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_与朱元思书的课堂实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17: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与朱元思书的课堂实录”。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5816字

一、情景导入,怡情激趣

(课前播放优美的山水风光画面,配乐《寂静的山林》)

师:同学们好!刚才大家在兴致勃勃地欣赏风光,我猜想你们一定挺喜欢旅游吧?(生微笑点头)和你们一样,我也喜欢旅游观光。因为大自然的山水鬼斧神工,钟灵毓秀,它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春色,又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景;有“造化钟神秀”之雄奇,更有“清泉石上流”之幽雅,谁不愿亲近它呢?今天,就让我们共读美文,随古人吴均来一次山水之旅。

(屏显课题、作者)

师:对吴均有点陌生吧?赶快看看注解1。

生: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师:有这样一首诗,“山际见来烟„„”

生:(自然顺接朗诵)“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师:这首《山中杂诗》就是吴均的作品。他的诗文大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人称“吴均体”。(指一生)你能为我们读一下课题,并解释它的意思吗?

生:给朱元思的信。

师:对了,“与”是给的意思,“书”就是书信。成语“鸿雁传书”中的“书”也指书信。

二、涵咏诵读,体味文美

(一)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师:我们通常给朋友写信,大多是写生活学习的近况吧?(生点头称是)古人吴均会给朋友写什么呢?咱们还是先“读”为快。不过,要注意结合注解读确字音,读通文意,并把不懂的地方勾划一下。自由大声地读起来!(屏显: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生大声朗读,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遇到问题没有?

生1:“游鱼细石”的“细”是什么意思?

生(脱口而出):细小。

师:对了,这个“细”可不是指的粗细,而是指微小。

生2:“风烟俱净”的“净”是不是干净的意思呢?

生3:这里应该指风停了,烟雾都散净了。“净”是一个动词,消散。

师: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看看后文,哪两个词也是同样的用法?

生4:“轩邈”,这两个词是高和远的意思,注解里有“作动词用”。

师:你读得真仔细!你们也可把自己认为要注意的词给同学们作个友情提示呀!

生5:我提醒同学们注意,“任意东西”中的“东西”应该是“向东向西”的意思。

师:这种用法以前遇到过吗?想想《夸父逐日》。

生6:“天倾东南”的“东南”也是“向东南”的意思。

师:你很善于记忆积累。我也提醒同学们注意,“天下独绝”和“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思不一样。

生7:前一个是“极点,独一无二”的意思,后一个指“停止消失”。

师:成语“巧妙绝伦”的“绝”正是指“独一无二”,“群响毕绝”的“绝”则是后一个意思。

师:你看,我们通过回忆旧知识,联系比较,积累词汇,这可是我学古文的一个锦囊妙招哦,今天送给同学们了!

(二)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师:你们读了这封信,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1:这篇文章很美。(板书:文美)

生2:作者给朋友写信,介绍了美丽的山水风光。(板书:景美)

师:是啊,难怪有人曾赞叹“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呢。三分文章七分读,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封美丽的书信。谁愿意展示自己呢?(指名)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并当当评委!

(一生朗读全文,屏显课文,配乐《渔舟唱晚》)

师:欢迎各位评委点评!

生3:他读错了一个字,“急湍甚箭”,tuān,他读成了“端”。

师:你是一个细心的评委。“端”和“湍”,偏旁可不一样哦。

生4:我觉得他读快了,应该把语速放慢些。

师:嗯,这里的景这样美,朗读时语速可以放慢一些,带着愉悦的感觉,带着欣赏的味道,入情入境地读。

生5:他在读第2段时,语速和语调应有变化,最后一句写水流得很快,应该读得急一点,高昂一点。

师:你可以示范一下吗?

生5:读“水皆缥碧„„猛浪若奔”。(最后一句读得有气势)

师:你不仅评得好,读得更好!

师:这篇文章的句式和以往读过的古文有没有区别呀?

生:四字一句。有很多对偶句。

师:这些句子读来有一种什么感觉?

生:琅琅上口,有音乐美。

师:所以,我建议你们读的时候学学古人,摇头晃脑,读出韵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读完了,找一个你觉得景致最美的句子!

(三)个性朗读,读出自我

师:我想送给你们一个展示美的机会!把刚才选择的美句用这样的句式读出来!

(屏显句式:这里的真美,你看(听),(原句)。

你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同桌合读、小组合读,看谁读得最美!(生朗读准备)

师:好,我们的船正在富春江上任意飘荡,两岸景色美不胜收。你听,游客们正在纷纷赞叹呢!

生:这里的山真美,你看,“夹岸高山„„轩邈”。

生:这里的声音真美,你听,“泉水激石„„百叫无绝”。„„

(学生朗读积极投入,师简洁点评)

三、品析揣摩,欣赏景美

(一)明结构之妙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不由想起一句诗:“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妙笔向朋友描绘美景的。文中哪一句话概述了富春江景物特征呢?

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板书:奇山、异水)

师:哦,这八字总领全文,紧接着作者从哪两方面写景?(生:山、水)这里先总说再分说,真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啊!

(二)赏水之“异”

师:富春江的水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生:这里的水很深,很清,因为“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生:水有时候很净,“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时候很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张开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奇异的江水呢?

(生思考,提笔写关键词,同桌交流)

生:富春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翡翠;富春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细石;富春江的水真急啊,速度竟比奔马还快!

师:你的排比句式真美!

生:富春江真像一条长长的青白色缎带,在两山之音蜿蜒舞动着。江水绿绿的,静静的,清清的,各色鱼儿在水里自由穿梭追逐,有时在石缝间捉迷藏,有时又和映在水里的云朵的影子嬉戏呢。

师:啊,你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把这江水描绘得这样美!你真是一位了不得的小作家!

师:同学们的描绘和作者一样美,不过作者只用了24个字,更凝练一些。你觉得这一段哪个地方写得最好呢?

生:我喜欢“水皆缥碧”一句,“缥碧”不仅写出了水的颜色,也巧妙地写出了水深。

师:你善于从字词中发现妙处,这是好方法!

生:我最喜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这里有动景有静景,二者结合富有生机。

师:是啊,鱼之动,使水别有生趣;石之静,衬得鱼娓娓可爱。动静结合,生机无限啦!

其实这一段还有一个地方也用了这种写法,你发现了吗?

生:前面写水是静态的,后面的水富有动感。

生:我认为“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得好,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水的雄壮。

师:是啊,急流奔泻胜过飞箭,波涛汹涌势如奔马!你能把这两句话美读一下吗?(生富有激情地朗读这一句)

师:我也感觉到了江水的壮美,生命的奔放之美!读到这里,你有没有联想到写壮美之水的诗文呢?

生:《三峡》中有“有时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师:这是长江水的奔放美。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是庐山瀑布的壮阔美。我也想起了写长白山瀑布的诗句“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升起万缕烟。”

让我们齐读这一段,感受富春江水的奇异。(生齐诵第2段)

师:我们发现,这一段作者以简练传神的笔法写水,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激越之美,突出地表现出一个“异”字。同学们从字词、修辞和写法等方面品析文章的妙处,这是你们自己寻得的锦囊妙招哦!

(师生齐诵第2段)

(三)赏山之“奇”

师:真是“舟行富春江,人在画中游”啊!领略了江水之异,我们再一起去看“山”。这时候,我们来开展一个小活动,叫做“山林寻美”。我这个导游给你们提示了几条路径,你可以参考。大家可以分成四人小组结伴而行,别忘了把找到的美点做个简单的批注。(学生阅读批注活动)

屏显:路径:

1、观景(山):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现山的奇特(山的美)

2、品

文:品字词、赏修辞、析写法

师:你们在山林中有哪些收获呢?

生:“夹岸„„成峰”,山本来是静止不动的,默默无闻的,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把山写出了动感。

师:你说的是写法美,化静为动。哪些词写出了动感?

生:“竞”、“争”、“轩邈”、“直指”这些词写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动感。

师:这是一种刚劲的力量美。

生:我从这几句感受到了山的形态美。我还从“泉水激石„„无绝”几句感受到了山上的声音美。

师:哦,这里写了哪些声音?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用个词形容一下!

生:这里有泉声、鸟叫声、蝉鸣、猿叫,我感觉这种声音挺热闹,很欢快。

生:我觉得这些声音是和谐的,充满了生机。

师:山养育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又给山以勃勃生机。这里的声音可以称之为——

生:乐曲。天籁!

师:从这美妙的天籁中你能感受到山上的什么气氛呢?(生凝神思考)

生:我觉得山上是热闹的,又是幽静的。

师:(疑惑状)哦?这不是矛盾吗?

生:这里作者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因为寂静,才听得见这些美妙的声音。我是想起了一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你分析得真好!其实,从这些声音里,我感觉到的不仅是山林的幽静,更有作者内心的纯净啊!

生:我发现了修辞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对偶,句式整齐,具有音韵美。(男女声对读这个对偶句,体会对称的音乐美)

生:我觉得这里的词语很美。“泠泠”“嘤嘤”两个叠词,读来也很有韵味。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这里的“泉水激石”的“激”为什么不用“敲击”的“击”呢?

师:你读书真爱思考。咱们可以讨论一下,词典这个军师也可搬出来用!(参与学生讨论)

生:我觉得“激”有“激情、激昂”的意思,“敲击”的“击”只是一个动作,用“激”更能表现水撞在石头上很急。

生:我查了词典,“激”有“水遇到障碍物向上涌”的意思,还有“急剧强烈”的意思,“击”只有“撞击敲击”的意思,读到“激”字,更能让我们想像泉水撞在石头上四处飞溅的形态。

师:嗯,很有道理,用“激”也更能让我们想像泠泠作响的美声呢!作者写景,可真是字字珠玑啊!我们读过的诗文中,也有不少像这样妙词传神韵的诗句呢!

生:“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香”。

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很形象。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是经过反复琢磨推敲了的。

师:我们的积累这样丰富,写作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妙用字词哦。

生:我还要补充,我从最后一句话中读出了山上的光影美。忽明忽暗,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生朗读这一句,体会明暗交替的光影美)

师:我也在这里仔细寻找过美点呢,这是我的收获:

(屏显:这里的山,美在山势奇特,高峻雄奇;美在天籁动听,生机勃勃;美在明暗交替,色彩奇异。这一段文字,美在角度丰富:视听结合,有形有声。美在动静互衬:写山之势,化静为动,显生命力,写山之声,以动写静,衬清静心。美在用词传神,美在修辞生动,美在骈散相间,美在有景有情„„)

师:这真是美点多多,美不胜收啊!让我们用最精彩的诵读来表现这说不尽的美!(生齐背第3段)

四、探究交流,领悟情美

师:“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吴均在这封信中没有叙写一些生活琐事,转而用美丽的文字描绘美丽的景致,心中一定也有特殊的感情吧?请你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

生:我从“丛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感受到了作者旅游时无拘我束,轻松自在。

生:“泉水„„无绝”一句,表现了作者纯洁安宁的心境。

生:“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喜欢自然山水风光的感情。

师:“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的是什么人?

生: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掌管政务的人。

师:这句话暗含了作者对这些人的什么态度?

生:鄙视他们,认为他们极力追求功名,还不如在山水中自得其乐。

师:作者是不是不愿做官不愿经纶世务呢?我们来看一点资料。

(屏显:吴均,出身贫寒,博学多才,对史学有研究,曾撰写史书《齐春秋》,实录史事,伤到了梁武帝,被焚书革职。)

师:你看,当吴均的正直遭遇了世俗的污浊时,他便在山水中寻求精神寄托。向往自由和谐,崇尚轻松自然,这就是他的高雅志趣。像吴均这样遭遇仕途坎坷而沉醉山水田园的古代文人还有很多,你们能不能说一位?

生:陶渊明。

师:有哪句诗为证?

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生:还有王维、李白。

师:其实,封建社会里是“学而优则仕”,于是才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宣言,才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愉悦。当文人们“兼济天下”的志向受挫,很多人就选择“独善其身”。于是才有谢灵运寄情山水,才有李太白潇洒漫游;才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才有王维“随意春芳歇”。吴均给朋友写信,那动静相生当中是生命脉搏的跳动,那奇山异水间是归隐思绪的流淌,或许他是为了向朋友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许是为了劝诫正处官场的朋友吧!

(生齐读“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师:我们常说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杜甫望岳有“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曹操观沧海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豪情。如果你在吴均笔下的富春江上游览,观山赏水,会有何感想呢?仿照作者的句式说一句话。(生思考)

生:考试失利者,望峰生志。

生:心有烦恼者,戏水消愁。

生:彷徨失意者,登山明志。

师:我也来一句,烦恼忧郁者,游山心静;工作劳累者,玩水意舒。

“好文不厌百回读”。让我们一起用最美的朗读来回味吴均的情怀!

(屏显课文,以男女读、齐读、个人读等形式演读全文)

五、回首旅途,激发怀想

师:经历了这一番旅行,在你的脑海中,你最难忘的是哪些美景美句?我们来背一背!可长可短!

(生竞背课文,有的背一句,有的背一段,有的背全文)

师:(结束语)愉快的时光总让人倍觉短暂。这次愉快的旅行,是一趟山水之旅,美文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愿大家在闲暇之余,常读山水美文,常览自然风光,尽情享受自然的美,用心创造生活的美,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附:板书设计

奇山

与朱元思书

异水

情(忘峰息心、窥谷忘反)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daodoc.com/1004/95446.asp

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堂实录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前把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教案河塌初中 祝浩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

与朱元思书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3、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当堂训练考号 姓名字迹得分一、给下列加点字的字注音。泠泠作响()缥碧()急湍() ...鸢飞戾天()()轩邈()()嘤嘤()成韵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风烟俱尽() ()从流飘荡()水皆缥碧()......急湍甚箭()皆生......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手中的资料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赏析语言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熟读......

下载《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