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与中国自贸区_中国自贸区有哪些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2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保险与中国自贸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自贸区有哪些”。

题 目:

本 科 课 程 论 文

保险业在上海自由贸易区中的机遇

院 商学院 年级专业 2011级经济学

学生姓名 庞金圳 学 号 110141790 指导教师

林燕

完 成 日 期 2013 年 12 月

目 录

摘要及关键词 „„„„„„„„„„„„„„„„„„„„„„„„„„„11、绪论 „„„„„„„„„„„„„„„„„„„„„„„„„„„„„„2 1.1研究的背景„„„„„„„„„„„„„„„„„„„„„„„„„„2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上海自由贸易区 „„„„„„„„„„„„„„„„„„„„„„„„„3 2.1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什么„„„„„„„„„„„„„„„„„„„„„3 2.2上海自由贸易区肩负的使命 „„„„„„„„„„„„„„„„„3 2.3上海自由贸易区政策与目的 „„„„„„„„„„„„„„„„„33、保险业在自贸区中的机遇„„„„„„„„„„„„„„„„„„„„„5

3.1友邦保险 „„„„„„„„„„„„„„„„„„„„„„„„„„5 3.2自贸区给再保险打开一个窗口

„„„„„„„„„„„„„„„„„6 3.3建保险交易所,现在是个机会„„„„„„„„„„„„„„„„„„74、结论„„„„„„„„„„„„„„„„„„„„„„„„„„„„„„9 参考文献 „„„„„„„„„„„„„„„„„„„„„„„„„„„„„10

摘 要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给中国的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保险行业也是一样。关于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第一个是开放,第二个是投资,第三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第四是金融业全面开放,第五是贸易便利化,方案总的目标是开放倒逼改革.关于保险业具体的发展路径,首先,从行业的角度,保险业应该建设风险数据资料库,支持企业进行公共社会服务和参与自贸区建设。其次,保险业的发展应该向上下游延伸。比如健康险,向前的延伸,可以提供一些国内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向后的延伸,可以加强一些健康服务和管理。这样形成一个健康产业链,保险就在中间把握住机会发展壮大。最后,整个行业在自贸区发展中还需要争取到相应的政策,比如航运险、医疗险和养老险的优惠。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上海自由贸易区;保险业;开放;投资

1、绪 论

1.1研究的背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36家单位首批入驻,其中11家金融机构。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11家金融机构中没有保险公司的身影,保险被划入了企业范畴。这似乎给保险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大空间和自由。金融改革非常敏感,无论监管还是机构都比较谨慎,创新的步伐不会太快。保险业被归为企业,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大胆、更开放地进行创新。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上海自贸区究竟能给中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带来哪些机会?

2、上海自由贸易区

2.1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什么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2上海自由贸易区肩负的使命

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2.3上海自由贸易区政策与目的政策:拟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构建离岸金融中心、税收优惠、贸易领域监管模式创新、推动外贸物流创新发展。

目的:主要有两方面:

(1)对内,推动政府从审批型向监管服务型的转变,要素价格

市场化(包括利率、汇率等),推动央企和国企改革。

(2)对外,尽快完成从2008年开始的中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谈判),促使发达国家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尽快加入到新一波区域资本、贸易和服务的协定谈判中去,包括提问者所说的TPP协议,以及另一个重要的PSA协议。

3、保险业在自贸区中的机遇

央行提出的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意见中,三个总体原则对于保险业是有很大机遇的。

第一个原则,上海自贸区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保险业既是金融服务对象,同时又是政策的受益者。对于保险业来说,要加强服务实体经济,既需要彰显自己风险管理技术之长,通过提高保险业风险管理技术专业水平,加强市场调研,通过服务实体经济真正走出去。

第二个原则,在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等领域,保险业可以加入或者参与其中的金融管理。

第三个原则,坚持风险可控、稳步推进。保险本来就是一个风险管理行业,应该在自贸区的发展中主动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作用。

保险业在自贸区发展中最大的机遇首先要从风险管理、风险分析、市场研判、风险管理技术这些方面做一些大的文章。让保险规避风险的功能在自贸区改革发展之中彰显得更加完全、透彻。

3.1友邦保险

“保八条”的第一条是: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关于外资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平台上的发展,友邦保险对上海自贸区抱有很高的期待,作为中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期望能够

先试先行在自贸区成立子公司,这对险企的资金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友邦保险还希望能在自贸区发挥外资险企的专业化和产品创新的优势。友邦保险对境外人民币保单业务非常有兴趣,对香港、新加坡的外币保险产品有很好的了解,并且拥有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境内的外汇业务量非常大。因此友邦保险希望在自贸区开展境内的外币保险业务。友邦保险也将设立一些创新产品,希望能建立离岸保险的产品,同时友邦保险也有兴趣拓展离岸再保险业务。

在资产管理方面,自贸区的险企在投资渠道方面可以更加放宽,友邦保险的资金链平台中,在海外的投资是很大的一块,比如在东南亚的投资,友邦保险对股市和债市投资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

3.2自贸区给再保险打开一个窗口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开始,人寿再保险就和国际再保险公司处于一个平台上竞争,对于国内的风险也有足够的研究,这使人寿再保险在上海自贸区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有一定的优势。希望能在自贸区提供更多风险分散服务以及后续支持,这也为人寿再保险的发展找到了一个窗口。

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国内的保险公司如果在境外开发人民币保险产品,会给再保险公司一个机会参与人民币保险业务,并且进行风险分散。

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发展给再保险业务带来更多机遇。我们也看到自贸区给整个保险行业带来的机会不光是对外,对内也有很多。

比如“保八条”第一条提到健康保险,希望引进一些外资机构和专业的公司到自贸区来设立机构,这也给解决国内的健康险问题提供一个途径。怎样来提供一个更好的定价基础,以及风险分担的基础来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这都是人寿再保险下一步需要去研究面对的,也给再保险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增长机会。

自贸区所在的上海是一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城市,面临着很大的养老负担。最近国内推出的一些措施希望凭借商业保险的发展来给国家养老保险提供支持,这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非常及时。怎样在这当中来寻找机会,并且做出针对长效风险的研究和反应,这些都为再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自贸区给再保险打开一个窗口,不仅可以认识境内的风险,也可以很好地学习境外机构的良好经验。“保八条”提出了推动再保险中心的建设,这将给再保险公司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

3.3建保险交易所,现在是个机会

制度创新在自贸区里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建立保险交易所多年前就曾提出过,后因多种原因搁置。建立保险交易所,现在是个机会。

自贸区的建设需要思维创新。现在社会上对自贸区很热衷,大家都在想办法,但是有一条,那就是首先要解决的是思维创新。很多人都在说我们要再等一等,等什么?这实际上是传统思维方式的惯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思维被收缩了。创新是首位的,只有思想创新了,我们才会有行为上的创新,具体产品上才能有创新,否则的话,何谈创新?国务院选择上海做自贸区有其道理,因为上海比较成熟,比较稳定,但上海加快自贸区建设也是刻不容缓,因为国际竞争留给上海的时间是有限的。放在中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自贸区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思维上的解放、创新。

上海自贸区必须有中国特色。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差异的,自贸区建设也会有差异,不能把国外的自贸区概念照搬过来,一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贸区。自贸区把审批制度转变为报备制度是很可喜的。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支持,这样中小企业才会发展,现在在讨论自贸区的发展,我们的思想上,定位要认识准确,少走弯路。

4、结

对我国保险业来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贸区建设有利于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面对新的开放形势,保险业可以将自贸试验区作为深化行业改革开放的平台,引导和鼓励包括民资、外资等在内各类资本进入保险业需要大力创新和发展的领域,积极开展产品、服务、业务模式、资金运作方面创新,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政策,有利于引导外资保险机构围绕社会转型期需求,在保险服务现代金融、社会保障、农业保障、防灾减灾和社会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支持境外资金多种形式投资我国保险市场,重点在医疗健康保险等专业机构,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对内对外开放和保险市场化改革并行,激发保险市场活力。因此,上海自由贸易区给保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参 考 文 献

1、徐徐.《中国有效保险监管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杜,2009.2、李开斌,魏华林.《保险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经济评论》,200l(6).3、裴光:上海保险业努力推进自贸区保险市场建设

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20134、保险业“搭车”自贸区 8项支持措施鼓励服务创新

中国经济网2013

中国—东盟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 七千种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即将于本周五(即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有关人士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

中国东盟自贸区

服务贸易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中极其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应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将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2008年7月1日之......

中国东盟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09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卢伟0940302254中国—东盟自贸区东盟是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10个东南亚国......

中国自贸区管理办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9月22日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

“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

下载保险与中国自贸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险与中国自贸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