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缺单位和姓名)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以人为本共建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体局
柯城区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前进,尤其是从2004年申报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柯城的社区教育以“五城联创”与和谐社区创建为抓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主题,以居民自治为导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城区”创建验收。全区现有国家级青年文明社区1个,全国文化先进社区1个,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1个,省级文明社区7个,省级示范社区10个,省级绿色社区2个,市级文明社区13个。现将我区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柯城区社区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最后进入制度层面阶段,我们根据“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社区教育特征,凭借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依靠日臻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着眼于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需要,从优化教育资源着手,构建包括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大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铺垫了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通道,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教育实验网络趋于完善
经过四年的努力,柯城区社区教育逐步形成实验区域网络,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村镇等社区在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进程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形成各自的特色。坚持统、联、实三个字的原则,“统”就是把全区社区教育统一到教育局领导之下,按制定的实验方案分步组织实施,形成一体化管理;“联”就是由政府统筹协调,实行农(经)、科、教的联结,普、职、成三块教育的联结,教、科、文的联结,以及校企、党群条线、政府部门与教育实体的联结施教,造就出区域大教育的新格局;“实”就是围绕三个文明建设,开展实质性教育活动,教育形式注重实际,教育内容注重实用,教学效果注重实效,建成社区教育多层面工作平台,提高社区教育的教育水准,使社区成员学以致用,得到实惠。
社区教育坚持以丰富社区文化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文体活动设施,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区睦邻融洽。一是社区文化“四百”工程深受欢迎。选派了100名社区文化指导员进社区,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档次和水平,提升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文化内涵;组建起100支社区业余文体队伍并发展和培育精品队伍,引导他们为社区和农村文化建设献策出力;建立了100处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实现城区“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目标;每年组织100场文艺演出进社区,做到了城区“周周有演出”。城区常年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骨干人员达5000多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占城区人口总数的43.9%。二是特色文化社区建设积极推进。以建设品牌社区为目标,加大特色文化社区建设力度,结合“两子”文化,广泛开展围棋比赛、周末激情文化广场、楼道纳凉晚会、“邻里节”、“书画节”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建设的内涵和品位,逐步形成了一批极富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2007年,新增市级特色文化社区1个,区级特色文化社区7个。三是市民文明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充分利用“全民学习日”、“全民爱国卫生日”等活动契机,依托社区学院、市民学校、社区党校等教育阵地,广泛开展“八荣八耻”、《衢州市市民“六不”行为规范》等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宣教活动,把“治城”和“育人”结合在一起,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目前,全区25个社区都建立了关工委和少工委组织,各社区共有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基地31个,家长学校79所。全区共建有健身队、社区合唱团、腰鼓队等社区文体表演团队117支,建立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20个、图书馆(室)25个、健身路径91条,常年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骨干人员达6000多人。
2、社区成员的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
根据社区教育实验方案实施步骤,我们进行了社区教育需求抽样调查,从调查情况汇总中反映出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培训有着迫切的需求,有91.3%的人渴望有继续参加学习的机会,其中16.2%的人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不太满意,他们要通过培训,学习新知识、新
1技术,达到转岗、换岗的目的。为此,我们强化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对社区内教育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对社区内所有学校教育、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农民教育、社会教育等由社区教育中心统筹协调,形成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体系,覆盖本区域范围内各领域,以满足社区成员的教育培训需求,如村镇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建立“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基地,组织“三保一技”专项培训;社区居委会根据市民的不同需求,建立“区文化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市民学校”等教育基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初步形成横向联结、纵向沟通、资源共享的覆盖全区各层次、各类人员培训的社区教育网络,基本满足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
3、社区成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我区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实验,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全方位推进社区居民素质教育,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展,全区幼儿入园率达91.89%,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46%,普职高招生比为1∶1。全区314名区管干部、608名公务员、2936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三学一提高”(学理论、学知识、学业务,全面提高素质)培训;以“一、二、三读书工程”为基础的家庭读书活动,从城市社区向农村社区辐射;全区5万多青少年学生参加艺术、舞蹈、科技创作、英语口语等各类培训;依托社区学院(大学)、社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市民学校等社区教育资源,广泛吸纳全区15000余人次参加书画、艺术、卫生、保健、社会文化生活等知识培训,社区内弱势群体,下岗职工都得到相应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每年在农村有9560万人的纯农户和双下岗职工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输出6452人。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促使社区成员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有效地推动了柯城区三个文明建设。
二、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主要措施
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最终目标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此,我们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龙头,创建学习型企业为重点,创建学习型社区为核心,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基础,全面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能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学习化社区,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由区委、政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社区教育协调管理办公室,作为全区社区教育专职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统筹协调,督促全区社区教育实验进度,执行政府推进社区教育的相关政策,组织检查评比,总结表彰。社区教育实验区均组建创建学习化社区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并将社区教育纳入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教育规划中,把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列入考核各级组织的主要内容之一。
2、政府牵头,统筹协调,建立正常运行机制
(1)在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下,由区社区教育协调管理办公室牵头联合教育、体育、民政、文化、人事、劳动和社保、财政、人口与计生、司法、公安、卫生、农林、科技、工商、税务、科协、总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建立社区教育分类指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根据各条线业务开展社区教育指导活动。
(2)各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成教中心为主体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从中小学、职业学校或成教中心抽调精干人员107人组成社区教育工作联络员队伍,负责社区教育中心与各街道、社区、行政村及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和个人之间的联络指导工作。
3、强化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建设
社区教育的范围涉及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教育层次,并与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相关,几年来,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正逐步向社区开放,形成社区教育现代化培训网络,为社区成员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真正实现社区成员“学者有其校”的目标。
(1)在区政府统筹下,开拓创新,强化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全区初步形成市社区教育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片社区教育分院(区成职教中心)——镇社区教育中心(镇成教中心)——基层社区学校(市文明学校、市民学校、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组成的四级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2)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教育资源。首先是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成员的开放,中小学校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学校制订对社区开放的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做
到制度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其次是社会的各类教育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
(3)创建网站,为社区成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我区从1998年开始成立“农技110服务站”,经过几年的试验,进一步建成“数字柯城”、“农技110”、“柯城教育网”三网合一的网站,充分利用社区成员家庭中的计算机等各种设备,通过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社区成员接受远程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途径的学习渠道,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提供充分的终身学习的条件。
(4)、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我区积极启动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抓好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体,学习型小区,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率先在机关单位掀起“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的热潮,集中开展了四大活动:一是举办理论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作报告;二是围绕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撰写调研文章;三是开展细读精读一本好书活动;四是开展学外语、学电脑、学科学知识的“新三学”活动。
4、健全社区教育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区开始致力于社区教育制度层面上的建设,在区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先后制订了《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意见》、《衢州市柯城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教进社区”活动方案》、《衢州市柯城区“文体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法律进社区”示范点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努力促使社区教育有章可循,并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社区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5、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
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在学习化社区,学习化社区的基础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我们结合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在重点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上,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发生、发展的动因及规律,及其与整个社区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实践提升到理论,指导实践的螺旋式过程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面向绝大多数社区成员,渗透到农村每个人,为推进学习化社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三、下阶段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重点
推进社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借鉴的经验的不多,特别在农村,又有其独特的地域限制,因此,许多工作要用创新的理念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柯城区社区建设工作,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柯城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对我区社区教育下阶段实验工作重点设想如下:
1、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保障制度,结合实情制订有效运行的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措施到位,政策到位,实现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社区教育督导评价机制,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对社区教育督导,把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建立督导评价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督评工作,通过督评发现先进,奖励先进,激励后进,推动社区教育实验的整体发展。
3、强化社区教育理论研究,通过培训、研讨等多种途径,提高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者理论水平;通过结合社区教育实践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做到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逐步实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中共大安区委宣传部课题组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空间单......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单位周学义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本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构建充满活力与和谐的单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单位管理......
以人为本 真诚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红旗社区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红旗社区居委会位于根河市森工街道繁华地段,占地1.8平方公里, 居民2665户7015人,驻有林业、供电、供热三......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谈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切......
构建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还记得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文化”。由此可见,和谐共勉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