况下,广西虽有区位优势,也很可能不是一个聚集投资的“洼地”,而只是一个过往物流的“通道”。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区扩大招商引资的思路和对策
1、抢抓机遇,掀起我区招商引资新高潮。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给广西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区上下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借自贸区建成的机遇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要加强培训,把握规则,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要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制造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的舆论氛围。
2、制定科学的招商规划,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广西要在未来确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地位,在利用外资方面必须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目前,我区产业基础薄弱,可嫁接的载体有限,引进战略投资确实具有一定难度。但北部湾的开放开发又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需要投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意义和作用,以引进世界500强为目标,按照北部湾发展规划和临港产业布局,科学制定战略招商规划,在深入开展定点定向招商的同时,为战略投资预留出发展空间。
3、发挥区位优势,吸引东盟、台湾和日韩投资。广西要利用对接东盟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同东盟国家的投资合作中走在前面,在吸引台湾和日韩投资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投资向广西转移的“转移效应”。一是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个投资合作平台,以保税港区、各类园区为招商载体,强化对新马泰和印尼等东盟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定点招商。二是依托正建的日本产业园和拟建的台湾工业园,强化对台湾、日韩招商,争取几个工业园、产业园早见成效。三是积极推进与东盟的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国家在广西北部湾率先实行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以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增强企业在北部湾投资的积极性,把南宁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结算中心。四是加强高层互访,加深相互了解和理解,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三、工作建议
笔者认为,投资能不能顺利进入广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产业基础,二是投资环境(包括软硬环境)。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方面的建议
1、借鉴国家设立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模式,建议自治区根据我区财力设立一定规模的“广西—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用于双方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矿产开发、通信信息以及重大投资项目的配套,以增强我区招商实力。
2、加强投资合作项目储备,特别是资源类合作项目。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区在一般加工制造业方面竞争力较弱,从国家的战略布局和我区的特点出发,我们认为应当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争取把广西建设成为我国利用东盟国家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的精深加工区,于国家于广西都有利。
3、顺应贸易扩大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托区位优势,汇聚国内外物流,以物流吸引资金流和产业链。为此,要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
施(如物流补贴、减免收费、税收扶持等),争取使我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接东盟的信息中心和服务基地。
第二,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能力方面的建议 降低投资成本,既是政府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吸引企业的基本前提之一。
1、积极与国家部委沟通,研究出台新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国家已经于2007年取消了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我们应及时与国家部委沟通,争取国家支持,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促进外来投资优惠政策,以政策优势吸引外来投资。
2、借鉴其它省市的经验,整合外资管理资源,建立责权一致的外资管理和服务体制,把外资招商、项目审批、管理、统计、服务放在同一个部门,解决责权不一致的“两层皮”问题。统一的外资管理机构可以设在招商局,也可以设在商务厅,目的只有一个即,理顺利用外资体制,促进利用外资工作。
3、为抢抓机遇,建议在新加坡、日本和台湾等地设立招商办事处,加强与当地政府机构、商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开展驻点招商、委托招商、定向招商,以加强我区对东盟和东亚地区的招商能力。
2011年10月10日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 七千种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即将于本周五(即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有关人士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
服务贸易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中极其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应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将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2008年7月1日之......
中国---东盟自贸区09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卢伟0940302254中国—东盟自贸区东盟是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10个东南亚国......
中国-东盟自贸区政策关键词原产地规则 是指某一特定产品的原产国或原产地区,即货物的生产来源地。根据各国的原产地规则和国际惯例,原产国(地)是指某一特定货物的完全生产国(地);当......
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2009年10月28日 00:00 浏览数(402) 编辑:龚创中国—东盟自贸区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FORM-E),是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签发的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