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变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假如我变小了”。
《假如我变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课程。每个小朋友都曾幻想过自己能拥有变大或变小的能力,本课正是抓住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使他们能够兴趣十足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并且在想象、创作的过程中愿意从多个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大胆表白,体验生活的乐趣。
设计思路:
《假如我变小》是个极具吸引力的课题。本节课伊始,我利用“我的梦”拉近了师生距离,导入本课课题《假如我变小》。然后通过看一段动画片及其中的两幅对比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大和小是通过比较看出来的。接着利用一幅有不同参照物的图片,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得出:参照物的不同,大和小会看起来发生相应的变化。然后再欣赏几幅有对比性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接着又引导学生欣赏了几幅优秀的儿童作品,启发其的思路,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说说自己要创作的故事。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单独完成,并可以用一两句话写写自己的故事。在展示评价作品时,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找其它学生评价,教师作总结性评价。在课堂小结时,利用谈收获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课下和朋友、父母共同分享作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大小的对比关系,并能够运用对比关系表现出有情趣的画面。
2、能够较好的组织画面及配置色彩。
3、愿意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体会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大和小是通过比较而得出来的。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参照物,并能够比较出大和小。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准备:铅笔、彩笔、图画本、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好!又到我们快乐的美术课时间了,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上美术课,那么我就把我的一个小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小了,七星瓢虫是我的车、蜻蜓是我的飞机、蘑菇是我的房子、树叶是我的床被......同学们,你们觉得我的这个梦神奇吗?
生:神奇!
师:可是不管这个梦再怎么神奇,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可能实现,这可怎么办啊?
生:画出来呀!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可真好呀!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画笔,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想象的奇妙世界吧!(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假如我变小》,“小”字出现时由大变小,并加入声音处理,使学生首先有一个大和小的感受。)
二、学习新课:
1、欣赏动画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伙伴,咱们一起看看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情!(教师播放动画片段,学生观看,边看边引导学生注意一些细节。)师:他们经历的事情可真惊险呀!那么在这个短片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发现孩子变小了!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和铅笔相比、和面包相比、和苍蝇相比......2、探究、讨论:
(1)分析得出:大和小是通过比较看出来的。在同一个参照物下,孩子的大和小发生了变化。
师:看来同学们看的都非常认真。那么接下来咱们看一下动画片中的这两幅图,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生:一幅图中的孩子小,一幅图中的孩子大!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那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谁能补充? 师:同学们分析的可真好!大和小是通过比较看出来的。(课件图片中出示这句话)那么,图中的字母就是参照物,它衬托出了孩子的大和小。
师:那么看两幅图中的字母有什么特点? 生:相同。
师:那么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参照物下,孩子的大和小发生了变化。(2)学生讨论、探究得出:参照物不同,大和小也会看起来相应的发生变化。
师:咱们接着看一幅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人变大 / 大象变小......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那么你同意那种观点呢?有什么理由呢?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
师:同意大象变小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还有其它同学补充吗?同意人变大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谁还能补充?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参照物。
师:那么就让老师当评委来评一评吧!先说第一种观点:说大象变小了,它的参照物是人,所以大象确实是变小了。第二种观点:说人变大了,他的参照物是变小了的大象,那么仔细看看人是真正变大了吗?你还能以什么作为他的参照物?
生回答。
师:如果以周围环境做参照物,人是没有变化的。只是他和变小后的大象相比看起来似乎变大了,其实是没变的。看来在一幅作品中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结论:参照物不同,大和小也会看起来相应的发生变化。
3、欣赏作品:
(1)招贴画欣赏:
师:接着再看几幅图,谁能说说你的发现?是以什么做为了你的参照物? 生回答。
(2)欣赏优秀儿童作品:
师:同学们咱们刚才欣赏的作品都是用电脑制作出来的。那么,怎么利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实现梦想呢?老师先带你们看几幅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好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谁能说说这幅作品画的是什么内容?以什么做为了参照物?你觉得这幅作品怎么样?好在哪?
三、创作作品:
1、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故事内容。
师:同学们,咱们看完小朋友的作品了。那么你想一想,如果你变大了或者变小了将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你想怎样用画笔来表现它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找学生说想法,提示:你会以什么做为你的参照物?
2、学生创作:
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奇特,那么赶紧拿出手中的画笔把故事画下来吧!看谁的作品想象力最丰富?谁的作品最与众不同?
3、教师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展示评价
1、小组互评。
师:同学们,把手中的画笔放下,小组同学先互相看看作品并互相说说故事。
2、单独展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学生先评述自己的作品,然后进行他评,主要看作品里是否选择了适当的参照物进行表现,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完整,富有情趣性。
五、总结延伸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延伸:
师:看来同学们今天都有了自己的收获,老师也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充满了童趣的奇妙世界,并且和大家分享了这么读有趣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下能把你想像的变大或变小的故事说过你的家人和朋友听听,并且和他们一起来欣赏你的作品好吗?
好,下课!
《假如我变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欣赏美术表现形式,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2、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作品的特性,并尝试自己画一幅变小后的作品。3、使学生产生积极的......
假如我变小 ——夏志刚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第6册第10课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大小的对比关系,并能够运用对比关系来表现出有情趣的画面。2.能够较好的组......
三年级上册《假如我变小》教学设计河北省海兴县育红小学赵树慧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课程。每个小朋友都曾幻想过自己能拥有变大或变小的能力,本课正是抓......
《假如我变小》教学设计城关镇建设小学 杨娟娟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课程。每个小朋友都曾幻想过自己能拥有变大或变小的能力,本课正是抓住了孩子们的这......
《假如我变小》教学设计 小觉小学一教学设计思路: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让孩子们通过看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孩子们了解这堂课所要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