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报告_大学课程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08: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课程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课程报告”。

《作物栽培学专题讲座》

课程报告

姓名:赵永升 学号:2014610175 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2014农学级专升本班 日期:2018年1月5日

通过安老师向我们介绍《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让我意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我受益良多,开阔了我的见识,丰富了我的思想。根据安老师对课程的讲述,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报告: 第一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一、替代型农业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者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花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主要靠作物轮作、作物秸秆、家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外的有机废弃物、含有矿物营养的岩石保持土壤肥力,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抑制杂草和病虫危害。有机农业在降低能耗、充分利用光合产物、加强营养物质再循环、保护环境及提高农畜产品质量方面,具明显优势,但单产较低。

2、自然农业 农业应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征服自然,所以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农业生产:

(1)不翻耕,让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疏松土壤。(2)不施化肥,靠绿肥、秸秆还田及动物粪肥陪肥地力。

(3)不中耕、不除草,用秸秆和种植三叶草覆盖农田,保护土壤。(4)不施农药,靠自然平衡机理控制病虫害。

3、生物农业 利用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体系。提倡靠各种生物学过程培养土壤肥力;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物质循环系统;建立有效的生物防治体系;将腐烂的有机物用做农田的土壤改良剂;充分发挥各种生物的作用,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废物再循环利用。

4、生态农业 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体系工程体系。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应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方法及现代科技成就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的技术集约型农业。

(1)强调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为活化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积极应用新技术和合理投入;

(2)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单一作物产量或单一产业;

(3)部分实现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弥补,一方面充分挖掘系统内部资源潜力,另一方面高效利用购买性农业投入;(1)通过改善各种结构,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效益,降低成本;

(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

第二部分:水土流失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一、为什么水土流失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1、原因:水土流失又叫土壤侵蚀,是土壤退化的首要问题,已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叠加效应的反映。

(1)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69%,如红壤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雨水的冲刷强度大;(3)森林覆盖低,且分布不均匀;

(4)迫于人口压力大肆开垦土地,特别是坡耕地。

自然因素为内因,人为因素是外因,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则是主要原因。

2、特点:

(1)水土流失不同与其他自然灾害的特点是水土流失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可以说是年年不断,随时都可发生。虽然其一般不会形成毁灭性灾害,但是其侵害面积之广、间接引起的损失也是十分惊人的;

(2)水土流失的形式包括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其中水力侵蚀分布范围较广,侵蚀程度以山区和丘陵地区最为严重。水力侵蚀是造成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

(3)水土流失时空分布不均,主要在雨季严重发生,特别是暴雨集中的时期,往往一两次暴雨的土壤侵蚀量占全年土壤流失量的大部分;

(4)而且,土壤流失后极难恢复。据美国研究,生成30厘米的土壤,约需1万年的岁月,而侵蚀掉15厘米的土壤所需的时间草地为1500年,林地、耕地仅约数十年。

3、危害:

(1)土壤表土中所含养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2)水域下游泥土淤积阻塞航道;(3)造成流失区农民的贫困。

二、水土保持措施是坡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研究

(1)考虑的因子:水土保持需要考虑的因子主要是降雨、坡地、土壤质地和植被,其中降雨和坡度因子是正效应,植被和土壤因子是负效应。在指导思想上应通过减少正效应因子值和增加植被覆盖度等多种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

(2)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从流域生态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将生物、工程和农业措施相结合,以流域为单位,应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与连续治理。

(3)据国内外研究报道,综合治理有以下几个方面:坡地改梯地;少耕和免耕;土壤覆盖(包括死覆盖和活覆盖);坡地退耕还林还牧;荒山荒地种树植草。(4)所有水土保持措施目的首先都是要改变地表流失状况,确保成土速度高于流失速度。

(5)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

生物工程措施 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在坡度大、土壤贫瘠的坡耕地上提高作物产量和抗蚀性,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和肥力流失量,有利于作物增产。同时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新途径。同时,此种制剂如果选择恰当,也可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其在保持水土的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

2、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坡地耕作水土保持措施主要通过改变小地形、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地面土壤覆盖,从而起到拦蓄降雨、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以及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作用。

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水土保持耕作栽培措施大致可分为三类:

(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有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半干旱耕作等。

(2)以增加覆盖为主,有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混播、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沙田、地膜覆盖等)。(3)以改变物理性状为主,有少耕(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增大土壤抗侵蚀能力。

(4)水土保持的耕作技术措施 主要改变水土流失坡地的地面微环境,增加地面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如等高种植、沟垄种植、间混套作、少耕免耕等。(5)梯田工程

不合理的耕作措施不但起不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反而还会加剧坡耕地的土壤流失等。

三、缓解水土流失的模式与技术体系(1)水土保持模式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有着不同的水土保持模式。黄土高原70%的地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由于植被破坏和水的切割和搬运作用,黄土高原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地貌。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的具体做法是控制塬面径流就地拦蓄,防止沟头侵蚀,塬面减少,又可在干旱时灌溉农田;在塬边线到封沟埂中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在田边路边挖水窖,作为蓄水工程,以调节塬面旱涝不调状况;改变传统耕作制度,应用覆盖秸秆还田、喷施抑制剂等多种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生产力,使粮食产量持续高产稳产;保护林果牧业用地,防止陡坡开垦,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2)小流域模式

小流域治理实际上就是山地丘陵区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集合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小流域治理主要是根据地形、水分、养分和交通条件的差异,合理安排不同的农业生产项目,达到既能保护资源,又能增加产量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以实现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目标。为此,必须创立一个低耗、高效、持久、稳定、协调、优化的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3)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退耕还林还草是指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退出粮食生产,植树或种草。(4)生态恢复模式

生态恢复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的作用,根据技术适当、经济可行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 并有益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生态重构或再生过程。

通过安老师对课程的介绍,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了解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刻意地去破坏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与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单片机课程报告

单片机课程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单片机课程报告,仅供参......

网络营销课程报告

《网络营销》课程报告报告题目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编号 任课教师 成绩正文格式要求:(1)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3)各级标题根据重......

新生课程报告

新生课程报告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1.对大学的认识2.我心目中的大学 3.我的大学计划学院:合肥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一班 报告人:对大学的认识踏入合院的校园,体验大学的生活......

模式识别课程报告

模式识别文献综述报告一,文献综述报告阅读至少5篇论文(最好包含1篇英文论文;自己去学校电子图书馆下载,考虑中国知网;IEEE,Elsevier等数据库),写一篇文献综述报告。1.选题不限,可以是......

课程调研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课程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课程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