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个创新”,构建和谐社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和谐社区创新管理思路”。
坚持“五个创新”,构建和谐社区
20年来,南华西街坚持“热爱南华西,建设南华西,造福南华西”的工作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创建文明街道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全国、省、市、区各项奖项2000多项次,特别是近年来,南华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社区,街道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模范集体、广东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示范点;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红旗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一、创新社区党建机制,建立和谐社区格局
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共驻共建机制。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成立了有辖内中央、省、市单位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等11个社区协调议事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积极调动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担当和参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积极性。积极创新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体制,辖内12个社区党支部书记通过居民选举,全部当选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实现社区书记、主任一身兼,有效地发挥社区党支部在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
建立涵盖街道社区区域内广大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街道党工委健全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以街道社区党校为基础,坚持做到党员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时间经常化,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2004年12月,建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党员教育活动站,面积1300平方米,设置有党员培训室、电教室、歌舞厅、电子图书阅览室、书画室、康体活动室、志愿者联络室等,开辟了党员学习园地,全天免费为社区党员开放,使社区党员学习娱乐活动有一个良好的场所。
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示范凝聚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形象好”为主题,在广大党员中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人民多奉献”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在党员中倡导“三个一”活动,即号召社区内党员每年为社区发展提一条好建议、参加一次社区活动、为社区建设做一件实事。社区广大党员带头捐资助养残疾人,支援灾区,扶贫助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卫生保洁、治安巡逻、邻里互助等,成为了推进社区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创新绿色社区路子,营造安居乐业环境
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2002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按照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文化古巷的模式开展旧城区的改造。先后在聚龙社区、永兴港海小区、龙武里社区、兆龙里社区开展拆违建绿,美化环境活动,建设了一批自动喷淋艺术立体挂灯、康体设施、雕塑、园林小景等。通过创建活动,使社区成为群众休闲锻炼的好地方,辖区内具有岭南特色的园
林小景遍布各社区,小池假山、曲径幽泉,令人赏心悦目;名人诗词墨迹、石刻碑廊,充满诗情画意;2万多平方的洲头咀公园更成为海珠区十景之一。龙武里社区被确定为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并被评为广州市文明社区标兵;永兴社区港海小区被命名为广东省首批绿色社区;聚龙社区被命名为广州市首批绿色社区。
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在绿化上,发动驻辖区单位和群众修建沿街绿化带、楼群绿化块、阳台绿化点,见空布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在美化上,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广泛开展“一区一品”创特色活动,增设街灯、路灯,设置公益宣传牌,修建艺术雕塑、休闲亭和宣传画廊等特色景点的方式,使各社区形成各自的风格,逐步提高社区品位。
制订市民遵守环保要求的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社区活动中,制订了《南华西街文明家庭公约》、《绿色环保行为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一系列的规范公约、使广大家庭居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强化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生活。
三、创新治安管理模式,打造和谐平安社区
坚持立足社区保稳定,制订了《南华西街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和步骤,制订目标考核细则,具体分解,使社区创建工作更符合规范和管理。通过创建活动,全街12个社区全部被评为安全社区
在全市率行推行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在每个社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实行一区一警(一个社区设一个专职民警),社区警务按规范化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力度。建立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对全街出租屋全部经过审查登记,建立档案,核发《出租屋治安许可证》。近几年来,街道内出租屋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事件。
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为了加强辖区的治安工作,街道注意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五张网”(社会面治安防范网络,社区治安防范网络,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网络,特种行业、重点场所及要害部位防范网络,各种边缘地区治安防控网络)。重点抓好专兼职治安巡逻队伍建设,确保社会治安稳定。一是建立以民警、保安为主体的专业治安巡逻队;二是建立治安联防队,通过招聘组建了26人的治安联防队,加强辖内治安巡逻;三是建立以机关干部、辖内单位职工组成的“千人义务治安巡逻队”;四是建立以治保会为主体的居民群众治安巡逻队。同时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针对老街窄巷的特点,首先推出民警和保安队员自行车24小时巡逻,收到较好效果。
四、创新社区服务领域,共建和谐互助氛围
建立健全为群众及时办事的社区服务中心。2001年建成了为社区群众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行政事务受理“一门式”社区服务中心,设有大型电子屏幕和电子触摸荧屏,街道和社区实施电子社区服务工程,建立了光纤连接的电子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
社区服务网络系统,为群众提供优质社区服务。不断完善街道网站,在南华西街网站设立了党工委信箱,接收群众来信来访,街道党工委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深受群众欢迎,南华西街网站开通三年多来,浏览人数达到20万多人次。
开展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积极开展“排解千家困,情系百姓心”送温暖活动,街道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和居民及时慰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工作制度,明确每位街道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至2个社区,定期深入联系点,了解情况,联系群众,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街道机关各科室和社区居委会建立定点联系困难群众制度,组织党员、干部上门为街辖内困难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开展和谐互助活动。建立了街道慈善会,多方筹集资金73万元,为困难困难家庭群众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今年,发动街道人大联组的人大代表向困难家庭子女捐款助学,共筹得73481元,定期向困难家庭子女读书给予资助。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动党员为困难党员和群众捐款,共筹得9350元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给予生活补助。
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再就业问题。街道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积极解决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再就业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培训课,提高再就业的技能;定期举办下岗职工“携手再就业”座谈会;举办就业招聘和劳动咨询活动,指导下岗职工重新创业。通过拓展社区服务业等渠道,积极为下岗党员提供多项再就业岗位。
五、创新社区文化载体,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抓基础,以高标准的要求,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建有“七校”(社区党校、社区团校、市民学校、老年人学校、婚育学校、法制学校、家长学校)、“五栏”(社区宣传栏、阅报栏、社区科普栏、社区法制栏、学习园地栏)、“三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教育中心)、“二广场”(大家乐文化广场、绿色文化广场)、“一网”(南华西街网站)。设有文化总站1个,分站2个,社区文化室12个;文艺活动队伍40支;建成室内活动场地6349平方米;在社区建造了五个体育健身径,为社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提供了好场所。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每年举办“南华西街文化艺术节”,组织花灯会、文艺表演、故事会、论坛、家庭插花比赛、书画挥毫等活动。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社会公德大家谈、专场文艺表演、社会公德格言警句征集宣传等活动,坚持每年开展评选表彰文明家庭、文明市民、“好家长”、“好儿女”和“十佳外来工”活动,形成了团结向上、文明和睦的社会风尚,营造了一个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文明社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最终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中共大安区委宣传部课题组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空间单......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木垒县木垒镇西河社区创建州级和谐社区申报材料西河社区位于县城的西北郊,辖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有居民1006户,3203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
创新服务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亚日盖社区辖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802户,2025人,其中,汉族1210人,少数民族815人。社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6个,从事各种行业个体户310家,社区党员28人......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9月24日下午,全市创新社会管理现场会在磨头镇高庄社区召开。市领导陈惠娟、石耀、李中林、张辉、司祝建、唐旭东、张秀良、杜永红、杜松华、黄文斌......
在创新中构建和谐社区凤泉区星湖花园社区居委会(联管会)主任罗全高 党支部书记 张晓明星湖花园社区是我市首家也是惟一一家全国绿色社区,该社区是河南新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